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971节
这么多年来,他们执行的防御策略都是御敌于国门之外。
由于优越的地缘位置,让他们可以在激烈的世界博弈中独善其身。
在米国掌控世界霸权的时候,这种远离世界中心的地缘位置是一个短板,拉远了军事力量投放的距离。
但在两大阵营进行激烈对抗的阶段,这种地缘位置又成为了一种天然的优势。
任何想要进攻米国本土的作战计划,都必须要克服那茫茫的大海。
从古至今,跨海远距离作战都是军事领域的一大难题。
当然了,陈锋开启了新空天运输模式之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物流的难题。
可跨海远距离作战的难点不止这一个,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获得有效的据点?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次登陆作战,但总体来看,失败率远远高过成功率。
即便是最后能够获得成功,进攻方在登陆作战的过程中也会蒙受巨大的损失。
而防守方能够借助完善的防御工事,不断的给对手制造巨大的杀伤。
当然了,这是在双方实力相差不大的前提下。
如果实力相差悬殊的话,进攻方完全可以凭借着军事上的优势进行定点的空中清除,然后获得一块安全的登陆点。
在东方击败吕宋的军事行动中,就是采用了这一战术。
因为双方的实力相差太大,开战之前,东方已经将吕宋所有的海上军事力量全部击毁。
当时的东方,拥有着完全的制空优势,所以才能轻而易举的长驱直入,取得登陆战的最后胜利。
可如果把对手换成米国的话,登录作战不可能这么轻松,也不可能这么简单。
米国人一定会布置世界上最完善的防御工事,以彻底粉碎东方的登陆企图。
别忘了,米国的领土面积有900多万平方公里。
想要通过登陆作战来击败他们,难度之大简直不可想象。
以米国和东方的距离来看,米国人在防御上投入1,东方在登陆作战中就必须投入5,才能取得一定优势。
可双方的综合实力差距并没有这么悬殊,尤其是米国人整合了整个西方阵营的资源。
他们所能调动的力量,即便是不如东方,那也是相差无几。
所以米国的战略专家经过细致的分析,一致认定东方如果想要击败西方阵营的话,肯定优先选择从陆地上进攻欧罗巴,而不是去进攻数千公里之外的米国.
第二六一零章 弱者之间的联手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秘密可以永远隐藏下去。
米国人在控制了欧罗巴联盟之后,主要防范的目标有两个.
一个是曾经的欧罗巴霸主高卢,另一个则是以前的老对手毛熊。
自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高卢人的梦想就是能够整合整个欧罗巴的力量,成为米国和毛熊之间的第三极。
高卢是欧罗巴联盟成员国当中唯一一个没有米国驻兵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不过,这是指的以前的欧罗巴联盟。
那个时期的毛熊还没有加入欧罗巴联盟,仍旧有雄心和米国人进行抗衡,甚至希望恢复以前的巅峰地位。
不管是毛熊还是高卢,都曾经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霸主之一。
所以他们拥有的其他欧罗巴成员国所没有的大国雄心,并不甘心成为米国人的傀儡。
一直以来,高卢人通过各种方式整合欧罗巴联盟成员国的军事力量,并且提出了打造一只欧罗巴盟军。
他们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想要摆脱米国的控制,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强大军事力量。
只不过,米国人利用了英吉利人搅屎棍的特长,让高卢人的数次努力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
不过,高卢在欧罗巴各国当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自主性,受米国的影响最小。
在这一次米国展开的秘密行动中,其他各国的强硬派大都被干掉,只有高卢保持着风平浪静。
原因也很简单,米国在高卢的土地上没有驻扎军事力量,自然也没有办法展开特别军事行动。
可即便如此,他们的目的也达到了。
除了高卢和毛熊之外,其他欧罗巴联盟的成员国都纷纷改弦易张,否定了之前的几乎所有决策。
大势所趋下,高卢人虽然非常不满,但也没有发表正式谴责米国的言论。
俗话说的好,识时务者为俊杰。
在当前的局势下,高卢根本没有办法抗衡米国。
