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783节
“陈老弟,听说这次阿勒德整合内部所使用的机器人都是从你这里订购的,现在有的西方媒体甚至将他说成是你的傀儡,这种影响可不算太好。”
防务负责人用一种开玩笑的语气,似乎在和陈锋打趣。
但他指出的这一个问题也确实很关键,那就是在阿勒德整顿内部的过程当中,陈锋看似什么都没参与,实际上却牵扯的非常深。
这一次,阿勒德之所以可以用雷霆之势,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那些反对自己的人,依靠的就是这支机器人力量。
如果他给身边的守卫下达这样的指令,结果恐怕会截然相反。
因为国王的守卫大部分也属于王室的成员,并和那些大臣们有着复杂而紧密的关系。
“没有办法,因为阿勒德给的实在是太多了,我很难拒绝这么有诚意的合作,并且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陈锋笑了笑,很淡然的回答着。
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没必要接受任何人的质询,所以双方之间的交流更像是一种闲聊。
“说说看,他给了什么样的好处,能够让陈老弟这样的人都忍不住心动。”
“作为朋友,我善意的提醒你一句,中东板块是一个大泥潭,同时天方人不可信任,从本质上来讲,他们和西方人没有什么区别,只有实力强弱之分。”
对于天方人,防务负责人还是抱着相当高的警惕。
他们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其手段和西方人相比也不逞多让。
比如说从十五六世纪开始的奴隶贸易,其始作俑者就是天方人。
当然了,这种贸易模式被西方人发扬光大,造成了上亿的人口损失。
所以说西方人在给这个世界带来航海与工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非常沉重的创伤。
而在他们之前,天方人才是奴隶贸易的发起者。
这些人在自己实力强大的时候,就像西方人一样,会打着神的名义对弱小族群进行屠杀,且毫无心理负担。
他们现在之所以表现的那么楚楚可怜,完全是因为自身的实力弱小,导致数百年来承受西方的压制。
历史上,东方和天方文明之间也打过很多次交道,这些经历可不怎么愉快,至今仍旧让人心有余悸。
“阿勒德承诺,如果他能够对内部进行整合,并且获得理想的效果,那么,未来随着他的势力扩展,大部分军事类的订单都会通过龙通集团。”
“另外,他愿意配合我们的新空运项目,在沙漠国的内部建造新的空天物流中心,帮助我们开启第一阶段的推广。”
“我和阿勒德认识了很多年,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家伙,知道我需要什么,他可以拿出什么利益来交换。”
“我提醒过他,有很多事情他过于一厢情愿,依靠外购来组建军事力量,永远不能称之为强者。”
“但现在的他已经有些骑虎难下了,要么更进一步整合了沙漠国之后,继续整合新月联盟,然后再将这个范围扩大到整个天方世界。”
“要么就依照原状,要这样坚持下去,等到最后迦南战争结束,他或许能得到巨大的声望,但账户上却会变得空空如也。”
“如果一个人拥有着巨大的声望,却没有足够的金钱,也没有强大的力量做保障,那么这种声望所能带来的利益是极为有限的。”
“有声望且兵强,马壮才能成为众望所归的天方世界守护者,如果仅仅是有声望,没有其他的实力做支撑,那么未来的阿勒德恐怕仅仅是一个吉祥物而已。”
“所以他急需和我进行合作,在整顿内部这个问题上,他不相信任何人,只是希望能拥有一支属于他自己的机器人力量。”
“在商业层面上,我需要这种合作,而基于其他利益的角度来看,我也并不认为这种合作会损害我们东方的利益。”
陈锋的解释义正辞严,挑不出什么毛病.
第二三四五章 风险对冲,多手准备
站在利益的角度的出发,各种看似莫名其妙的选择,也有了合情合理的解释。
就像现在的朱雀集团,突然发现在这一批的投资机构名单当中,居然出现了几家背景复杂的基金。
这几家基金通过重重代持,设置了股权上的复杂结构。
但从资金流向来看,好像是带有一些希伯来人的色彩。
尽管还无法进行确认,但隐约间也能看到背后的真相。
玩金融,希伯来人可谓是全球经验最丰富的族群。
而且他们的投资,向来是比较分散的.
这是因为历史上,遭遇到了太多的磨难,产生了风险分散的理念。
即便是东西方彻底决裂的现在,希伯来人暗地里依旧在东方进行了大量的投资。
他们看重的是实力,而不是立场。
如果从目前的敌我立场来分析,陈锋和东方都是希伯来人的大敌。
迦南局势之所以沦为今天这样糟糕的境况,完全是因为东方在背后给予了天方人支持。
否则的话,这场冲突早就结束了。
那些被压制了几十年的迦南人,根本没能力翻出一丁点的浪花。
在东方没有插手之前,这些当地土著已经被圈养起来。
他们弹尽粮绝,没有丝毫的反抗能力。
只能绝望地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而希伯来人也早已做好了规划,通过驱赶的方式,将这些迦南人全部逐出家园,彻底占领这片土地。
至于在此过程中,会出现多么严重的人道伤亡,希伯来人根本不在乎。
数百万迦南人沦为难民,逃向四面八方,这就是计划的目标。
凡是不愿意离开的人,会被直接送到地狱。
希伯来人已经筹谋了多年,终于付诸于行动。
前期的一切谋划,都进行的非常顺利。
毕竟双方的实力差距太过悬殊,迦南人根本没有反抗的力量。
可随着东方,准确一点来说是陈锋的入局,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
因此,希伯来人对陈锋应该是非常敌视的。
在外界看来,双方属于你死我活的矛盾,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从资金的流向来看,希伯来人控制的资本正在逐步加大对陈锋名下企业的投资。
龙腾集团因为没有上市,且自身现金流充足,不需要对外进行融资。
但朱雀集团和东方文化集团,都经过了多轮融资。
在开展大项目的时候,也习惯了对外融资,属于是金融市场上的香饽饽。
对于这种优质的企业,希伯来人是不吝啬投入的。
立场是一回事,但投资是另外一回事。
有人曾经形象地做出过评价,希伯来人会卖出绞死自己的绳子。
只要回报合适,他们不会过于关注立场上的问题。
更何况,希伯来人一直都是两头下注的典范,习惯了分散风险。
当年在遭遇到西方人迫害的时期,他们甚至还在东方进行了投资尝试。
只要可以得到足够的回报,希伯来人甚至可以和魔鬼做交易。
当然了,这也并非是希伯来人的特质,而是全人类普遍的缺点。
另外,现在国际局势的动荡,中心矛盾是东西方之间的对抗。
希伯来人只是一件非常好的工具,一直掌握在西方人的手里。
如果未来这个世界换了主人,工具还是会忠实地履行职责。
不过,相对而言,希伯来人还是更喜欢现在的米国,而不是东方。
因为在对待资本的宽容度,以及发挥空间上,米国可以说是最优选。
这个国家的建立,就是资本反抗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吉利的结果。
在米国,希伯来人可以操控大部分事情。
但在东方,他们绝对不会有这样的待遇。
国情不同,实施的举措也大相径庭。
东方虽然是一个多族群的国家,但主体族群的人口数量占据了九成以上。
在五十年前,这个数字是96%。
近些年来,这一比例在持续下降当中,现在只占九成。
当然了,主体族群人口的问题,西方比东方更加严重。
根据统计结果现实,以米国为例,二百多年前西方白人的数量占比是95%以上。
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这一比例降低到了89%。
八十年代的时候,白人的数量比例迅速下滑到了80%以下。
而去年米国的统计结果,西方白人的总数量已经不足六成。
人口比例的变化,让米国内部的族群矛盾越发的激烈。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