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2105节

  可这个计划已经破产了,因为西太平洋战场上出现的智能化无人作战武器越来越频繁。

  人工智能对于战争的渗透率越来越高,东方在前线的人员伤亡也越来越低。

  战争的走向,朝着对米国最不利的方向开始发展。

  东方已经不再拼人力伤亡,而是选择用智能化的工业品拼消耗。

  战争的前线出现了无人驱逐舰,无人机……等等一系列的人工智能产品。

  这种战争形式的变化,让东方的工业产能优势体现的淋漓尽致。

  前线的战况越来越激烈,但东方的舰队规模非但没有任何的缩减,反而在快速扩大。

  不过,在人工智能领域内,米国同样拥有着雄厚的实力。

  尤其是在逻辑运行方面,丝毫不弱于东方。

  可问题是,米国的雄厚技术多数体现在人工智能的软件方面。

  至于人工智能在工业上的应用,由于米国的去工业化结果,所以应用并不完整。

  放眼全球,在人工智能的研发领域内,东方和米国是最强的。

  技术层面各有优势,但工业体量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同等技术水平的人工智能武器,米国一天生产十件,东方一天就能生产五十件。

  质量相等的前提下,数量就能够直接代表胜负。

  更何况,米国对东方最大的一个优势在于海战经验的丰富。

  可战争持续的时间越久,战斗越激烈,人工智能在战场上搜集的数据就越多,新型指挥作战体系就越完善。

  这就导致了双方在军事指挥和战争经验上的差距被迅速拉近,前线的损耗比例逐渐开始持平。

  东方不断加码,战斗规模一再扩大。

  米国为了保护西海岸的最后一道屏障,也只能咬着牙跟着一起加注。

  渐渐地,他们已经感觉到了吃力。

  似乎又回到了二战时期,米国内部与兵工相关的企业开始了满负荷运行.

第二七九六章 太平洋上的决战

  太平洋战争的烈度越来越高,双方开始比拼工业实力。

  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米国的劣势就越发明显。

  他们在经济方面最强的是金融行业,工业制造早就开始衰退。

  凭借着强大的金融实力,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在国际市场上扫货。

  金融就是钱生钱的游戏,给人的感觉仿佛是能凭空变出钱来。

  其实,金融是资本的游戏。

  以米国为首的西方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着无可置疑的资本优势,所以他们一直都是最主要的消费市场。

  但现在的国际市场不像以前,缺失了东方阵营之后,工业品的供应出现了很大的麻烦.

  简单一点来说,米国的钱非常充足,却购买不到足够多的工业品。

  东方在资本量上不如西方,但在工业品的产量上却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当战争爆发到一定程度,货币如果不能和商品挂钩,那么就会出现贬值的问题。

  东方的货币直到现在仍旧坚挺,原因就在于东方几乎可以无限地供应工业品。

  即便是战争全面爆发,也能够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如今除了东方阵营之外,其他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

  不仅仅是农产品和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更关键的是工业品价格开始暴涨,且找不到足够的供应。

  东西方阵营目前都选择优先满足内部需求,至于外部的交易行为也有了本质上的改变。

  以前可以正常贸易,现在则更多地考虑以货易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的东方与其他域外国家产生交易的话,是直接用工业品换取农产品或各种原材料。

  从便捷性上来看,肯定是远远不如从前那种货币交易的方式。

  但战争的爆发,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休。

  各国的货币价值上下浮动的厉害,就连以前的货币霸主米元都开始了跌跌不休。

  目前唯一能够保持不贬值的货币,唯有东方的龙币。

  可问题是,东方一直都是一个贸易顺差国。

  即便是推行了龙币国际化,各国也没有充足的龙币储备,自然无法和东方进行更为便捷的货币交易。

  除非东方愿意继续执行货币互换协议,再次与各国进行货币互换,解决相关的问题。

  但这样做对东方弊大于利,显然要吃亏不少。

  假如在和平年代,这倒是一个推行龙币国际化的好机会。

  可在战争年代,频繁与各国进行货币互换,有可能让西方抓住漏洞。

  因此,东方并没有继续进行货币互换。

  很多工业品在目前的市场上属于紧俏货,而且还属于战备物资。

  当前东方的首要目标是击败西方阵营,不是什么推行货币国际化。

  等赢得了战争的胜利,龙币自然而然地就会成为全球贸易结算的主流货币。

  当年米元能够称霸全球,成为各国主要的外币储备,就是利用强大的军事力量将米元和大宗商品直接挂钩。

  各国想要购买石油,铁矿等大宗商品,必须使用米元进行结算。

  后来欧罗巴联盟发行欧元,企图替代米元,因此还引发了南联盟战争。

  巴比伦人想要用欧元结算石油出口,也引来了米国的沙漠行动。

  由此可见,货币霸主的地位是由军事力量做支撑的。

  有了冠绝全球的军事力量,推行货币国际化简直就是水到渠成。

  相反,没有相应的实力和地位去推行货币国际化,最后只能让敌人钻了金融上的空子。

  现在全球工业制造产能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东西方,除此之外的其他国家主要靠出售各种初级矿产,或则是旅游行业来赚取外汇。

  东西方同时减少了对外的工业品供应,自然让国际市场上的工业品价格水涨船高。

  况且,工业品可不是农产品,想要形成一条完整的生产链非常困难。

  这里面包含了很多复杂的因素,比如说工人,技术,能源供应等等。

  东方的工业品并没有趁此机会,大肆占领国际市场。

  原因也很简单,战争的爆发让工业品的消耗陡然猛涨。

  东方和米国之间的太平洋战争,那可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较量。

  这两个国家代表了全球工业产能的前二,都有着很强的工业底蕴。

  只不过,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间的差距也有点大。

  刚开始的时候,米国还能应付。

  可东方在太平洋战场上层层加码的速度太快了,无人作战飞机的数量每天都在迅速增加。

  以前的米国人,最喜欢的就是打这样的消耗战。

  当年他们能够赢得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靠的就是海量工业品不停地消耗对手。

  但现在他们遇到了一个工业产能更高的对手,形势一下子就发生了反转。

  檀香山群岛周边的基地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全部丧失了。

  不是米国人太废,而是东方投入的力量太大。

  就拿无人机来举例,战争刚刚开始的第一周,每天损失的无人机数量只有五百架左右。

  到了第二周,日损失数量就突破了三千。

  这根本不是普通的增长,而是指数级的增长。

  从第四周开始,太平洋战场上每天损失的就突破了万架。

  之后,每天的损失量更是朝着十万架狂飙。

  当然了,这里损失的无人机包括了各种类型,不全是大型无人机。

  其中大型无人机的数量,占比只有35%左右。

  可即便如此,这个数字也非常可怕了。

  到现在,前线每天损失的无人机数量更是高达十七万架。

  东方有意识地提高了战争的烈度,不怕和对手打消耗战。

  但是从第五周开始,米国的制造速度就已经跟不上前线的消耗速度。

首节 上一节 2105/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