米国甚至不需要直接下场,只要控制那些欧罗巴联盟的成员国,就可以压制住高卢。
但是,高卢的传统精英,对于这次米国人的行动,在内心深处仍旧持有强烈的反感。
在他们看来,米国人所谓的特别行动,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霸凌。
只可惜,现在高卢在欧罗巴联盟内部找不到合适的盟友。
势单力薄的他们也不敢随便对此事发表意见,那样有可能遭受到整个西方阵营的排挤。
其实,在欧罗巴联盟内部,高卢人的军事实力应该算不上是首屈一指。
在最近的几十年间,他们一直想要以高卢的军事力量为主体,打造出属于欧罗巴联盟的军事体系。
只是军事指挥权的问题,每一次的讨论都是不欢而散。
欧罗巴联盟的各大成员国之中,工业实力最强的当属日耳曼人。
但由于前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各国都不允许日耳曼人正常发展军事力量,所以日耳曼人在联盟内部有着特殊的经济和工业优势,但地位却比较尴尬。
而高卢人认为自己是欧罗巴联盟中当之无愧的大哥,论经济实力和工业产能肯定是不如日耳曼,但如果综合军事实力以及国际影响力的话,高卢才是联盟中的最强。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高卢对米国人就一直不太服气。
但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只是在欧罗巴联盟内部首屈一指,如果和米国相比的话,那就不是一个层次了。
所以高卢也想借着整合欧罗巴联盟的机会,一跃成为世界格局的主要博弈者。
他们的想法和毛熊人虽然在具体操作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在目标上却是殊途同归。
只有将整个欧罗巴的力量整合成为一个整体,才有资格在西方阵营内部和米国人争夺话语权。
如果像现在这样一直保持着一盘散沙的状态,他们在米国人那里也只是跟随者的角色。
而且在历史上,高卢和毛熊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两国曾经一起联手对付过日耳曼人,当然了,他们之间也曾爆发过几场战争。
其实,对于欧罗巴联盟的各个成员国来说,在历史上,彼此攻伐是一种很正常的状态。
现在整个联盟已经基本上被米国人控制住,大部分成员国对这一现状还是比较满意的。
所以毛熊面对这种局面也非常无奈,他们在欧罗巴各国心中的形象实在是太差。
如果将毛熊和米国放在一起,让欧罗巴各国做一个选择的话,即便是重选100次,他们的答案也依旧会是米国。
毛熊的高层已经感受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机,想要改变现在的局势,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欧罗巴联盟摆脱米国的控制。
他们在思来想去之后,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合作者—高卢人。
相比于毛熊而言,高卢在欧罗巴成员国心目中的地位还是比较重要,也是非常正面的。
而且高卢一直拥有着重回巅峰的雄心壮志,这一点和毛熊不谋而合。
这两个国家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不甘心成为任何国家的傀儡。
于是,毛熊派遣了秘密的特使,对高卢进行了访问。
两国现在都是欧罗巴联盟的成员国,相互之间的联系紧密一点也是正常情况。
但他们都低估了米国人的情报机构,也低估了米国人的洞察力。
自从特别行动结束之后,米国人在欧罗巴有两个最重要的观察目标,一个是高卢,另一个就是毛熊。
毛熊人和高卢人的每一次接触,不管是何种名义,米国人都会进行严格的监控。
对于这两个国家私下里想要做什么,米国人也能猜的八九不离十。
无非就是想要联合在一起,争夺欧罗巴联盟的主导权,想方设法的摆脱米国的控制。
在核心利益面前,没有什么所谓的盟友。
就像米国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设想,宁愿将整个欧罗巴打成一片废墟。
而毛熊人为了保全自身,也随时愿意和东方化敌为友.
第二六一一章 复杂的关系
随着时间的流逝,世界格局非但没有逐渐明朗化,反而变得越发的复杂。
在敌人的阵营当中,往往能找到具有共同利益的朋友。
而在盟友当中,也会出现核心利益相冲突的现象.
大的方面看,这是属于东西方的时代,是两大阵营激烈博弈的时代。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