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899节

  对于一个新项目而言,舆论热度越高越好。

  在讨论的过程当中,该项目需要弥补的短板就会逐渐清晰,项目的核心优势也会随之明了。

  像空天运输项目这样的大工程,不可能进行的悄无声息。

  即便是现在没有遭遇到非议,未来也肯定会接受各方面的质疑和讨论。

  在该项目的推广普及过程中,安全保障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所以,当前空天运输项目组需要做的并不是与舆论对抗,也不是去压制舆论。

  他们要做的很简单,是去巧妙的引导舆论,让空天运输项目处于一种公平的舆论环境下,让外界去积极的讨论研究。

  随着大家的讨论越多,对该项目的理解越深,那么空天运输的优势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公众的印象。

  至于说安全保障,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不仅外界舆论在关注,项目团队内部也一直在不断的讨论。

  新型的交通工具,刚进行推广的时候,不仅仅是外界担心安全的问题,项目团队本身也会就这一问题进行无数次的探讨。

  秦瑶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这种以前存在于内部的激烈讨论公开化,使得所有对该项目感兴趣的人都可以进行公平的探讨。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西方媒体将舆论的方向转移到对项目不利的角度。

  她必须确保对空天运输项目的讨论一直在正轨上,是一种不带偏见的讨论和审视。

  随着舆论的热度越来越高,各种各样的专家也会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些专家会从专业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对空天飞行器的安全性能做出评估。

  当公众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就能够理智的对该项目进行基于科学事实上的探讨。

  而空天运输项目究竟能否取代海运,究竟能否成为未来世界经济贸易的主要模式?

  这些问题都可以交给观众们去讨论,都可以让各路专家去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个没有舆论热度的项目是很难成功的,也难以吸引到投资人的青睐。

  而这一次的舆论危机,又何尝不是为空天运输项目做了一次活广告?

  关注这一事件的,不仅仅有各国的金融投资机构,还有各国的物流机构。

  这些物流机构就是空天运输项目未来的主要客户,也是需要一步步进行开拓的市场。

  所以秦瑶在和陈锋进行了一番交流之后,立刻让集团总部发表了正式的评估文件。

  在这份文件中,罗列了很详细的测试数据,用来证明空天飞行器的安全保障。

  这些评估数据主要集中在核聚变反应堆的运行测试上,并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核聚变发电的原理进行阐述说明。

  更重要的是,用事实和数据来告诉大家,核聚变反应堆从最初就设计了防护机制。

  比如说如果核聚变反应堆数据出现异常之后,设备会自动做出怎样的调整与反应?

  还有空天飞行器,如果遭遇到了外界的袭击和碰撞,核聚变反应堆的防护措施会如何进行运作?

  根据评估文件显示,一旦空天飞行器面临着意外风险,核聚变反应堆会启动自我保护。

  原理也很简单,就是停止核聚变反应过程,不再释放能量。

  这么一来,能够从根源上解决安全保障的问题。

  即便是一艘空天飞行器被导弹击中,核聚变反应堆也不会引起大规模的爆炸。

  这种自我防御机制可以有效的避免意外的发生,让核聚变反应堆停止工作。

  反应堆在停止工作之后,就算被引爆,也不会继续产生核聚变反应。

  毕竟核聚变反应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并不是在自然环境中就可以发生的。

  这不像是炸药或者汽油被点燃,在空气中就会燃烧并爆炸。

  用科学的态度来回应外界的质疑,这就是秦瑶在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应对。

  就当前的情况来说,这种应对方式无疑是正确的。

  公众们对于空天飞行器的安全保障有所担心,这是一种很正常的自然反应。

  当初新能源车刚刚进行推广的时候,大家同样有着类似的顾虑,认为电池有可能在行驶途中爆炸。

  事实也如大家顾虑的那样,新能源车的电池燃烧事故出现了多起。

  但这并不妨碍新能源车的推广,由于其独特的优势迅速赢得了客户的青睐。

  而空天飞行器是一种大型的运载工具,其动力源并非是电池或者汽油,而是核聚变反应堆。

  所以大家对这种不了解的事物产生忧虑是必然的,这种情绪只能进行疏导,而不能进行压制。

  假如大家都不讨论安全保障的问题了,那就证明大部分人会对此选择敬而远之。

  只有用真正的科学原理,详实的实验数据,才能逐步打消人们心头的疑虑。

  朱雀集团发布报告文件,就是用一组组的数据来告诉大家,核聚变反应堆装置不会像核武器那样被引爆。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技术思路,运行原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当然了,普通人看不懂这些实验数据和科学原理的说明。

  但别忘了,媒体可以邀请专家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大家作出解读.

