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234节
如果是总部委派的老员工,肯定不会提出这么无聊的问题。
这就是亲疏之别的原因所在。
有时候那怕老员工能力差一点,陈锋都会偏向于用熟不用生。
因为,龙腾集团的老员工即便当面提出质疑,也不影响他执行陈锋的命令。
相比之下,像王阳这种人才就无法做到这一点。
“王总,石墨烯晶体管的电子通道开关问题,是芯片厂考虑的事情,这里只是晶圆厂,你要做的就是生产出合格的石墨烯晶片。”
“至于芯片性能上的问题,还是让芯片厂去验证比较好,况且你觉得这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吗?”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我现在给你解答,你确定自己能听得懂吗?如果你能听懂,你的工作恐怕不该待在晶圆厂,而是该去芯片厂当总设计师。”
面对王阳的强烈质疑,陈锋也没有惯着对方,直接回怼了过去。
开门见山地告诉对方,就算我告诉你,以你的专业技术能力,也听不懂。
“董事长,我……我……”
王阳几次想要反驳,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因为他的专业是晶圆生产工艺,而刚才的问题是关于芯片设计领域。
陈锋说的话虽然不好听,但也是大实话。
就算是现在解释一顿,自己也肯定听不懂。
“王总,多余的话就不要说了,这家晶圆厂是龙腾集团全资收购的,拥有完整的所有权,我觉得刚才的条件,已经非常优待了。”
“你应该知道,在来晶圆厂之前,我已经视察了几家分公司,包括做新型陶瓷的,特种气体的,封装材料的等等,我都已经和他们做了沟通,同心协力推到这次的战略调整。”
“我也可以实话告诉你,除了汽车分公司和子集团东方文化之外,龙腾集团旗下的所有企业都会参与到这个计划中。”
“这些分公司各自的任务不同,但目标是一致,就是打造出炭基芯片,开辟半导体新赛道,完成集团的战略转型。”
“这么多家企业一同参与这个计划,不可能因为晶圆厂的特殊性就被排除在外,关于这一点是我的底线,不容置疑。”
陈锋的态度越发的坚定,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
晶圆厂是被龙腾集团全资收购,合同签署之后,就马上付清了收购款。
现在这座厂子完全属于龙腾集团,陈锋怎么说就要怎么做。
那怕他今天要关闭工厂,那也是正当合理的权益。
王阳虽然是总经理,但本质上还是打工一族。
晶圆厂的结局,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王总,当初选择全资收购晶圆厂,就是为了能够让集团完整地掌控晶圆厂的运营,如果总部无法决定这场厂子的未来,那么之前的收购岂不是没有任何意义?”
“你来告诉我,如果拒绝执行总部的命令,那么我们全资收购的意义何在?需要14英寸晶圆片,你们能提供吗?”
“集团花费上百亿收购的企业,难道只是为了量产12英寸以下的低端晶片?龙腾集团连中低端手机都不屑于制造,难道还会在乎低端原材料的这点利润?”
陈锋的反问,句句如刀。
单纯从利润考虑,生产中低端手机的盈利,远超过低端晶片的利润。
龙腾集团连那么大一块手机市场都主动放弃了,怎么会把低端晶片市场放在眼里。
他的意思很简单,如果王阳拒绝执行,那就换总经理。
如果全体员工拒绝执行,那就直接关停厂子。
在这一点上,陈锋和总部都没有退路可言.
第二九五章 孤注一掷,前路漫漫亦灿灿
“董事长,我没别的意思,就是害怕风险太大,一旦失败了承受不起。”
王阳在自家老板面前,也不得不低头。
况且人家说得对,花钱买了这家厂子,如果连做主的资格都没有,何必花那份冤枉钱。
晶圆厂虽然现在是他王阳当家,但归根结底所有权是属于龙腾集团的。
既然老板下定了决心,他也只能答应下来。
二十家分公司加上总部,共同协作,这个计划不会因为任何人的反对而有所改变。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王阳还是明白的.
