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216节

  “陈董,不管是基础材料的突破,还是精密仪器的提升,抑或是尖端设备的技术攻克,都需要不计成本的投入,才有成功的可能。”

  “任何一家企业,能做到其中的一点就足以成就伟大,想在这三方面同时有所突破,只有举国之力才可能完成。”

  “龙腾集团的规模虽然庞大,但前段时间的封锁已经让你们的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如果同时开展这么多项目的研发,我怀疑你们的资金实力根本不足以支撑下去。”

  董明亮的这一番质疑,有理有据。

  在商言商,也不说什么理想和目标,他的问题直指核心,那就是资金。

  二十年的创业,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没有资金的支持,什么理想都只是一场梦,永远不可能实现。

  “你的怀疑很正常,这才是做事应有的态度,龙腾集团的盈利能力虽然有所下滑,但随着产品线的丰富,很快就能恢复到以前。”

  “如果你关注新闻的话应该知道,我们刚推出了一款VR套装,目前的日销量维持在25万台左右,之前我们的目标是年销量达到4000万台,现在看这个目标太保守了,达到1亿台的年销量应该不成问题。”

  “接下来我们还会推出更多地新产品,另外还会在汽车产业上发力,龙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储备,绝对是世界第一,找不到对手的那种领先优势。”

  “我们集团的盈利是没有问题的,今年的产品总盈利应该能保持在1500亿米元左右,这样的资金实力,应该能满足各项研发投入的需求。”

  “我们的计划是今年的研发投入1000亿到1200亿米元左右,兴华电子每年的投入,在这里面的占比不算太大。”

  陈锋云淡风轻地报了一组数字,将龙腾集团的盈利情况如实相告。

  他们今年在研发上的投入,折合成华夏货币的话,总额在7000亿上下浮动。

  “1500亿米元的利润?怎么可能?”

  这一组数字给于惊鸿等人带来的震撼,简直无以复加。

  他们早就知道龙腾集团盈利高,却万万没想到竟然高到这种地步。

  1500亿米元,于惊鸿等人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就算这个盈利数字有夸大的水分,但即便折扣一半,那也是七百多亿米元。

  折合成华夏的货币,足足有五千多亿。

  难怪这家伙这么狂,在别人面前自比神明。

  就凭龙腾集团这份成绩单,不管说什么狂言狂语,那也有足够的资格。

  现在仔细想想陈锋的话,三人都觉得有道理。

  龙腾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那是众所周知的,得到全世界的承认。

  新上马的汽车项目,乍一看投资额度过多,风险过大,但实际上盈利的可能性反而是最高的。

  相比于打造自产计划,新能源汽车才是前景良好的商业投资。

  如果汽车项目成功了,就算手机业务全面停顿,龙腾的盈利应该也能支撑各项研究。

  想到这里,于惊鸿和两名老搭档对视了几眼。

  现在的他们,已经开始逐渐倾向于被龙腾集团收购。

  有实力,有抱负,有决心,还有被逼无奈的理由,简直太合适接手兴华电子了。

  “陈董,如果你收购兴华电子的话,打算怎么处理内部的一些问题,比如兴华电子研发团队的去留问题?”

  董明亮作为研发总监,最关心的就是这件事。

  五百人的研发团队,是他们呕心沥血了二十年才组建完成的。

  国内光刻机方面的人才,本来就很稀少。

  这五百名研发人员中,十分之一是他们从国外聘请回来的留学生。

  剩下的90%,来自国内院校。

  可以说,国内各大高校的光刻机人才,几乎都他们一网打尽。

  这样的研发团队,全国都找不到第二个。

  即便是龙腾这么有钱,一时间也收集不了这么多光刻机领域的人才。

  所以,这支科研团队是兴华电子最宝贵的财富。

  如果被收购的话,于惊鸿等人会用尽所有办法,完整地保留这支研发团队。

  “兴华电子的研发人员会全部留下来,他们以后的工资和龙腾旗下的各大研发室相一致。”

