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415节
“不过电力能源业务只是朱雀集团盈利的一部分,随着核聚变发电模式的推广,我们今后的大部分利润来源是机组设备和新型核材料。”
“目前来看,核聚变发电机组和相关的应用材料,只有我们朱雀集团能够生产,这项业务的市场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第五一七章 加快工程进度,推广核聚变发电
陈锋在签约仪式上的发言,再次引起了全球热议。
发电成本低至0.1元/度,电价迎来0.2元/度的时代。
他描绘出的前景,是全世界所有消费者都梦寐以求的未来生活。
能源成本的降低,通常都伴随着生活质量的飞速提升。
所有人都向往更舒适的生活,夏天可以肆无忌惮的开空调,冬天可以舒舒服服的住暖气房。
况且电价的降低,可以让新农业快速发展,以大量消耗电力资源为代价,收获更多的粮食。
此外,电力成本降低,工业品的价格也会随之下降。
对于普通人而言,等于是物质的供给翻倍提升。
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冷气随便开的米国式生活,是以消耗大量资源为代价的.
以前因为全球的资源有限,这种生活方式不可能普及到全世界每一个地方。
如果核聚变发电普及的话,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过上这样的美好生活。
可以说,陈锋的一番话,给了所有人无尽的想象空间。
就连西方媒体在报道的时候,也不得不感叹。
如果陈锋的计划成功,那么东方人的生活品质将超越西方。
于是,关于核聚变发电的新一轮讨论又开始了。
支持者认为,这项技术绝对能改变人类文明进程。
反对者认为,核聚变发电被夸大了,就像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一样,只是众多新能源的一种。
还有一些人觉得,所谓的朱雀集团的技术突破是一场骗局。
一时间,网络上说什么的都有。
但不可否认的是,全世界都在关注核聚变发电站的建设进程。
这可是全球首例,有着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那些能源匮乏的国家,更是对此事一直保持着极大的关注。
他们也想在核聚变可控发电领域有所突破,但想想朱雀集团上万亿米元的投入,最终还是选择作罢。
这么大的投资,除了陈锋没人敢冒险。
那些能源进口国都在打着同样的主义,让朱雀集团做先行者,验证核聚变发电这条路到底能不能走的通。
如果最终成功实现商用的话,他们宁愿花费大笔资金引进该项技术,也不愿意每年都进口大量的化石能源。
因为引进技术,修建核电站可以长期解决能源问题。
而进口化石能源的话,肯定要受制于人。
这些国家和地区,就是朱雀集团的第一批潜在客户。
国外的媒体舆论虽然已经转向,开始唱衰核聚变发电技术。
但那些能源进口国的精英人士,都具备很理性的思维方式,根本不受那些媒体节目的影响。
对于核聚变技术,他们有着自己的看法。
在一系列的综合考量后,这些人发现核聚变发电是目前能源困境的最优解,且没有之一。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技术是否完善,能不能完全达到了实际应用的程度。
而朱雀集团的核电站,就是检验这项技术的唯一途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因此,这五座核电站的建造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关注。
“陈董,今天核电工程集团的孙总打来电话了,说是准备加快工程进度,让我们集团做好相关的验收和检测工作,如果在设计上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尽量早一点打招呼。”
负责核电站建设工作的林晓亮,一脸不解地汇报着工作进展。
他心里很诧异,因为核电工程集团作为承建方的态度太奇怪了。
通常情况下,工程承建方都会夸大施工难度,尽量拖延验收时间。
这么做是为了留下充足的施工时间,不至于出现延期的情况。
要知道,在工程建设中延期是一种违约行为,会被扣掉一部分结算款的。
但这次的承建方,居然主动要求缩短工期。
这可是自讨苦吃的要求,但凡正常人都不会这么做。
“加快工程进度?能保证工程质量吗?”
陈锋皱着眉头问了一句。
他可不会牺牲质量,追求时间。
“孙总说百分之百保证质量,我也听取了一下他给出的施工改进方案,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应该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林晓亮依据自己的专业经验,给出了判断。
“其实核聚变发电站的工程标准虽然要求很高,但在安全方面却没有太大的限制,因为不像裂变式的核电站,具有核原料泄露的危险。”
“核聚变反应所需的燃料,即便是泄露在空气中,也不具备辐射伤害力,所以我觉得加快工程建设的方案是可以采纳的。”
林晓亮的回答,并没有让陈锋彻底放心。
毕竟这是全球首例,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发生意外。
“这样吧,你告诉孙总,可以挑选两座核电站加快施工进度,其他的三座核电站按照我们制定好的方案来完成,不要一味的求快。”
陈锋没有拒绝,但也没有完全采纳。
他也希望核电站可以早日建成,那样距离完成任务就更近了一步。
可做事情该放胆的时候要放开胆量,该谨慎的时候,就必须小心严谨。
“看样子,孙总肩上的担子不轻,作为承建方还主动要求缩减工期,肯定是有了其他想法,准备加速核聚变发电普及的进程。”
陈锋隐约猜到了孙总这么做的原因所在。
核聚变发电的意义太重要的,早一天实现都是莫大的成功。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孙总想要将工期缩短也无可厚非。
“陈董,还有就是三棒集团发来了一封咨询函,希望我们能够在能源领域内进行合作。”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多家机构也发来了类似的函件,都是希望可以在核电站建成的时候,可以受邀前来参观。”
说话间,林晓亮拿出了一叠很正式的函件。
陈锋接过函件,大致看了一遍。
“呵呵,咱们的潜在客户都要等不及了,看样子未来的建成仪式的规模会比较大。”
他一脸笑呵呵的样子,很满意现在的进展和各方的反应。
核聚变技术到底是否实用,那些能源进口国是最为关注的。
难怪孙总急着想要缩短工期,这也是为他们的工程企业打响名声。
一旦核聚变技术达成出口协议的话,核电工程集团肯定是最直接的获益者。
因为只有这家企业,具备了相关的建造经验。
在海外工程招标的过程中,拥有着领先对手的巨大优势。
当核电站正式运行,确认没有问题后,潜在客户就会迫不及待地前来商讨合作协议.
第五一八章 基建狂魔的实力,天下第一
核电站的工程建设开始加速,原本的工期被缩短了一半。
伴随着进度加快的同时,各项奖励措施也安排到位。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有了高额奖金的刺激,每个环节的施工团队都在绞尽脑汁地提高工作效率。
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工程的建设进度明显加快。
东方基建,天下第一。
这个名号可不是吹出来的,是一代代工程人通过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脚踏实地干出来的。
全世界施工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工程都集中在国内。
在工程技术方面,放眼全球无敌手。
基建狂魔改天换地的实力,那可是有目共睹.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