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2086节
没有了外界的供应,该地区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无法自给自足。
在很多人印象里,所谓的工业品就是大众熟知的消费品,比如说汽车,电视,手机,空调。
可实际上,工业品覆盖的范围比人们想象中更广。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地的电厂每年都需要进口发电设备的零部件,或者是请供应厂家前来维修检查。
这是很正常的商业行为,在和平的时期,非常的普通。
但在战争时期就不一样了,各条贸易航线不再安全,供应厂家也无法像以前那样提供及时的服务。
所以在该地区,很多电厂,水厂关系到民生基础的行业,立刻陷入了困顿之中。
如果说没有手机,没有汽车,人们只是生活质量下降的,却根本不影响生存的话。
那么没有了干净的自来水,没有了电力,没有了药品,生存就会面临很大的挑战。
这就是东西方两大阵营全面开战所带来的连锁反应,不管是东方各国还是西方各国,都没有刻意针对非洲地区的意思。
但他们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所做出的一系列措施,却直接的影响了当地的生存环境。
两头大象在一起打架,地上无辜的老鼠有可能被踩踏致死。
在全球战争愈演愈烈的今天,负面的影响正在不断的向外传递。
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动或被动的卷入其中,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哪个地方可以独善其身。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弱者既无法控制战争的开启,也无法控制战争的结束,甚至连自保都成为了一个难题。
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继续自生自灭,要么就选择一个阵营加入进去,寻求帮助.
第二七七零章 势在必行
西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牵动着全球的目光。
根据计划,东方将派遣四支航母编队向西抵达马里亚纳群岛,在最短的时间内夺取关岛,用作接下来进攻米国檀香山基地群的立足点.
但米国人在附近修建了大量完善的防御设施,勉强抵挡住了东方的第一波进攻。
从整体计划来看,东方的进攻节奏仍旧在掌控之中,但开战前两周却没有取得非常理想的战果。
因为西太平洋战争并不是偷袭战,而是一场明打明的正面作战。
在战争爆发之前,东方就主动向外界做出了宣告。
他们需要在战场上堂堂正正地击败米国,从而一举奠定全球第一强国的地位。
如果靠投机取巧的话,很难打破西方数百年来形成的神话光环。
同时,米国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逐步完善附近的防御设施。
十年前更是大兴土木,进行了一系列的加固。
从那个时候开始,米国人就意识到自己和东方必有一战。
而在白令海峡偷袭成功以后,米国人更是做了多种预测,其中概率最高的就是西太平洋战争。
所以,他们早就做好了准备,这些军事基地全都执行了最高战略警戒。
在这种情况下,东方即便攻势强大,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战术上的突破。
米国人的海战经验特别丰富,深知必须保住檀香山军事基地的重要性。
想要保住檀香山军事基地,就必须确保马里亚纳群岛和关岛的安全。
只要这些岛屿没有丢失,东方想要攻占檀香山就非常困难。
登陆作战必须寻找一个合适的立足点,用来转运各种物资,储存武器弹药。
拿不到合适的立足点,就无法进行总攻登陆。
此次作战的航母编队,全都是东方的战舰。
尽管高丽人和交趾人主动要求参与,但东方高层在思量了一番后,还是拒绝了盟友的好意。
毕竟西太平洋战争的意义非常重大,关系到接下来的战略主动权。
如果让盟友加入的话,首先一个指挥的问题就必须解决。
另外,最重要的是有可能泄密。
高丽虽然成了东方的盟友,可直到现在为止,内部仍旧存在着大量的亲西方人士。
很难说,这些人会不会泄露关键的秘密情报。
更何况,这两个盟友的军事力量对战局不足以造成实质影响。
高丽的海上军事力量强一些,却是出师于米国。
在综合考量之后,东方单独作战的效果更好。
只要进攻马里亚纳群岛和关岛,米国的舰队肯定会出动。
这是他们必须做出的防御反应,否则的话,这两个地方迟早会被东方攻克。
以前修建的防御设施非常完善,却也抵抗不了太久。
近两周时间的狂轰滥炸,已经摧毁了大半防御设施,更要命的是,岛屿上的守卫人员伤亡越来越大,士气越来越低。
因此,米国驻扎在西太平洋的舰队必须出来。
按照东方的计划,双方在关岛附近将展开一场正面的对决。
这是数百艘战舰组成的大规模战争,绝对会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专业的军事人员,最关心的肯定是战斗。
但此时的东方高层,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经济上。
只要通过这场战争击溃了米国的太平洋舰队,进而夺取整个檀香山群岛,那么东方就完全可以保障亚太地区的正常商业航行。
这样就能够将附近的大部分国家,重新纳入到正常的东方经济体系中。
事实上,即便是西太平洋战争爆发至今,仍旧有大批的商船装载着东方的工业品,经海上贸易航线与沿途的国家进行正常的贸易。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运转状况,也直接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只有将更多的国家纳入到东方的经济体系中,才能形成更为健康的循环,从而取得最终的胜利。
况且,除了东方的一部分商品需要海外市场,更为关键的是,很多战略物资也需要从外界进口。
比如说一些热带矿产,还有石油、橡胶、白糖等等。
从现在的数据来看,战争爆发之后,东方的进出口贸易影响很大。
如今和以前相比,出口减少了65%,进口减少了43%。
相比之下,米国的贸易数据则要更为乐观。
因为西太平洋海域的贸易航道对现在的米国并不重要,甚至早已废弃。
以前米国人通过西太平洋海域和东瀛以及高丽,还有一系列东南亚国家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
可东瀛早已经成为弃子,在陈锋主持的报复行动中更是化作了一片废墟,根本没有任何的贸易价值。
至于说高丽,如今已经投靠东方阵营,米国早就主动中断了和他们的贸易往来。
东南亚各国的情况也差不多,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抑或是不情不愿,他们都必须依附在东方经济体系中,不可能再和西方阵营继续贸易往来。
所以米国现在更多的是通过东岸,对外进行贸易交流。
从两大阵营进入对抗节奏以后,他们的西海岸在经济上就已经废弃了。
他们的贸易对象是欧罗巴,是拉丁洲,即便是和天竺进行贸易,目前也是从东海岸到好望角,然后在进入天竺的港口。
西太平洋战争对米国的进出口,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东方不得不开启太平洋战争。
只有将米国安插在太平洋上的各个据点全部拔掉,才能确保贸易航行的安全。
贸易不能凭空创造物资,却可以让财富和资本流通起来。
从长远来看,东方在战争期间保持正常的贸易,也可以更好的推广本国货币,并取得更多的国际认可。
目前的东方,已经具备用货币来换取物资的能力。
另外,经济上的紧密联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各国的站队。
不管是从军事安全的角度,还是从地缘关系的博弈,抑或是经济贸易的利弊上来看,发生在西太平洋海域的这场战争都势在必行.
第二七七一章 主次之分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所有强国都已经做出了选择,开始下场。
每一个国家都根据自身的利益,投靠不同的阵营。
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划分非常清晰,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
但在现实当中,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