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775节

  朱雀集团举办的项目启动仪式上,陈锋亲自出面,自然吸引了八方宾客。

  尽管当天高朋满座,宾客如云,看上去一副热闹兴盛的场面,似乎受到了众人的追捧,风光无限。

  可实际上,陈锋对这次项目启动仪式的效果并不满意,内心浮现出几分阴霾。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到场祝贺的几乎都是企业界的朋友,东方各大相关机构只是派出了一些不重要的人员。

  那些真正有话语权的大人物,能够给予该项目帮助的人却并没有出现在仪式现场。

  比如,东方运输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就根本没有露面.

  按照常理来说,以朱雀集团的体量和社会影响力,再加上陈锋亲自出面,足以让运输机构的负责人前来祝贺一番。

  但从始至终,他甚至连一个电话都没有打过来,这种态度已经非常明显了。

  另外,东方各大经济机构的负责人似乎也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要知道,新空运项目如果要顺利推广的话,离不开这些机构的鼎力扶持。

  现在他们连表面的功夫都懒得去做,甚至没有到场庆贺一下,那么未来需要协助的时候就更不要指望这些人可以提供什么帮助了。

  从他们的态度来看,东方对于新空运的推广并不热衷。

  事实上,这也不难理解,毕竟现在东方的经济体系发展的非常稳定,势头良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甚至在逐步拉开和整个西方阵营的差距。

  在占据优势的时候保持稳定就是最好的选择。

  体育界有一句至理名言,成功的团队不需要调整。

  同样在经济界也有一句名言,成功的经济体系不需要做出大的改动。

  要知道,任何改动都有着相关的代价,背后都隐藏着未知的风险。

  也许推广新空运模式,可以让东方的经济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并藉此一跃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力量。

  但问题是现在按部就班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可能实现目标。

  既然如此,何必去冒风险,何必去做那么大的改动。

  毕竟现在东西方处于全面对抗的激烈状态,任何内部的动荡都会让外部的敌人抓住可乘之机。

  所以东方一直以来的战略核心就是两个字:稳定。

  从几十年前开始,东方一直执行的战略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从骨子里来说,东方文明就具备保守的特质。

  他们更喜欢稳定,更喜欢建立一套万事长存的体系,未来只需要在这套体系中修修补补即可。

  这种特质也让东方失去了很多的机会,导致在近代历史中处于落后挨打的地位。

  当然了,这只是形而上学的一种探讨。

  具体到现在的情况,东方的选择其实没有什么错误。

  换位思考的话,处于同样位置的西方也不会选择大力推广新空运模式。

  因为处于优势的一方,做出重大的改变,结果只有两个,要么继续扩大优势,要么因此而丧失于优势。

  用理智的思维逻辑来分析其中的利弊,原本就占据优势,不做出任何改变的话,这种优势大概率会继续存在下去。

  所以改变对于优势一方的利益来说是扩大现有利益,而风险是失去现有利益。

  这样的回报和风险不成正比,所以不值得冒险。

  假如现在东方的处境就像20年以前一样,被西方全面围堵封锁,地缘战略上处于绝对的劣势,那么他们肯定会抓住这次新空运推广的机会,求得翻盘的可能。

  因为在那一阶段,东方几乎看不到赢的可能,只是在不断的打破西方的封锁,寻求一种新的战略平衡。

  劣势的一方为了生存,更倾向于积极求变。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东方处于战略扩张期,已经彻底崛起。

  从综合实力来进行判断的话,他们不弱于西方,足以并驾齐驱。

  而从发展势头来看,东方的发展前景显然比西方更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东方很难选择支持新空运模式。

  因为一个经济体系的基础逻辑改变,往往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起伏。

  任何一种改变,总是让你先品尝到苦涩,然后才能收获成果。

  用通俗的话来讲,大规模的经济结构改变,首先带来的是经济总量的下滑,经济增长的倒退。

  因为基础结构的改变会破坏现有经济的运转,导致各项经济产业处于暂时的衰退中。

  当结构调整到位之后,改变的优势才会渐渐的凸显。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优势积累的越来越大。

  这种情况其实是很常见的,比如一家陷入困境的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改变,往往在改变初期业绩是呈现下滑趋势的。

