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2099节
越发激烈的战争,让整个世界的格局处于一种动荡的变化之中。
米国专门派遣了特使团前往欧罗巴联盟,就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商讨。
这一次,米国人的态度显然温和了许多,不再像以往那样咄咄逼人。
因为现在是他们有求于人,而不是相反。
以前米国借着保护欧罗巴的名义,不断加深对盟友的控制力。
如今最大的敌人调转矛头,兵锋直指米国本土。
在这种防御压力下,米国急需盟友来分担压力,在其他方向上形成突破。
东方在彻底击败毛熊之后,虽然没有直接吞并,却也进行了大规模的驻兵。
这也就意味着东方和欧罗巴联盟之间尽管没有领土接壤,可军事力量形成了事实上的对峙。
东方和欧罗巴再也没有任何缓冲区,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这种战争一旦出现,规模之大将远超西太平洋战争。
因为人毕竟是陆居生物,只能将有限的军事力量投射在海洋上。
比如说,战况激烈的西太平洋战争,双方各自投入的总兵力才刚刚突破三十万。
而欧罗巴和东方一旦爆发战争,顷刻间的兵力规模都会超过百万。
海上作战和陆地作战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远不如后者那么惨烈,那么的危险。
就像一位军事专家所说的那样,无论海上力量和空中力量有多么的强大,但想要彻底征服并占领一个地方,最终还是要陆地军事力量。
西太平洋战争进行的不管有多么激烈,可最终争夺的也仅仅是海洋中的那些岛屿。
只有通过海洋中的陆地,才能进一步投射军事力量。
目前米国最重要的战略方针就是保护檀香山群岛,守住西太平洋上的战略优势。
如果失去了檀香山,米国的本土防御压力将骤增十倍,百倍。
所以米国人必须想办法在东方周边的其他方向上挑事,不断地分散东方的军事力量。
否则的话,按照专家们给出的预估,一旦陷入消耗战的漩涡,最后撑不住的一定是米国。
原因也很简单,米国的工业能力和一百年前相比已经退化了。
自从二战结束之后,这个国家就逐渐转型金融。
即便是保留了高端的制造业,但总体的工业产能也下滑严重。
经过前些年的制造业回归计划,尽管有了一些起色,可还是没办法和东方比拼工业产能。
当前在西太平洋战争中的物资消耗,尚且在米国制造业的承受范围之内。
也就是说,前线损失一架飞机,后方就可以立刻生产出一架飞机。
可问题是,东方能够在相同的时间内生产出三架飞机,甚至是五架飞机。
从核聚变发电技术诞生到现在也不过寥寥数年时间,东方举全国之力进行了推广,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核聚变新能源进入千家万户。
这也从成本端大大刺激了制造业的再次发展,工业产能也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仅仅是东方一个国家的工业产能,目前已经占据全球总产能的一半以上。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和东方拼消耗,即便是整个西方阵营在这方面都不占优势。
当然了,随着战争的爆发,西方各国也开始迅速爆产能。
一个个都加大了对制造业的投入,力求用最快的速度提升工业产能。
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而且还有其他很多无法完成的因素。
比如工程师和高级技工的缺乏,就让西方的产能扩张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最近几十年来,西方各国的第二产业都在衰退,第三产业成为了主流。
所以西方的高校也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人才的培养。
在第二产业萎缩的同时,高校必定追随市场改变,调整相关专业的招生力度。
更何况,普通人也会根据市场就业导向,选择学习一些比较热门的专业。
这种情况延续了几十年,导致西方在工业人才方面出现了一定的断层。
而断层并不是工业技术方面的断层,而是中低端制造业人才的缺失。
西方早就把大部分中低端制造业迁移到其他国家,没有了就业环境,那些中低端的制造业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只能转型。
几十年的时间,自然会出现断层。
可中低端制造业在战争中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比如说纺织制衣等产业。
以前西方可以用资金进行全球购买,但主要的供应商就是东方。
后来他们希望在全球范围内重新构造一套新的产业链,将东方排除在外。
可结果却不是很顺利,不等产业链构造完成,东西方就开启了全面战争与对抗。
更让西方尴尬的是,他们当初选择的目标是扶持天竺成为新的工业大国。
放眼全世界,也只有天竺拥有同样的人口体量,能够代替东方成为世界主要的工业品供应商。
问题是天竺和东方距离太近,这对于西方来说既是一个优点,也是一个缺点。
两个人口过十亿的国家接壤,并且存在着领土问题。
如果他们成功地将天竺扶持成为新的工业大国,不仅可以在全球产业链上替代东方的位置,同时还能对东方形成巨大的地缘压力。
这简直就是一举两得,既在经济上打击了东方,又在地缘上给东方树立了一个强大的对手。
任何一个人口超十亿的工业大国,基本上都无法被彻底击败。
你可以击败他无数次,却无法将其彻底击垮。
东方也敏锐地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几乎是一个无解的阳谋。
但天竺在得到西方的支持后,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他们居然在边境线上主动挑起了战争,等于是将机会送到东方的手中。
于是东方仅仅抓住了这次机会,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打断了天竺工业化的进程,并彻底引爆了天竺的内部矛盾。
到现在为止,东方周边的地缘环境得到了天翻地覆的改善。
毛熊、东瀛、天竺、吕宋、交趾还有高丽,一个又一个的地缘隐患被解决。
如今西方只能赤膊上阵,让欧罗巴联盟这个核心成为东方新的地缘威胁.
第二七八九章 新的战略构想
对于米国人的要求,欧罗巴联盟明显不想做出正面的回应.
让他们在欧罗巴东部开辟第二战场,分担米国承担的战略压力。
这明显是损己利人,自找麻烦。
没有人想要引火烧身,主动去招惹东方那样的超级大国。
如果是二十年前,欧罗巴联盟或许还会考虑一下。
可按照现在双方的实力对比,主动对东方发起进攻,等于将欧罗巴带入毁灭的深渊。
陆地上的战争一旦爆发的话,未来很难停下。
更何况,这场战争还是在欧罗巴东部打响,距离东方本土有着上千公里的间隔。
另外,如今的欧罗巴联盟还面临着中东方向的战略挑战。
米国已经没有余力去支援希伯来人,一切都需要欧罗巴在背后支撑。
他们绝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中东变成清一色的天方势力,那意味着新时代的圣战开启。
西方和天方世界是一对老冤家,积累了千年的矛盾和纷争一定会延续下去。
目前中东各国的实力还是比较弱小的,起码无法和欧罗巴联盟相比。
即便是整个天方世界内部最前的奥斯曼、波斯还有新月联盟,都远非欧罗巴联盟的对手。
可问题是,新月联盟得到了东方的支持。
假如欧罗巴主动攻击东方的防线,那么新月联盟也必定会在地中海兴风作浪。
这么一来,不仅东方会面临两线作战的压力,同样欧罗巴联盟也会腹背受击。
而最终的得益者,却只有米国。
对于这种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要求,傻子才会答应下来。
如果这种事情被媒体宣传出去,一定会在民间激起众怒。
相比于米国普通人的狂妄自大,欧罗巴人近两年来已经充分见识到了东方的强大。
曾经的世界第二军事强国毛熊,竟然没能支撑一个月。
这对于欧罗巴人来说,绝对是前所未有的震撼。
那种感觉,就像是回到了二战时期,号称全球最强陆军的高卢人,在日耳曼人的铁蹄下只坚持了四十四天。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