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973节

  所以在这一轮东西方的博弈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西方阵营成员国开始紧紧的跟随米国人的脚步。

  这并非是不顾自身利益的盲从,从更深层次而讲,这也是一种最正确的选择。

  假如东方击败了西方阵营,那么目前的国际秩序将会被彻底瓦解。

  西方所拥有的一切优势,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消失。

  越来越多的西方人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还会紧紧的团结在米国人的周围,一种势不两立的态度去对抗东方。

  其中的欧罗巴人也很清楚,他们和东方彻底决裂,必然在经济上会承受巨大的损失。

  伴随着东方在科技上的发展,欧罗巴的那些老牌企业在东方的市场上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即便是双方没有断绝一切贸易往来,东方对欧罗巴产品的进口需求也会逐渐降低。

  因为东方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一个人口14亿的国家想要发展起来的话,就必须吃下所有的产业链。

  那些几百万人口的小国可以依靠着某一项优势产业,成为一个发达国家。

  但对于东方这样的国家来说,只有全部的产业具备优势,才能整体上成为一个发达国家。

  所以在东西方彻底决裂之前,东方进口欧罗巴产品的贸易额也在持续下降当中。

  以前欧罗巴的汽车在东方市场上占据着很大的份额,每年都能带走数千亿的利润。

  可自从汽车产业进入新能源时代之后,欧罗巴车企在东方市场上的份额就逐年降低。

  更让欧罗巴人无法忍受的是,东方的新能源汽车竟然开始大量出口到欧罗巴。

  贸易双方的地位正在不知不觉中发生逆转,东方逐渐成为了技术优势方,大量向欧罗巴输出高端工业品。

  而欧罗巴只能依靠着旅游业和奢侈品行业来弥补贸易上的逆差,可即便如此,每年的逆差仍旧达到了上千亿。

  幸亏欧罗巴的几个主要成员国对于以前的殖民地还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能够利用金融的方式收割大量的利益。

  这么一来,就形成了一个弱循环,东方出口高端工业品到欧罗巴,赚取了大量的顺差。

  接着,东方拿着这些贸易顺差,再到欧罗巴以前的殖民地购买大量的原材料。

  与此同时,东方的中低端工业品也在这些国家极为畅销。

  而欧罗巴在和东方进行贸易的时候,产生了大量的逆差。

  这些逆差被他们通过金融的手段,转移到以前的殖民地。

  这种循环之所以表现得非常弱势,原因就在于很容易彻底打破。

  东方通过向欧罗巴的前殖民地出口中低端工业品,也可以换取大量的原材料。

  所以,通过贸易形成的结余,逐渐被东方拿去收购欧罗巴的产业。

  这也正是前些年东方资本纷纷出海的逻辑,贸易产生的结余必须找到一个可以保值,最好是增值的地方。

  这个时候矛盾就产生了,欧罗巴人不希望自己的产业被东方人收购,他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强烈的抵制。

  而米国人希望,东方可以用这些贸易结余来购买米元债券。

  但与此同时,米国人又在积极的和东方进行贸易上的脱钩。

  他们一方面不允许东方的产品进入米国的市场,另一方面,却又希望东方用手中的贸易结余来购买米元债券。

  这种既要又要的企图,遭到了东方的断然拒绝.

第二六一三章 两难的困境

  “我们现在正面对着来自米国的外部压力,促使我们必须做出一个明确的选择,究竟是继续寻求欧罗巴联盟的主导权?还是主动融入到新的西方体系当中?”

  高卢的大统领卢卡斯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他的脸上写满了凝重。

  以前的欧罗巴联盟虽然是一盘散沙,但高卢却始终掌握着很大一部分主导权。

  除此以外,他们对前殖民地也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因此,高卢人在很多场合都敢和米国人进行争辩.

  但现在的国际局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欧罗巴联盟的主导权已经被米国人拿走了。

  由于东方的崛起,建立了新型的全球贸易关系,让高卢的很多前殖民地纷纷开始借助东方的力量,摆脱高卢的金融控制。

  这也就使得高卢的综合实力在最近几年迅速下滑,早已经没有了和米国人叫板的资格。

  其实从很早之前开始,这一点就已经开始凸显了。

  曾经的米国人横刀夺走了高卢人的一笔数百亿军事订单,但高卢也仅仅是在口头上表达不满,不敢在行动上进行任何的反击。

  因为大部分高卢人能够清晰地看到,本国与米国之间的差距。

  没有实力的叫嚣,终归只是一场玩闹。

  随着东西方阵营之间的博弈愈发激烈,米国在西方阵营内的态度也越发的强势。

  想要和东方进行持久的抗衡,西方阵营必须具备足够高的凝聚力。

  这一点也是西方各国高层的一个共识。

  但问题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拱手将主导权让出去。

  “我们必须承受住米国带来的压力,否则的话,欧罗巴联盟的大脑将会迎来彻底的死亡。”

