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902节
他虽然是那种心高气傲的性格,却并不认为配得上圣人这样的词汇。
因为在骨子里,陈锋还是一个喜欢计算利益的商人。
更为重要的是,他很清楚自己能够取得这些科学成就的真正原因。
并不是自己有多么的天才,多么的超凡脱俗,这一切的学术成就,都是依靠着外挂作弊得来的。
如果是在20多岁的时候,他可能会被这种赞誉所迷惑,认为这都是自己应得的。
但年过三旬以后,他变得越来越冷静,越来越能够清晰的认知自我。
所以陈锋的心里很清楚,自己充其量是在商业方面展现出了一些才能,但取得如今成就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外挂的存在。
所以对于外界的那些赞誉,他的态度也很简单,向来是敬谢不敏。
不过,在技术领域内,他也相当的有自信。
对于西方媒体所说,诺亚方舟即将研发成功的消息,他本能的持有怀疑态度。
因为他曾经主导过空天母舰项目的进行,很清楚其中存在着哪些难点。
西方能够在短短的数年时间内将这些难点一一攻克,他认为可能性并不大。
并且,西方媒体发布好消息的时机实在是有些巧妙。
就在全球对于东方空天化作战模式表示震惊的时候,西方及时的公布了技术上的突破。
这种行为看上去像是一种被迫无奈的回应,给人的感觉有些虚张声势。
另外,西方23个国家联合发起的一项重要的科研行动,名字叫做:普罗米修斯计划。
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著名人物,他从太阳神阿波罗那里盗取了火种,给人类带来了光明。
而西方之所以用普罗米修斯来命名这个计划,原因就在于他们认为核聚变发电技术等同于上古神话时代的火种。
他们要像普罗米修斯一样,将核聚变发电技术复制出来,给西方的未来带去光明。
由于能源领域内的优势,东方在制造业成本上具有着无法撼动的竞争力。
可以,这次西方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获得同等的技术.
第二五零六章 可怕的软实力
西方媒体的报道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让各国对东西方的实力判断出现了新的偏差。
由于西方称霸了世界数百年,所以在各国人民的思维中有一种惯性,那就是西方有能力研发出任何先进的科学技术。
尽管东方现在已经在某些科学领域领先了西方,但在全球大部分人眼里,西方的科研水平仍旧是世界第一。
只不过这个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的差距被缩小了很多,两者之间似乎已经没有了那种技术上的鸿沟。
所以,全球各地的科研人员只是将东方视作第二科学圣地。
至于第一科学圣地,在他们心目中,仍旧属于西方,这个地位短时间内无法撼动。
其实这种心理很好理解,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方。
更重要的是,自从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西方一直都是全球科技的制高点.
这种思维惯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就像科学的积累,也不是数年时间就可以一蹴而就的。
西方已经在科技方面保持领先了数百年,他们对比其他国家是全方位的领先,无论在哪一个科技领域。
这种领先优势如此之大,以至于让那些专业人才对西方产生了盲目的崇拜。
从小接收到的信息就告诉他们,西方是科学的发源地,引领着科学的进步。
西方就等同于先进,这是很多人脑海中的固定思维。
想要改变这种固定思维,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
多年来,西方也是利用了这种优势,不断的像是塑造品牌一样塑造自身的高大形象。
所以,全球各国的大部分人都愿意相信,西方在技术方面并没有落后。
尽管最近几年来,东方在核聚变发电,人工智能以及空天技术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觉得,只要西方认真起来,就一定可以研发出同等甚至更为先进的技术。
所以,西方媒体的这一次报道虽然没有拿出确切的证据来进行证明,但还是在全球大部分范围内取得了信任。
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软实力!
假如东西方之间的处境调换一下,西方在这些领域内拥有着绝对的优势,东方媒体发表同样的报道,那么在绝大部分人眼里的可信度就非常低。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大部分人认为西方取得先进的科技成果,拥有着领先的科技技术,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而东方拥有着独树一帜的科技技术,在很多人看来则有些虚幻。
因此,西方媒体的报道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反应。
各国在选择阵营方面变得更加谨慎,不敢随便投靠任何一方。
表面上看,现在是东方崛起,蒸蒸日上,占据了主动的地位。
而西方随着经济的不断衰退,综合实力也被东方赶超,处于被动防御的局面,主动采取了战略收缩。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在不少的国家看来,西方仍旧具有着难以企及的优势。
就像是一个豪门子弟,即便是家境稍有衰败,但在外人眼里仍旧有着不可置疑的实力。
用东方的一句俗话来解释,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所以,各国的媒体对西方的新闻报道也进行了援引,并且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
很多人将此称为东西方之间良性的科学竞争,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充足的动力。
还有很多科学界的人士,从各个方面对东西方的科技能力进行了点评。
无论从哪一个维度来看,西方科技依旧保持着遥遥领先。
首先是底蕴,数百年来形成的科技底蕴,不是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与之相比的。
其次,西方这么多年来一直虹吸全球各地的科学人才,在人才储备方面的雄厚实力更是无出其右者。
还有在科研方面的投入,西方一直非常舍得,每年都会投入重金。
而且西方投资科研的模式和东方有着显著的区别,通常情况下,东方是通过专职机构向科研单位进行拨款。
所以东方的科研主力是高等院校,还有一些专业的机构。
但西方的科研主力是私人企业,比如那些各行业内的跨国巨头。
这些企业每年都会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新产品,技术的研发上,并且对基础科学也积极进行赞助。
相比而言,东方的企业以前对于研发根本不重视。
即便是有一些重视研发的企业,也是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技术应用上,对于基础科学方面没有任何兴趣。
科研模式的不同,效率也有着很显著的区别。
在外界看来,西方的科研模式才是正道,能够持续发展下去。
而东方的科研模式太过依赖于相关机构的拨款,没有形成一个非常良性的循环。
在历史底蕴,人才储备,以及科研模式和投入资金量上来看,西方才应该是那个毋庸置疑的优势方。
既然东方人可以研发出核聚变发电技术,那么全球大部分国家就自然而然的相信西方也能够研发出同等技术。
这种盲目的信心是长时间的思维惯性所形成的,很难扭转过来。
即便是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核聚变技术是东方的独家技术,但他们还是笃定地相信,西方也能够做到。
这就像是一条真理一样,烙印在大部分人的思维模式中。
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媒体在进行报道之后,各国的舆论反应并不是进行质疑和求证,而是直接进行了援引。
不要说其他国家,就连东方内部的很多科研人员也都在心底里默默的相信了西方媒体的报道。
东方的科研界人士大部分都有着留学西方的背景,他们对于西方的科技实力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为之折服。
就连他们自己也不相信,有一天在科学界竟然会出现优势在我的局面。
尽管目前东方的科技实力已经不逊色于西方,但在那些专业人才仍旧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对于西方这个称霸世界数百年的超级霸主,全世界各国都需要一个去魅的过程.
第二五零七章 是真还是假?
西方媒体对相关的技术突破做出新闻报道之后,东方科技机构的负责人就急匆匆的联系到了陈锋。
他本来打算亲自去龙腾集团做调研,然后就此事进行正式的讨论。
但思索再三之后还是否定了这一行程,决定以私下的身份和陈锋进行交流。
因为关系到技术突破的事情,即便是在龙腾集团内部进行专业的探讨,恐怕也得不出什么明确的结论。
因为这几项技术之所以可以做出巨大的突破,当初都是陈锋主导的。
想要得到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找到源头。
更何况,陈锋在科学界的地位无与伦比。
所以,科技机构的负责人决定还是去单独拜见这几项技术的创始人,寻求一下相关的意见。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