  陈峰说到这里,担心对方三人不清楚龙腾的研发待遇,所以进一步解释着。

  “据我们调查,兴华电子的研发工资处于偏低的水准,今后和龙腾保持一致的话,他们的基本工资将提升一倍,奖金和项目绩效另算。”

  这一通解释,让于惊鸿等人不由得喜出望外。

  这么多年来,头一次体会到吃大户是什么感觉。

  龙腾集团的财大气粗,也给了他们最直观的震撼。

  最近几年,国内各大企业都在喊着重视研发人才的口号。

  但真正落在实处的能有几家?

  重视人才,怎么样才算是重视?

  这年头谈情怀,聊理想,单凭口头上说好话,可忽悠不到人才。

  只有把钱给到位,才是重视人才的正确打开方式.

第二七三章 收购兴华电子,背上巨大负担

  三天后,龙腾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发布通告,与兴华微电子有限公司达成收购协议。

  以现金的方式,购得兴华电子百分之百的股权,并转承一切债务。

  这一则通告,迅速引爆了资本市场的热议。

  兴华电子在国内可谓是大名鼎鼎,半导体业内人士无人不知。

  用一位资本市场大佬的话来讲,兴华电子就是一头貔貅,只吃不出.

  不管你有多少钱投入进去,连水花声都听不见就没有了。

  隔三差五就要上企业亏损榜,去年更是排名第一。

  “我想国内除了龙腾集团,也没有其他企业有实力,有意愿接手这个烫手山芋,不出意外的话,兴华微电子今年的亏损额又要创纪录。”

  专业的财经人士,对这场收购的评价非常低。

  “如果打分的话,我给龙腾投资部打零分,兴华电子已经病入膏肓,债务高达数百亿,这不是一笔合适的收购。”

  “如果龙腾集团是上市公司的话,这笔收购肯定会让股价大跌,兴华电子自成立到现在已经二十年,期间的盈利年屈指可数。”

  “如果不是挂着高科技的牌子,兴华电子早就资不抵债了,银行的低息贷款支撑这家企业运行了二十年,现在轮到龙腾集团来接力了。”

  市场上,出现了众多看衰的声音。

  只有稍微有点财经常识的人都知道,兴华电子已经无药可救。

  但凡有一点挽救的可能,也会有国字头的大企业接手过去。

  这二十年来,兴华电子能够生存下来,靠的是银行贷款续命。

  要知道,当初国内颁布第一批高科技企业的名单中,兴华电子被列为第一。

  由此可见,这家企业承载了多大的期望。

  也是因为这种期待,让兴华电子在困境的时候,总能从银行得到无抵押的低息贷款。

  可即便是这样的扶持力度,都没能救活这家企业。

  直到今年,所有人都对兴华电子绝望了,直接放弃治疗了。

  任它自生自灭,进入破产程序。

  想不到就在这最后一口气的时刻,来了龙腾集团这个冤大头。

  不仅收购了兴华电子,还承接了所有债务。

  单单是这笔债务,就高达数百亿。

  正是因为以上的种种不利因素,所以财经人士才会给这场收购如此低的评价。

  从金融资本的角度来看,兴华电子就是一块已经开始发臭的烂肉。

  不仅没有回收价值,甚至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龙腾集团收购兴华电子,不仅没有任何好处,反而背上了巨大的负担。

  在光刻机行业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之际,兴华电子的亏损也会越来越大。

  每年上百亿的亏损负担,对任何企业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字。

  也就是龙腾集团规模足够大,否则的话,能被兴华电子活活拖死。

  资本市场集团唱衰这场收购,但网上却有很多网友表达了强烈的支持。

  “兴华电子是国内唯一的光刻机制造企业,不管花多少钱,一定要保住。”

  “我也是刚刚在网上看到的,兴华电子对咱们国家还是很重要的。”

  “有些企业那怕是赔钱也要一直支持下去,像兴化电子就属于这一种。”

首节 上一节 216/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