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2092节

  如果没有后方的飞机补充,战斗早就结束了。

  但问题是,东方和米国都不想放弃这次战役,所以全都选择增派飞机进行支援.

  所以马里亚纳海域的战斗才会持续了三天,直到基地内的那些米国人失去了希望,只能选择投降。

  当这个消息传来,也就代表了战斗结束了。

  因为战利品已经被东方人拿到,太平洋舰队继续打下去也没有任何战略意义。

  后方的电报,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当那些守军在投降之前,已经连续发报请求,最后更是直接将全体的决议呈报。

  米国的防务机构在收到消息之后,立刻要求太平洋舰队返航,回到檀香山群岛。

  那里有大型船坞,可以对受伤战舰进行修复。

  马里亚纳海战的结果,对于东西方之间的战争态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经此一役,米国只能加强对檀香山群岛的防御。

  但他们已经嗅到了失败的味道,西太平洋海域的攻守之势,极有可能发生逆转。

  可这些都是那些大人物需要考虑的事情,而那些士兵们则感到了一种精神到身体的双层放松。

  真正的战争,对每一个正常人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精神上时刻处于紧绷的状态,身体上的疲劳更无需多言。

  返回到檀香山群岛之后,幸存的士兵们得到了放松的机会。

  一股醉生梦死的气息,弥漫在基地群内。

  战场上的交手,让他们彻底认清楚了东方的实力。

  这个复兴的超级大国,体现出了毫不逊色的战斗力。

  即便是还缺乏一些经验,但这都不是主要的。

  现在距离米国本土,在太平洋海面上只剩下最后一层障碍。

  所有人都很清楚,接下来的战斗才是重头戏。

  檀香山群岛基地,才是西太平洋海域最具战略价值的关键。

  接下来的大型会战,将会这次更加的惨烈。

  为了保住檀香山群岛,米国已经开始发动所有力量,进行无上限的补充。

  可失败的阴影,仍旧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东方在战争当中,展现出了超过预期的强大。

  如果连米国最具优势的海洋,都没办法取得胜利,那么未来又会怎样?

  现在的米国可不是几十年前的二战时期,即便是连续经历海上的失利,仍旧有信心赢到最后。

  那个时期,他们拥有着全球独树一帜的工业实力。

  前线被击沉一艘航母,后方就能制造出五艘,补充速度远超过战场的损耗速度。

  反观他们的敌人,当时的东瀛在工业实力上根本无法和米国相比。

  海上的战争持续越久,消耗越大,他们距离失败就越近。

  但如今的情况,却是完全相反的。

  目前全球工业制造能力最强的是东方,而且就像上个世纪的米国一样,属于大幅度的产能领先。

  双方拼消耗的话,最先顶不住的一定是米国。

  况且,在这次的海战中,被米国寄予厚望的太平洋舰队根本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从双方的战损比来看,差距不明显。

  所以说,让防务机构感到忧心忡忡的并非是这场海战的胜负,而是战斗过程中具体呈现出来的问题。

  开战之初,米国人觉得在太平洋战争当中应该可以打出1:2以上的交换比。

  因为东方从来都不是一个海上强国,大规模投入资金发展海上力量的时间很短,满打满算到目前为止也不超过五十年。

  在网上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十年陆军,百年海军。

  想要发展出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通常都需要持续很久的投入。

  从时间来上看,东方是有一定的欠缺。

  可事实上,这句话的由来是几百年前的风帆船时代。

  在那时候,一棵树木长成可以作为船舶的板材,最起码也要一百年。生长百年的、20多米高的橡树,才能在树干部分产生一段可以用来建造战舰。

  所以,才会有百年一说。

  现在科技发展越来越快,这一套理论已经不适合了。

  工业时代实力增长是指数型的,强大的工业国无需上百年去培养水手和船长,也不必砍光自己的森林去建造三层火炮甲板一级战列舰。

  拿米国举例子,从一个海上弱国到吨位综合实力世界第二,中间也不过是相隔了二十年。

  因此,东方在获得了足够的资金,以及拥有足够技术的前提下,提升海上军事装备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只不过,海战经验丰富的将领和士兵,需要长时间的培养。

  但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又极大地弥补了这点。

  米国人认为他们在海上力量方面具有很高的优势,可以形成一打二,甚至一打三都占据优势的局面。

  可真实的战斗告诉他们,交换比没有那么高。

  按照目前统计的交换比来看,太平洋舰队和东方舰队的战损比是1:1.3。

  即便是占据优势,但这点优势在东方强大的工业实力面前,完全是不值一提的。

  更让米国人感到恐惧的是,东方的舰队在作战经验上的提升速度很快。

  这一次交换比是1:1.3,到了下一次可能就是1:1.2,直到双方完全扯平,然后东方依仗规模更大的优势,取得交换比的领先。

  真要是到了那种局面,米国距离彻底失败就非常接近了.

第二七七九章 不容有失

  马里亚纳海战结束之后,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飓风.

  第二天东方舰队以不可阻挡之势,更进一步,彻底攻占了关岛。

  此时,米国构造的西太平洋防御线只剩下最后的核心,那就是檀香山群岛。

  檀香山的基地群是西太平洋防线的中心,附近的其他军事基地都因拱卫此地而存在。

  在夺取了马里亚纳群岛和关岛之后,东方舰队并未趁胜追击。

  因为太平洋舰队的实力尚存,若是继续战斗下去,胜负未知。

  另外,马里亚纳群岛和关岛上的军事基地虽然被东方接管,但上面的机场和一些防御设施早已在之前的轰炸中被夷为废墟。

  接下来,这些地方都需要进行及时的修补,早日形成完善的防御力,成为下一场战争的后方补给点。

  只要机场修复完毕,东方就可以调集大批的陆基战斗机前来参战。

  当战机的数量超过太平洋舰队的防御上限,东方舰队完全可以趁此机会将其彻底击溃。

  如今的东方已经达到了此次战役的预期目标,获取了附近海域的几个防御要点。

  接下来,西太平洋海域的局势将出现巨大的变化。

  东方在海上的整体态势,从此由守转攻。

  经过这一次的大规模海战,东方立刻分析战场上的各种数据,总结经验教训,力求寻找出更为有效的战术。

  现在的东方和米国的防务机构都在争分夺秒,寻找对手的薄弱之处。

  在战争中,东方舰队没有突破太平洋舰队的防御体系。

  同样,太平洋舰队也无法摧毁东方舰队的防御体系。

  双方谁能在下一次战斗之前,率先找到更为有效的战术,谁就能占据最大的优势。

  要知道,檀香山基地群可是一块不折不扣的硬骨头。

  那个地方的战略价值可不是马里亚纳群岛所能比拟的,进攻的难度也不是一个级别。

  经历这次的失利,米国必定会继续加强檀香山群岛的防御。

  檀香山群岛几乎是位于太平洋正中部,是波利尼西亚群岛中面积最大的一个二级群岛,该群岛呈弧状横贯北回归线,总面积接近1.7万平方公里。

  这里由8个主要岛屿、124个小岛,以及环绕在各岛附近的礁岩、尖塔所组成。

  特殊的地理位置具有极其关键的战略价值,连接着亚太和北美。

  米国人在这个地方苦心经营了一个多世纪,驻扎着大量精锐部队,具备强大的作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檀香山基地群已经被武装到牙齿,被誉为太平洋上永不沉没的航母,米国最牢固的堡垒。

  这里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地理位置、设施完善程度以及后勤保障能力。

  不仅具备完善的港口设施和丰富的后勤物资储备,还拥有先进的通讯和指挥系统,能够有效支持大规模军事行动。

首节 上一节 2092/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