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970节

  东方的精力已经被牵扯住了,西域就像是一个泥潭,阻碍了东方扩张的脚步。

  当然了,以西域的整体实力而言,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小泥潭,不可能拖延太久。

  但就是这一段时间差,就足以让米国完成西方阵营内部的整合。

  因为在此前的几十年的时间里,他们一直都以此为战略目标积极进行准备着。

  他们借助毛熊的威胁,成功地将一部分军事力量部署在欧罗巴的土地上。

  从那以后,欧罗巴的军事指挥权就逐渐过渡到米国人的手里。

  所以他们上次才可以在一夜之间就直接让欧罗巴联盟变了天,没有那么多提前的准备,根本不可能达到快刀斩乱麻的效果。

  在最近的几十年间,米国已经将欧罗巴联盟上上下下全都渗透了.

  不仅大量的精英群体被收买,多数都欧罗巴民众也被媒体误导。

  他们总以为跟着米国人走肯定没有错,毕竟在前两次世界大战当中,米国都是承担着拯救者的角色。

  但这些欧罗巴人不知道的是,经济的下滑,不仅有东方崛起的因素,更重要的是米国加大了对欧罗巴的吸血。

  近些年来,欧罗巴大量资本外流,最终的目的地就是米国。

  那些让他们引以为傲的产业,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要么迁移到了米国,要么消失的无影无踪。

  从很早之前起,米国就对欧罗巴的优势产业进行了各方面的压制。

  那可不是单纯的市场竞争,米国的相关机构可以使用市场以外的手段来帮助米国企业赢得市场份额。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高卢的能源龙头企业阿尔斯通,曾经和米国的能源企业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关系。

  之后,他们就遭到了突然的打击,一位高管被米国人无故逮捕,并关押了三年时间。

  而在这三年的时间里,米国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占据阿尔斯通总业务70%的能源产业被米国企业收购。

  阿尔斯通集团营收骤减,还要接受来自米国的巨额罚款,一时间难以为继,最后只能落得一个土崩瓦解的局面。

  所以,欧罗巴各国和米国作为盟友,在很多国际事件上表现的十分亲密,好像铁板一块。

  但具体在经济利益上,他们的立场并不相同,甚至还存在着大量的矛盾与冲突。

  当欧罗巴的优势产业一个接一个的被瓦解,当地的经济收入肯定就会陷入停滞或者倒退的状态。

  事实上,从本世纪初到如今,30多年的时间里,米国的GDP总量翻了一倍,可欧罗巴联盟的GDP却一直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

  更为可悲的是,最近两年来连维持以前的状态都做不到了,经济总量大幅下滑,欧罗巴地区的货币接连贬值。

  自从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获利最大的只有两个国家,一个是米国,另一个就是东方。

  欧罗巴各国好像错过了那个时代,优势的产业还是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上。

  全世界都知道,曾经的东方的经济失去了30年,可同样的欧罗巴各国的经济也没有什么起色和发展。

  本世纪初的时候,欧罗巴联盟的GDP总量超过米国,是当时的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巅峰时期,GDP总量达到了米国的1.5倍。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小,最终被米国彻底反超。

  而在欧罗巴联盟错过信息化时代的这段时间里,他们的GDP之所以能够维持以前的水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东方市场的兴起。

  东方不仅向他们出口廉价的低端工业品,还大量采购来自欧罗巴的高质量工业品,以及那些华而不实的奢侈品。

  双方在经济上形成了很强的互补关系,所以欧罗巴联盟的经济实力才能保持稳定,没有像东营那样出现大幅度的下滑。

  可是,当东西方彻底脱钩以后,受损失最大的就是欧罗巴联盟。

  相较于米国而言,欧罗巴很多企业在东方都有着巨大的销售额。

  双方中断了一切贸易,这些企业的盈利就面临着锐减的压力。

  这就像欧罗巴跟随米国制裁沙漠国一样,属于典型的损人不利己。

  米国人的页岩油技术突破之后,石油和天然气已经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所以他们对沙漠国进行经济制裁,对自身的经济并没有太大的负面影响,甚至还能从中赚取到暴利。

  可欧罗巴和米国的情况完全不同,他们可没有那么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办法在能源上完成自给自足。

