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215节
这不是兴华电子的错,而是整个产业的落后,扯了他们的后腿。
当初为了购买高精度的光学器件,于惊鸿三人还曾经求助过张小敬。
而张小敬用自己在德州仪器的便利条件,也帮过他们寻找采购途径。
无奈的是,兴华电子所需的关键零部件,几乎都在各国的产品管控名单当中。
如果是高丽企业求购的话,很容易通过批准,完成采购。
但华夏企业的待遇就不一样了,处处碰壁。
这些高精尖的零部件,绝对不允许被出口到华夏.
第二七一章 加入龙腾是你们最好的出路
“陈董,我想知道您对兴华电子的将来有什么打算?”
于惊鸿思索了良久,没有直接回答陈锋,而是将皮球踢了回去。
二十年的创业历程,他的心里肯定有一肚子话要说.
兴华电子的现状,又让他什么都说不出口。
“于总,在来申沪之前,我已经派人专门了解过有关情况,现在兴华电子的到期贷款在400亿左右,还有100亿左右的未到期贷款。”
“这些贷款基本上都属于扶持高科技产业的低息长期到款,也就是说这五百亿的贷款,你们用了十年以来,却到现在都没有还上。”
“此外,兴华电子还欠了一些外债,比如供应商那里,甚至还有电费欠账,员工也只发了部分工资,这些都需要后续的资金抹平账面。”
“对于兴华电子来说,目前的设备销售价格,和设备的成本价之间,存在着极为罕见的倒挂现象,正在持续加大企业的亏损。”
“来的时候投资部算过一笔账,要想盘活兴华电子,我们至少要准备一千亿左右的资金,而想让兴华电子扭亏为盈,恢复自主造血能力的话,投资部给出的资金预算结果是:未知。”
说到这里的时候,陈锋淡淡地笑了笑。
“投资部和战略部给我的评估结果中,给收购兴华电子的项目打了一个最低分,继续亏损,成为龙腾集团负担的概率在99%以上。”
听到这番话,于惊鸿等人的脸都涨红了。
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陈锋的话等于是直接掀开了兴华电子的遮羞布,将所有的不堪都当面说得一清二楚。
他们齐刷刷地瞪着陈锋,想要反驳几句,却什么都说不出口。
人家的话虽然不好听,但没有半句夸大。
就算他们三个心里生气,也不得不承认那就是事实。
“陈董,如果你来这里是为了羞辱我们的,那么恭喜你,刚才你做到了。”
于惊鸿闷声闷气地说,脸皮涨的通红。
如果不是看在张小敬的面子上,他早就负气离开了。
大不了破产清算,然后自己再找个研发的工作。
“羞辱你们有什么好处吗?如果没好处的话,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陈锋淡淡地开口,无视了对方的愤怒。
“于总,我刚才说的是兴华电子的现状,接下来我想说的是龙腾集团的现状,也就是收购你们兴华电子的理由。”
“相信你们都知道,龙腾集团面临着国外半导体企业的封锁,现在有六种高端材料完全依赖进口,却被断了供应。”
“除此之外,生产线上的精密仪器和高端机床同样被断供,其中就包括光刻机,欧洲的阿麦斯已经发布了声明,不会让旗下任何一台光刻机流入我们龙腾集团。”
“在这种局面下,我们龙腾集团启动了自产替代计划,一口气收购了十二家企业,基本上囊括了面临断供的相关产品。”
“但唯一没有进行自产替代的就是光刻机,不是我们不想,而是国内除了兴华电子外,没有其他光刻机制造企业。”
“所以在前段时间,我专门派人来到了兴华电子,寻求与你们进行技术开发上的合作,尽快打破国外的市场垄断。”
“从收购兴华电子的原因上,你们三位应该看得出来,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瞄准的都是高端市场,最终目的同样是研发出最顶级的光刻机。”
