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840节

  世界的撕裂,已经成为了现实。

  对于西方来说,东方阵营好像是一个整体。

  因为作为主体的东方,占据着绝对的主导控制地位。

  无论是以经济体量,还是领土面积,人口基数抑或是军事力量来进行比较,东方都是一家独大。

  所以他们创建的经济体系,是不断地将周围的小国容纳进去,合并形成一个更大的市场。

  相对而言,西方的力量显得更加的分散。

  目前西方阵营内的带头大哥是米国,经济总量也只占据整个西方的二分之一多一点。

  欧罗巴诸国联合形成的经济共同体,也拥有着强劲的实力和巨大的潜力。

  在十几年前,欧罗巴共同体的经济总量甚至还要超过米国。

  只是在军事方面,一直处于米国的控制之中。

  因此从整个西方阵营来看,呈现出一种非常复杂的分散关系。

  以米国为首,五眼联盟是一个小团体,而欧罗巴经济共同体又是另外一个小团体。

  这两个小团体的综合实力,并没有特别大的差距。

  尽管五眼联盟占据优势,成为了西方阵营的主导者,但欧罗巴经济共同体也拥有着不菲的影响力。

  所谓的欧罗巴共同体,主要是由二战前的强国组成。

  虽然他们的实力不比以前,丢掉了全部的殖民地,可还是在全球范围内有着一定的号召力,并且经济基础也比较好,属于西方阵营的中坚力量。

  以往,欧罗巴经济体最大的缺陷就是军事力量有所不足。

  当初为了防备强大的毛熊,他们不得不依靠米国的力量进行国土防御。

  可现在毛熊已经归附了西方阵营,外部的威胁变成了更远的东方,中间留有足够的缓冲地带。

  起码欧罗巴诸国是这样认为的,他们和东方之间存在着很广袤的地理缓冲。

  而且他们只要能够彻底收服毛熊,那么在综合实力上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甚至能够和五眼联盟进行内部的抗衡。

  现在已经出现了这种苗头,毛熊和欧罗巴经济共同体迅速靠近。

  一个强大的毛熊,是欧罗巴诸国共同的噩梦。

  而一个虚弱的毛熊,则是他们最强的帮手。

  事实上,从很早之前欧罗巴共同体内部就有人提出,可以联合毛熊与米国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在欧罗巴人的心目中,他们始终是世界的中心,而米国只是一个暴发户。

  双方之间的关系,类似于没落的老牌贵族和财大气粗的新贵。

  欧罗巴诸国虽然在大多数领域内,愿意追随米国的方针举措。

  但在某些领域内,还是有着自己的想法。

  况且,他们双方之间也进行过多次的利益博弈。

  表面上其乐融融,实际上却也是刀光剑影。

  最早之前,为了消除欧罗巴的影响力,米国和毛熊联手结束了殖民时代。

  当时由于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让欧罗巴变成了一片废墟,根本没有力量对抗米国和毛熊。