第二五零二章 从未遇到过的对手

  东西方两大超级霸主的全面对抗,让世界局势陷入了日益动荡的恶性循环。

  双方不仅仅是地缘关系上存在着无法化解的矛盾,更重要的是核心利益方面严重对立,几乎不存在着缓和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实力弱小的国家也只能随波逐流。

  但他们紧守着一条原则,那就是不轻易表态,不充当东西方对抗的棋子.

  以这些国家的实力而言,一旦被推到前面,就为矛盾点,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棋子一定是最大的输家。

  而对于西方阵营的成员国来说,目前形成的战略僵局并不是他们所期待的。

  尤其是对于老牌世界霸主米国来说,这样的局面是他们难以接受的。

  那个贫穷落后封闭的东方,居然成为了现在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综合实力更是拉开了差距。

  如果从历史渊源上来讲,东方和米国之间并不存在着太大的历史仇恨。

  在最近200多年东方的沉沦历史中,米国虽然跟随着西方阵营对东方进行过侵略,但那些几乎全部都是联合行动。

  而且在那么多侵略过东方的国家当中,米国的表现可谓是最具有道德底线。

  双方之间不存在化不开的历史仇恨,也不存在太深的历史矛盾。

  如果用拟人化的思维来考虑两国的关系,应该是比现在更加亲近,至少不应该如此的对立。

  事实上,东方也曾经考虑过成为米国的亲密朋友。

  但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古老的大国虽然衰败,但以往的辉煌仍旧让他们无法低下高傲的头颅。

  东方人骨子里就有那么一种执念,如果不成为世界老大,即便成了世界第二也是一种失败。

  而米国虽然在某些时候对东方保持善意,但那些善意是建立在东方贫穷落后的前提下,对米国没有形成竞争力。

  所以米国对东方的定位就是跟随者,也就是俗称的小弟。

  所以,在东方贫穷落后的时候,他们或许会进行一些帮助。

  但他们这么做,不是出于内心的善良,而是站在利益的角度谋求这个广阔的市场。

  所以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以好坏来形容是一种很幼稚的观点。

  而且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也非常复杂,通常情况下,不会完全对立,既有合作的空间,也有矛盾点。

  可随着东方的持续崛起,米国和东方之间的关系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在东方所拥有的一切,在米国看来,都是窃取自己的利益。

  当然了,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大相径庭。

  在东方人看来,现在只是恢复了以往的历史地位,不能称之为崛起,用中兴这个词更贴切一些。

  他们只不过是恢复了祖先的荣光,恢复了以往东方应有的地位和实力。

  但这一切在米国看来,东方是肆无忌惮的破坏游戏规则,冲击稳定的世界格局。

  所以,双方在彻底对立之前,曾经进行过无数次的谈判,但结果却总是令人遗憾。

  原因就在于双方看待事物的角度完全不同,所以,在对待同一件事情进行争论的时候,都无法真正体会到对方的感触。

  当然了,这只是谈判不顺畅的表面原因,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双方的利益碰撞越来越频繁,矛盾争执越来越核心。

  在当前东西方碰撞越发频繁的时候,作为西方阵营中的领头羊,米国的经济状况应该是最好的,且没有之一。

  但米国高层对于这场对抗的前景却越来越感觉到悲观,甚至有些激进者忍不住要求开战。

  原因非常简单,当今最具备市场前景的几项关键新技术全部掌握在东方人的手中。

  人工智能AI,一直以来都是米国最为重视的新产业。

  十年前,他们在该领域内的技术优势是毋庸置疑的,在全球范围内独树一帜,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挑战。

  但现在呢?

首节 上一节 1899/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