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2067节
“很多人都说全球市场足够大,容得下两个超级大国,可事实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未来的全球化市场有且必须只有一个主导者,所以才能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
“况且,全球市场对于我们东方来说确实是太重要了。”
“记得当我们东方的工业产能提升到一定程度之后,以米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就开始打断全球化的进程,并试图将我们从全球市场供应链中剔出来。”
“这一系列措施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工业进出口,迫使我们不得不深度挖掘内部的潜能,形成一个足以支撑的内循环大市场。”
“当前,我们东方的人均收入水平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这就代表着内部市场的需求,到达了一个瓶颈。”
“我们就像是上个世纪20年代的米国,拥有的全球第一大工业产能,内部的消费需求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继续深挖内部消费也得不到太大的提升。”
“所以当时的米国迫切的需要打开全球市场,所以他们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瓦解了旧的殖民体系,开辟了新的外部市场需求。”
“这种情况与现在的我们何其相似,当前,我们东方同样拥有着世界第一大的工业产能,即便是目前进入到战争阶段,人们的正常生活消费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这代表我们的工业在满足了战争需求之后,仍旧有充足的产能去满足内部民众的消费需求。”
“如此庞大的产能,如果找不到一个市场去释放,那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在一场经济危机中自我灭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米国曾经爆发了一场影响全球的经济危机,其工业产能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下降一半以上。”
“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话,米国想要重新恢复经济实力,需要一个漫长的等待,可以说二战是米国的救命良药。”
“因此,后来有很多人以结果去推断起因,认为米国人在背后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而当前的这场世界大战,也正是我们东方迫切需求的,因为我们庞大的工业产能需要找到一个市场去释放。”
“在无法开辟足够庞大的外部市场之前,那么,只能将这部分工业产能引导向军工战争行业。”
“尽管西方阵营仍旧强大,但我们有更迫切的理由去赢得这场战争。”
在书房里,陈锋和秦瑶两人促膝长谈。
他们之间的谈话并没有什么儿女情长,而更多的是针对当前的局势说出自己的判断。
到了他们这种地位,有太多的心里话,没有办法和外人交谈。
“这一次的白领海峡战争,让我们东方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吃了一个暗亏,但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
“这件事导致的严重后果就是我们暂时没有办法找到新的立足点去进攻米国的本土,打消了内部某些人存在的幻想。”
“全面战争是一件无比重大的事情,在咱们内部同样有很多人持反对的态度,这些人幻想着和西方阵营和平共处,甚至希望西方阵营可以接纳东方。”
“所以在他们的心里,并没有将西方看成是真正的敌人,而且也不认为西方会真的攻击我们。”
“不管他们内心深处是否真的相信这种可笑的谬论,但他们对外散发影响力的时候,却是一此观点去影响周围的人。”
“但这一次米国不讲武德,对我们的军事基地实行了偷袭,让他们之前所宣传的西方爱好和平的观点不攻自破。”
“而且这一次的偷袭,也极大的刺激了每一个东方人,绝大部分人对此都义愤填膺,复仇成为了共同的声音。”
“在这种情况下,那部分人要么迅速转变自己的观点,要么就会在这种趋势下被彻底清除。”
“所以说米国的偷袭对我们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也让我们凝聚了内部的态度。”
“我昨天刚刚看了龙腾集团和朱雀集团的一些生产数据,另外也从相关机构拿到了上个月的工业产能数据。”
“从这些数据上可以看出,虽然我们已经转变成为了战时经济状态,但在实际的经济运行当中,却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第二七四一章 必胜的信心
“其实我对于这场战争的胜负倒没有太大的担心,因为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东方肯定能够获取最后的胜利,因为东西方之间矛盾的开端非常简单,就是因为东方的实力和当时的国际地位并不匹配。”
“十年前的东方作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国,按照实际的GDP进行,比较的话也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但国际地位却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提升,仍旧处于西方各国的围堵之中。”
“在那一时期,东方在国际上的声音甚至比不了西方的一个小国,被全球大部分国家视为异类,东方人在海外也遭受着普遍的歧视。”.