  所以各大殖民地纷纷建国,脱离了那些老牌强国。

  后来,米国又使用了各种金融手段压制欧罗巴诸国的发展。

  包括做空货币,强制签署汇率协议等等措施。

  而欧罗巴诸国为了对抗日益强大的米国,不得不联合起来,组成了经济共同体,并且发行了新的货币,试图在金融市场上和米元一较高低。

  见此情形,米国悍然在欧罗巴核心区域内引爆了一场战争。

  欧罗巴南部联盟的一场内战,确保了米元的优势地位不被动摇。

  期间,欧罗巴共同体也做出了反击,亲自与巴比伦帝国进行了谈判,试图用欧罗巴货币结算石油贸易。

  这一招捅在了米国的肺管子上,于是巴比伦帝国轰然倒塌。

  可以说,上个世纪在毛熊彻底衰败之后,东方真正崛起之前,欧罗巴诸国和米国之间的矛盾重重,进行过多次的利益博弈。

  其过程隐藏着数不尽的刀光剑影,还有相互之间的商业倾轧。

  为了维护自身的优势地位不被动摇,米国甚至通过非商业手段来打压欧罗巴的企业。

  所以后来他们用这一招对付东方企业的时候,已经是非常有经验了。

  因为米国从获取世界霸权那一天开始,就不断地利用自身的霸主优势,采取政治手段分别打压过东瀛企业,欧罗巴企业。

  这一套操作模式,对他们来说驾轻就熟。

  一直以来,米国对欧罗巴诸国的态度是合作中带有排挤,帮助中还夹杂着压制。

  双方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真正的亲密无间。

  欧罗巴诸国联合在一起,希望成为世界的另一极。

  但米国却一直都推行独霸世界的理念,不允许任何国家挑战他们的地位。

  不管是毛熊,还是东瀛,抑或是欧罗巴诸国,只要拥有了挑战米国的潜力,就会遭受到无情的打压。

  在米国成为世界霸主之前,欧罗巴一直都是全球最发达的区域,几百年来成为了世界的中心。

  那个时代,全球范围内的地缘矛盾冲突,最终都要在欧罗巴进行裁定。

  可米国称霸之后,这一情况被迅速扭转。

  在最初的时候,欧罗巴诸国组建共同体的想法,就是为了成为米国和毛熊之外的第三极,拥有维护自己利益的力量和资格。

  只不过,他们的这些想法最终在米国的打压下破灭了。

  尤其是最近二十年以来,米国的经济蒸蒸日上,欧罗巴共同体的经济却停滞不前。

  二十年前,欧罗巴共同体的经济总量比米国更高,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可二十年后,他们的经济被米国彻底拉开了差距,成为了排在东方和米国之后的第三大经济体。

  随着经济的下滑,欧罗巴共同体的话语权也迅速滑落。

  以前的他们拥有改变世界局势的影响力,但现在却像是米国的跟班小弟,甚至都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样的现状,让欧罗巴人非常不满。

  尤其是在全球局势动荡的阶段,话语权的下降更是会引发一系列的灾难。

  所以欧罗巴内部涌动着一股力量,希望可以在这个大争之世,重新找回昔日的地位.

第二四二一章 雪上加霜,昂贵的代价

  对于东方来说,如何在全面对抗的形势中对西方阵营进行分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可以影响到未来局势的变化。

  以米国为首的五眼联盟,与欧罗巴经济共同体的矛盾一直是西方阵营内的大问题。

  在二战结束之后,双方的利益博弈就贯穿了始终.

  西方阵营存在着这么大的隐患,东方也非常清楚。

  所以在东西方对抗的最初阶段也曾经试图拉拢过欧罗巴经济共同体,通过经济让利等措施分化西方阵营的力量。

  但东西方之间的矛盾太大,无论是从族群还是从文化上来看,都不具备相互融合的共存可能。

  以前米国和毛熊的对抗时期,欧罗巴诸国尚且可以和毛熊进行一定的合作。

  但到了东西方对抗的阶段,他们却宁愿损失自己的利益,也要支持米国。

  西方人也不傻,斗争经验非常丰富,他们同样清楚东方分化拉拢的目的。

  但东方和毛熊不一样,这是一个与西方完全不同的文明,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利益阵营。

  假如欧罗巴诸国采取合作的态度,在西方阵营引起内讧的话,东方有可能趁机成为全球霸主。

  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损失,远远超过了欧罗巴目前所放弃的那一部分经济利益。

  要知道,无论世界霸主是米国还是毛熊,白人始终是世界的主导者。

  可东方成为了世界霸主的话,几百年来形成的白人至上观念会轰然倒塌。

  白人不能再高高在上,丢掉了全球各地的特权,这种损失太大。

  可以说,整个白人族群的话语权会遭遇到极大的削弱。

  所以,欧罗巴经济共同体在经过了谨慎的思考之后,还是决定和米国站在一起对抗东方。

  哪怕因此他们损失了很多的经济利益,也在所不惜。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句话不仅东方有,西方同样有着类似的谚语。

  在西方人看来,米国和毛熊之间的争霸只是白人世界内部的理念分歧。

  无论是米国还是欧罗巴经济共同体,或是毛熊都隶属于西方文明,主体族群是白人。

  可东方就完全不同了,他们的主体族群是黄种人,更有传承古老悠久的东方文明。

首节 上一节 1840/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