“所以用志同道合四个字来形容我们双方的关系,是恰如其分的,从理想和目标上,我们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对立的。”
听了这一番话,于惊鸿等人的脸色缓和了许多。
陈锋的理想和目标,与他们不谋而合。
从这一点来看,或许让龙腾集团收购,是兴华电子最好的归宿。
除了龙腾之外,没有任何企业会继续加大对高端光刻机领域的投入。
因为,其他企业没有这个需求。
只有龙腾集团不得不做,因为面临着生死攸关的封锁,必须突破重围。
双方的需求是一致的,这也是商业收购最坚实的基础。
“陈董,有句话我想问你,如果有冒犯的地方,希望你不要介意。”
于惊鸿的语气有些犹豫,却还是不得不问。
“你刚才的那番话我都可以理解,但我想知道的是,龙腾集团还有没有这样的财力,收购兴华电子的同时,维持对高端光刻机的研发。”
“希望陈董能坦诚地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你刚才所说的自产替代计划,在我看来是天方夜谭,所要耗费的资金,无法计算。”
“恕我直言,这种颠覆一条产业链的计划,任何企业都无法完成,也无法负担所需资金,唯有举国之力才能如此不计成本的投入下去。”
他的这番话,同样说的很不客气。
刚才陈锋的自产替代计划,让他和高彦庆以及董明亮都大为震惊。
以他们对半导体行业的了解,可以负责任地判断:这个计划没有成功的可能。
一丁点儿可能都没有。
“陈董,这也是我想说的话,从半导体制造的角度来看,龙腾集团在材料,设备,精密仪器上都面临着致命的封锁。”
“你刚才所说的自产替代计划,需要在半导体制造的三大基础上同时做出突破,才有可能完成全产业链的自产替代。”
“呵呵,提出这个计划的人,如果不是愚蠢无知的白痴,那就是狂妄自大的疯子,正常人绝对不会有这么疯狂的想法。”
刚才陈锋的话伤害了他们的自尊,现在于惊鸿也在借机出气。
他当然知道提出这个计划的就是陈锋本人,可他偏要当面这么说。
不然的话,刚才的那口恶气憋在心里出不来,念头不通达。
听到于惊鸿指桑骂槐地说自己是疯子,陈锋只是淡淡地笑了笑,一点都没有生气。
这位兴化电子的总裁还真有意思。
那股子书生意气的劲头,还真不像是企业家,更像是知识分子。
只有知识分子才会这么敏感,不顾场合地反击,只为了出一口气。
合格的企业家才不会因为这点意气之争,影响到如此重要的商业谈判.
第二七二章 只有疯子,才会提出这样的计划
“有人说疯子和天才只有一线之差。”
陈锋面带微笑,淡定地说道。
“哼!”
于惊鸿三人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声冷哼.
这个陈锋还真是狂妄,竟然把自己比喻成天才。
一点都不知道谦虚,果然和外界传说的一样。
“但我对这句话并不认同。”
陈锋摇了摇手指,话锋一转。
听到这句话,于惊鸿等人面色又稍稍缓和了一点。
看样子,这个年轻人也没有传说中那么狂。
不信你听,现在已经开始谦虚了。
就在三人以为这个年轻人要谦让几句的时候,接下来陈锋又说了一句话。
“我觉得,疯子和神明更为接近。”
这句话,让于惊鸿等人惊得不知该作何反应。
见过狂人,还没见过这么狂的人。
自比天才已经满足不了他的狂妄,竟然还自比神明。
怪不得,这家伙敢提出打造全产业链自产计划。
也只有这么狂妄的疯子,才会提出这么疯狂的计划。
“陈董,疯子还是神明这是哲学问题,你不是尼采,我们聊得也不是哲学,还是说点现实的问题吧。”
董明亮开口打破了沉默的气氛。
他不想讨论这种带有哲学性话题,只想知道陈锋凭什么认为自产计划可以成功?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