  在沙漠国被严厉制裁之后,毛熊又失去了3/4的领土,油气资源也损失了大半。

  这么一来,放眼全球欧罗巴联盟的能源缺口就只能依靠米国。

  面对这么好的机会,米国的能源企业立刻就举起了手中的镰刀,开始收割这些欧罗巴人的财富。

  作为盟友,米国向欧罗巴联盟出口能源的价格非但没有降低,反而还在不断飙升当中。

  任何商品的价格都受供需关系的影响,物以稀为贵。

  当欧罗巴联盟只能进口米国能源来取代沙漠国的石油,那么他们在定价上就没有了主动权。

  这就成为了一个完完全全的卖方市场,美国人可以随意找个理由进行涨价。

  而欧罗巴联盟却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花费高昂代价用着盟友提供的高价能源。

  因此,很多欧罗巴的传统精英对此都非常不满,他们提出了解除对沙漠国的制裁,重新恢复以前的石油贸易。

  只不过,这个想法刚刚实施不久,双方还来不及进行正式的商议,就不得不戛然而止。

  因为米国人用一夜的时间,扫清了欧罗巴联盟上层中的强硬派。

  这么一来,欧罗巴联盟肯定要继续追随米国人的脚步,根本不可能放松对沙漠国的制裁.

第二六零九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

  如何对舆论进行引导?对米国来说可谓是驾轻就熟.

  欧罗巴联盟经济下行的主要责任在于米国,但这一事实在西方媒体中绝对不可能被披露出来。

  所有的西方媒体都统一了口径,将现在的一切问题都推卸到东方的身上。

  经济下行的责任在东方,社会不稳定的责任也在东方,移民矛盾的责任还是东方……

  反正现在东西方两大阵营已经处于全面对抗的阶段,早已经彻底撕破了脸,相互抹黑起来,也不会有什么心理压力。

  如今的西方媒体在谈及到有关问题的时候,如果不提东方,就好像没有办法讨论下去一样。

  所有的西方人恍恍惚惚中形成了一个非常固定的印象,那就是现在一切的苦难都是东方人造成的。

  只要他们能够团结一心,打败东方这个战略对手,就一定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但没有人会告诉他们,造成今天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对手,而是因为西方内部存在的原因。

  将内部矛盾转化为外部矛盾,这是西方国家基因里遗传的一种本能。

  所以在媒体的引导下,欧罗巴的普通民众大多将怒火和仇恨集中在东方的身上。

  之前欧罗巴联盟想要和东方示好,就被大部分人视为是一种背叛,一种摇尾乞怜的投降。

  因此,米国人在发起特别行动之后进行的非常顺利,当地人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反抗,而是非常欢迎你进行配合。

  因为欧罗巴人认为,那些企图和东方缓和关系的精英,背叛了整个欧罗巴的利益。

  可事实却恰恰相反,这些人才是真正的站在欧罗巴的利益上来考虑问题。

  他们想要竭力避免的一种未来,就是欧罗巴沦落成为东西方博弈的主要战场。

  就像上个世纪的那两次世界大战一样,整个欧罗巴狼烟遍地,最后成为了一片废墟。

  而米国人则躲在万里之外,有条不紊地接收来自欧罗巴的高质量移民,以及大量的产业资本。

  最后,等到参战双方打到筋疲力竭,米国人才会出手,收割最后的胜利。

  那些主张和东方缓和关系的精英,不想让历史的噩梦再次轮回。

  可惜的是,大部分民众对他们的行为并不理解。

  直到他们被米国人干掉,也依旧带着一个背叛欧罗巴的罪名。

  对于这些人,米国可谓是毫不留情,用一种相当冷血和残酷的态度进行清除。

  因为他们不允许任何人阻碍米国的战略部署,谁挡在这条路上都要被碾压的粉身碎骨。

  只有将欧罗巴打造成为一片主战场,才能吸引东方的主要精力。

  其他方向上,像天竺这样的战略隐患,充其量也只能牵扯东方的一部分经理。

  与此相比,欧罗巴的综合实力远胜于天竺。

  更为重要的是,全世界所有人都知道,欧罗巴是西方阵营的核心。

  如果战场预设在欧罗巴,那么整个西方阵营都会拼尽全力。

  东方人非常清楚当前的主要对手就是西方阵营,除此之外,其他方向上的矛盾都是次要矛盾。

  在进行国际博弈的时候,次要矛盾必须让位于主要矛盾。

  因此,东方的战略目标一直都非常的明确,战略规划也特别的稳定。

  他们就是靠着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执行每一个步骤,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奠定乾坤。

  所以,想要让东方投入主要的精力进行一场决战,西方阵营抛出去的诱饵必须足够的吸引人。

  除了进攻欧罗巴之外,恐怕也只有进攻米国,会让东方进入全面备战的状态。

  作为西方阵营的老大,米国人一直竭力避免的就是本土沦为战场。

首节 上一节 1970/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