“害怕?你怕什么?我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押上了,还不怕呢,你有什么好担心的,失败的责任全在我一个人肩膀上。”
陈锋厉声喝问,今天必须收服王阳。
一方面是出于惜才的心理,另一方面晶圆厂的任务也离不开王阳的配合。
“你们这些分厂负责人不用抱着那么大的压力,计划失败,大不了再被收购一次,你们大概率还能继续留任,或则另外换个厂子待。”
“我可就不行喽,如果失败了,今天的首富就会变成明天的首负,负债的那个负,我不仅会输掉现在拥有的一切,还会背上几千亿的债务。”
“集团总部已经向银行提交了高达7000亿的贷款申请,算上前段时间为汽车厂区贷的3000亿款项,再加上东方文化集团的5000亿贷款,后来债转股了一部分,还剩4000亿欠款,现在龙腾集团在银行的负债已经达到了1.4万亿。”
“为了这个计划,我已经把能用上的筹码都用光了,失败的结果就是集团被拍卖,偿还银行贷款,按照理财师的计算,龙腾集团能拍出一万亿,全部拿去还债,我还要欠银行四千亿。”
“怎么样?王总,听我说完这些话,是不是觉得你身上的负担轻多了?有什么可害怕的呢?事到万难须放胆,切莫瞻前顾后。”
当陈锋说出这一组数字的时候,王阳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一样。
他自己在心里暗暗计算了以下,董事长好像没说谎。
龙腾集团的价值肯定不止1万亿,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估值,绝对要两万亿以上。
可如果计划失败,龙腾集团的价值必然大打折扣,理财师给出的一万亿估值也算是合理。
这么一算的话,失败的后果几乎被董事长一人承担了。
从首富的云端一下子跌落最深的谷底。
负债4000亿,十辈子都还不完。
破产之后和之前的状态是两回事,破产前陈锋可能一年就能挣4000亿。
破产后,能找个一年存4万的工作都困难。
想到这里,王阳的心里一下子就平衡了。
之前,他光想着计划成功后,是铸就了龙腾的神话,铸造了董事长的辉煌。
成功与否和晶圆厂,和他王阳没什么关系。
但听了董事长的一番话,他才醒过味来。
成功后,谁最风光,失败后,谁就要背负最大的责任。
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没必要羡慕。
“好吧,董事长,我马上召集所有研发和技术人员,从现在开始研究这项新工艺,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工艺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说话间,王阳拿起了桌子上的U盘。
董事长都敢押上全部身家性命,他一个打工的还怕什么?
既然无法选择,倒不如陪着老板好好疯狂一把。
大不了,自己再出去找一份工作。
王阳带着U盘离开了办公室,这一走就是整整6个小时。
从上午十点钟左右,一直到下午四点钟都没有再出现。
不仅是他,真个晶圆厂的技术人员也一块消失了六个小时。
他们聚集在厂部的实验室里,关上门一直研究U盘里的资料。
起初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这应该只是一份指导性的技术方向概括。
可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才发现U盘里的资料竟然是一套完整的生产工艺。
石墨烯晶圆在生产工艺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阐述的非常详细。
不仅如此,还有各种测试数据作为工艺理论的证明。
就像陈锋当时所说的那样,这是一套完善的,成熟的生产工艺。
他们要做的不是研发,不是创新,而是吃透这套工艺里包含的技术。
并以工艺技术为基础,组合新的生产线,投入量产。
这套生产工艺,震惊了晶圆厂所有技术人员。
虽然他们心里还有顾虑,还有质疑,但碍于王阳平日里积累的威信,却还是接下了任务。
有这套工艺技术在手,起码他们的工作有了准确的目标和方向。
如果真的能量产出石墨烯晶圆片,他们也会成为半导体产业变革的参与者。
对于所有技术人员来说,这可是莫大的殊荣。
一辈子,或许也只能遇到这么一次机会。
于是晶圆厂的技术人员开始了废寝忘食的研究,甚至都忘记了董事长还在厂里视察。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