“全世界尤其是西方各国仍旧是用几十年前的老眼光去看待东方,他们始终认为,东方是落后的,是愚昧的,而西方才代表了整个人类的文明。”
“所以在那个时候,我们在海外的媒体上经常会看到对东方的抹黑报道,周边一些实力弱小的国家在西方的怂恿下,也敢主动进行挑衅。”
“这种实力与地位不匹配的失衡是不可能持续的,任何一个崛起的强国,都会用尽全力去争取应有的国际地位。”
“所以东西方之间开始了一系列的碰撞与冲突,从一开始的经济对抗,到最后的全面对抗,这本就是一个注定的结果。”
“当东方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国之后,西方阵营就失去了唯独压制东方的最后机会,因为按照工业产能来计算的话,十年前的东方就拥有了单挑整个西方阵营的硬实力。”
“在绝大部分东方人心里一直都憋着一股火,拥有了如此强大的实力,却依旧在国际上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种愤怒是会越来越高涨。”
“所以从根本的逻辑上来讲,这一场世界大战,并不是由少数几个精英来决定或者引导的,至少在东方,这是一个普遍的需求和意识。”
“我们东方的主要优势集中在工业产能方面,另外,由于核聚变发电技术的推广,让我们在成本上拥有了无可比拟的优势。”
“只要稳扎稳打,这种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的凸显,战线上的变化只是暂时的,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轴心联盟一开始在战场上也曾展现出气吞万里如虎的攻势,并在短时间内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但是当战线拉的越来越长,时间越来越久的时候,这种优势就逐渐消失了。”
“所以我并不认为白领海峡的失败会对我们造成多大的挫折,战术上的成功,没有办法扭转战略上的劣势。”
“未来,只要我们舍得将西方目前占据的利益拿出来分一部分给世界各国,那么我们的盟友就会越来越多。”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世界各国一直都是被西方阵营压制,在经济上处于被西方剥削的位置。”
“由于西方阵营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的主导者,所以他们占据了国际秩序中的大部分利益。”
“打倒西方,全球吃饱,我们能够把西方赚取的不当利益拿出来分给各国,但西方却没有太多的战略利益,拿出来去分配。”
“因为在他们以前主导的国际秩序当中,世界各国的位置基本上是固定的。”
“即便是西方阵营击败了我们,未来他们构造的新型国际秩序也仍旧是延续了旧秩序的框架。”
“但我们就不一样了,未来我们肯定要建造一个全新的国际秩序,世界各国的位置会进行大的调整,西方各国失败之后,空缺出来的有利位置就是我们可以拿出来的筹码。”
“可西方干掉了我们,在国际秩序中,会空出什么位置呢?别忘了在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当中,我们东方的国际位置一直是被压制的。”
“当然了,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的选择并不像上个世纪那么重要,但这仍旧会是影响未来胜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近我看了一些军事评论类的节目,上面的一些专家分析的也比较细致,从各个方面对东西方进行了比较。”
“在生死存亡的压力面前,西方阵营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利益上的分化,这是他们内部凝聚力偏弱的体现。”
“不管怎么说,在任何一个阵营当中,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利益矛盾。”
“比如说,现在我们东方的这几个盟友也有各自的战略利益,如果他们面对西方阵营的战争压力,肯定也会做出有利于自身的选择,而不是有利于整个东方阵营的选择。”
“欧罗巴各国在米国人的压力下,并没有对我们的防线进行攻击,这说明他们不想自己的领土成为战场,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反应。”
“米国人要求欧罗巴各国来攻击我们东方,一此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这等于是让欧罗巴各国火中取栗。”
“只要我们坚持优先打击米国的战略计划,那么西方的这种分化会越来越明显。”
“欧罗巴各国并不全都是西方国际秩序下的受益者,尤其是近两年来,米国对欧罗巴进行了各种经济吸血,并在军事上进行了更大力度的控制。”
“如果我们优先打击欧罗巴各国的话,这些西方阵营的成员会因为战争而逐步被削弱,同时也会越来越依赖米国,这也会帮助米国人提升西方阵营的凝聚力。”
“因为战争在欧罗巴的土地上爆发,就等于是米国人帮助欧罗巴对抗我们东方,米国人在西方阵营内部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拿到更多的话语权。”
“但现在我们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米国,优先对这个西方阵营的主要成员进行打击,那么未来就等于是欧罗巴各国帮助米国对抗我们。”
“这种位置的错换,会让欧罗巴各国对米国的依赖越来越小,也会有效的降低米国在西方阵营中的话语权,同时降低西方阵营内部的凝聚力。”
“当然了,欧罗巴各国也有可能利用这个战略空间和时间,迅速强大自身,这又是另外一种战略隐患了。”.
第二七四二章 逆转的局部战争
由于东方加大了对爪哇的支持力度,而米国的军事力量又开始迅速撤离南太平洋,此消彼长之下袋鼠国根本无法支撑以前的攻势。
其实,西方阵营已经战略性放弃了南太平洋战场。
原因也非常简单,在这个地方和东方进行军事对抗的代价太大,收益太小。
东方只需要援助爪哇人武器弹药,就能够达到局部的战略目标.
但西方阵营想要保护袋鼠国的话,不仅要援助武器装备,同时还要派遣精兵强将。
就目前这个形式而言,西方阵营中没有任何一个成员国愿意将宝贵的兵力派遣到南太平洋海域。
欧罗巴各国面临着陆地上的防御压力,根本就不敢轻举妄动。
之前,东方以闪电般的速度彻底击垮了毛熊,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面对这样的压力,欧罗巴各国怎么可能再将兵力分散出去?
除了英吉利之外,在欧罗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对袋鼠国进行任何形式的援助。
至于说西方阵营中的带头大哥米国,当前也是自顾不暇。
全世界都知道,东方改变了战略目标准备和米国进行直接的对抗。
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更准确的来说,已经爆发了。
白令海峡的偷袭战,象征着东方和米国之间实质上已经处于真正的战争状态,而且已经有了战争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米国人再自信,也不可能去守护一个万里之外的盟友。
假如东方的战略目标是欧罗巴,米国人还能分散出一部分精力去保护袋鼠国。
但现在嘛,他们恨不得抽掉袋鼠国自身的防御力量来支援自己。
欧罗巴各国对米国的依赖越来越高,但在一些核心利益上,却并不是一味的服从。
比如,米国要求欧罗巴各国主动攻击东方的防线,帮助自己减轻战略上的压力。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