  当改变顺利完成后,业绩才会实现触底反弹,并且以一种更迅猛的势头,超越之前的巅峰。

  可这对东方而言,吸引力并不大,因为现在维持稳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

  倘若经济底层结构的变化,导致东方综合国力陷入暂时的衰退,那么西方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况且在东西方对抗如此激烈的现在,任何大规模的改革都是不合适的。

  原因也很简单,对手不会给你这样的时间和机会。

  陈锋主导的新空运模式,未来的前景被几乎所有人看好。

  但还是那句老话,方向正确了,时机很重要。

  现在的时机不到,所以东方对此无动于衷。

  在东方的高层看来,未来取得彻底的胜利,成为了全球秩序的主导者和创造者,然后再推广新空运模式,也为时不晚。

  至于现在嘛,太心急的话,做出了一锅夹生饭,那就不好了。

  毕竟想要推广新空运模式,需要投入的资金太庞大了,会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发展。

  当然了,假如陈锋可以吸纳到足够的资金,执着的想要启动这个项目,东方也不会站出来反对。

  但想要得到权力的协助和支持,那暂时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次有朱雀集团举办的项目启动仪式上,各机构的负责人都没有露面,表现出了一种非常淡然与疏离的态度。

  态度的背后,是不支持也不反对的立场.

第二三三五章 投资项目,更是投人

  “从今天的宾客来看,情况似乎不是很乐观。”

  项目启动仪式结束之后,秦瑶不无忧虑地说道。

  本以为凭借着朱雀集团的分量以及陈锋的地位,各大机构应该给予一定的重视与尊重,但事实却与想象不同。

  各大机构虽然派人前来进行祝贺,但来的都是一些小人物,办公室里的主任。

  这样的态度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对于新空运项目,秦瑶有过非常深入的理解与研究。

  想要凭借着企业自身的力量,将这个产业大面积的进行推广,难如登天.

  因为这里面包含着经济重心的调整与转移,以及各种经济关系的重新结构与结合。

  这不是企业自身可以完成的,尤其是牵扯到各个方面的协作。

  仔细分析一下的话,就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东方需要提供帮助,更需要发动其他国家给予积极的配合。

  简单的例子大量的工业商品从东方的港口出发,运送到另外一个国家的港口交付给客户,这是一种非常简单明了的贸易行为。

  但想要完成这个订单,有这一个基础的条件,那就是用海航的运输方式将两个港口连接在一起,同样这两个港口也提供了海航运输的基础设施。

  也就是说,假如新空运模式进行推广的话,不仅东方需要重新建立配套的物流中心和基础设施,与之发生贸易的其他国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建设。

  这里面需要非常繁琐复杂的谈判,双方要做一系列的调整。

  不然的话,即便是将新空运模式进行推广,解决了运输工具和订单的问题,但接收该如何进行呢?

  一个新兴的模式,想要颠覆旧的模式,我根本上改变整个行业,难度是非常大的。

  “没关系,有些事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新的变化。”

  “这就像做生意一样,当有着共同利益的时候,就可以形成合作关系。一旦共同利益消失,合作关系就会终止,但未来找到新的共同利益,那么,合作关系又会重新建立。”

  “现在他们只是没有看到确切的利益,或者说风险大于未来的收益。”

  “他们也没有表达强烈的反对,毕竟也派人前来进行了祝贺,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他们只是不想给我们提供帮助,但也并没有阻碍或者设置障碍的想法”。

  “退一步来说,即便是他们现在反对,可一旦看到了光明的前景,还是会重新过来找我们主动要求合作。”

  “再一次,新空运模式的推广不可能像上次核聚变发电推广那么简单和容易,因为情况完全不同。”

  “上次他们之所以全力支持我们进行核聚变发电的推广,是因为能源的命脉一直被卡在敌人的手里。”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完成能源的自给自足,一直是东方的最高战略目标之一,而核聚变发电的优势也非常的明显,尤其是对经济的促动作用。”

  “但新空运模式不一样,目前东方的贸易航线还是能够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认为没有必要投入过多的资源来推动这件事,尤其是其中还蕴含着那么大的风险。”

  “况且上次核聚变发电推广的那么顺利和及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后患,只是我们至今无法进入国际市场,成为全球能源的巨头。”

首节 上一节 1775/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