  “如果失去了整个欧罗巴,对我们来说,打击将是难以承受的。”

  “米国人很明显就是想要复制前两次战争的辉煌,希望用我们欧罗巴人的血肉去消耗东方人的实力。”

  “在那些该死的白头鹰眼中,我们和天竺人还有毛熊人没有任何的区别,都是他们用来对抗东方的炮灰。”

  “唯一的区别在于,我们欧罗巴人属于高端炮灰,更具备利用价值。”

  “假如说未来东西方阵营对抗的主战场设置在欧罗巴,那么所有的欧罗巴国家都不可能幸免。”

  “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武器变得越来越先进,威力越来越大,战争带来越来越多的毁灭。”

  “第二次全球大战已经让欧罗巴沦为一片废墟,而第三次战争只会比上一次更加惨烈。”

  “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拿回欧罗巴联盟的主导权,避免我们脚下的土地成为未来的战场。”

  “另外,我们发现,整个欧罗巴的产业和资本正在加速流入米国,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信号。”

  “与此同时,米国也放宽了技术移民的门槛,只要是欧罗巴联盟成员国的移民,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就可以立刻拿到米国身份。”

  “这充分说明,米国人正在逐步推行他们的战略部署,已经将我们整个欧罗巴当成了未来对抗东方的主要战场。”

  “所以现在我们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是寄希望于毛熊可以抵挡住东方的攻击,要么就是拿回欧罗巴的控制权,避免战争在这里爆发。”

  高卢人正在面临着一个非常关键,同时也非常困难的选择。

  他们想要拿回欧罗巴联盟的控制权,但这份野心却没有相应的实力做支撑。

  以高卢现在的实力而言,仅仅算得上是一个地区强国,根本就不是全球大国。

  在任何领域内,他们都没有资格和米国人进行抗衡。

  当然了,奢侈品行业除外。

  眼下只有毛熊是一个勉强合适的盟友,双方可以进行适当的合作,联手争夺欧罗巴联盟的控制权。

  “我想提醒大家的一点是,毛熊已经不是以前的毛熊,他们的军事力量大幅度退化,根本不足以对东方造成威胁,更不可能成为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最为关键的是,毛熊现在所有的制式武器都已经实现了换装,其中50%的武器由米国人提供,30%的武器有日耳曼人提供,我们提供了15%,剩下的5%属于毛熊自产。”

  “换装之后的毛熊,战斗力非常依赖米国人提供的军事系统,一旦脱离了整个军事系统,他们的战斗力将会极大的削弱。”

  “所以,毛熊既不能起到屏障的作用,也不可能起到牵制米国的作用。”

  “如果我们和20年前的毛熊联手,允许他们融入欧罗巴联盟,肯定可以摆脱米国人的控制。”

  “可现在一切都太晚了,即便是我们和毛熊人联手,也根本不足以抗衡米国。”

  “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根本就没有任何选择,只能跟随着米国人的脚步,然后等待局势的变化。”

  “以我们目前的力量,如果和米国人争夺欧罗巴联盟的控制权,立刻就会迎来多方位的打压。”

  “即便是米国人不派出一兵一卒,仅仅是利用经济贸易来制造筹码,我们也完全承受不住。”

  “如今,经济下滑的速度已经很快了,再也经不起任何波折。”

  “而且米国人对我们进行经济方面的惩罚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只需要将我们定义为高风险的旅游地区,并且对我们的奢侈品提高关税,就足以给我们带来重创。”

  “站在感性的角度上,我个人也无法容忍伟大的高卢臣服在米国的脚下。”

  “但如果以理性的思维来理解这个世界,这是我们不得不尊重的一种现实。”

  “我们不能和米国人交恶,因为我们也没有实力与他们进行对抗。”

  高卢的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的希望和毛熊联合争夺欧罗巴的控制权,有的则希望顺从局势,跟随米国人的脚步。

  他们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却也都无法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衰败的大国,想要认清自己的定位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第二六一四章 过高的自我估计

  “我对于高卢人的骨气向来不抱有多大的希望,解决欧罗巴的问题现在为时已晚,毛熊人的骨头足够硬,但实力不够强,而且在欧罗巴联盟内部只有负面的影响力。”

  “在审时度势之后,高卢人的选择肯定会倾向于米国,即便是现在他们还遗存着几分雄心壮志,但残酷的现实会让他们迅速清醒过来。”

首节 上一节 1973/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