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762节
全世界根据东方的表现,会得出一种印象,那就是西方的核心利益不容染指。
这恰恰是东方最不想看到的双雄相争,除了实力和利益之外,脸面也很重要。
假如说西方下达了24小时通牒,那么迦南局势立刻在24小时之内达成了停火。
这说明,迦南乃至整个中东板块完全处于西方的绝对控制之下。
其实在会议一开始,东方的意见是必须让交火持续24小时以上,哪怕是多出一小时,也算是对西方的一种反击。
但随着会议的进行,参会者们认为,凭借着东方如今超级大国的实力,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此。
所以在盘点了一番家底之后,大家形成了一致的意见,那就是必须持续一周以上。
至于什么时候结束,要视情况而定。
当然了,东方肯定不想在艰难的问题上和西方短兵相交,全面开战。
所以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肯定也是以和谈而收尾。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和谈究竟是由谁来主导?
西方这种24小时最后通牒的方式肯定是不可接受的,起码东方不会接受。
所以东方也准备好了,加大投入。
不过这种投入只是暂时的,并不会长期对阿勒德进行援助。
天方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矛盾集合体,与西方有着利益上的冲突,同样和东方也有着地缘上的矛盾。
帮助阿勒德整合天方世界,既不符合西方的利益,同样也不符合东方的利益。
不过,东方在进行援助的时候,龙腾重工集团不可能以现在的价格来供应武器。
因为下一阶段的援助将是免费的,如果以当前的订单价格,龙腾重工等于是从东方赚取了高额利润.
第二三一六章 注定的抉择,执着的梦想
“先生,我们需要奥斯曼做出全力的支持,帮助迦南地区尽快实现停火,你应该清楚,这对我们双方都有益。”
西方特使和奥斯曼人进行了紧急的秘密接触,并寻求支持。
但奥斯曼人对此却没有太大的反应,表情中甚至透着一种淡漠与疏离,仿佛是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
上次他们就帮助西方进行了停火谈判,并达成了最终的协议。
但结果却换回来希伯来人的狂轰滥炸,甚至不区分民用和军事目标。
有这样的前车之鉴,奥斯曼人怎么敢胡乱答应他们对于西方的诚意持有怀疑的态度。
要知道,在迦南遭遇到轰炸之后,奥斯曼在天方世界的威望大跌,至今还是处于人人喊打的局面。
现在又来这一套,且不说有多少国家会响应这种号召,单单是由此引发的,一连串后果就使得奥斯曼人追悔莫及.
“先生,你知道吗?我们奥斯曼人最讨厌背叛者,同时我们自己也最不愿意背负这样的称号。”
“上次调停引发的一连串灾难反应,让我们至今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所以这一次我只能说抱歉了。”
奥斯曼人的态度很坚定,并不想参与到这起事件当中。
在迦南冲突中,他们现在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宁愿沉默不作声,也不会随便发表任何意见。
当然了,奥斯曼人也不敢太过得罪西方。
所以他们在拒绝的同时,也详细的阐述了自身的理由。
“阁下,你以为这是在帮助我们西方吗?你错了,这是在帮助你们自己。这是奥斯曼人最后的自救。”
“如果迦南冲突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平息,我们将可以抽出大部分精力帮助你们奥斯曼抵抗东方的扩张。”
“关于西域五国的问题,我们上次没有选择提供支持,是因为我们所有的精力都被迦南牵扯住了。”
“因此我可以很直白的告诉你,只要加男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就没有余力对奥斯曼提供任何形式的帮助,因为在我们西方的眼里,迦南属于核心利益,而你们属于边缘利益。”
这一次,西方特使的谈话风格只有两个字,那就是简单。
没有什么修饰,也没有什么伪装的善意,只是将血淋淋的现实告诉对方,然后任由奥斯曼人做出抉择。
希伯来人是西方的一员,而且是非常核心的成员。
相比之下,奥斯曼人从来不属于西方,所以他们是边缘利益。
这种现实没必要进行掩饰,因为双方都对此心知肚明。
但在正式的谈判场合,用如此直白的话语揭开冰冷的现实,确实是非常少见的。
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充分说明了西方的紧迫心理。
东方在迦南冲突上给他们带来了莫大的压力,以前从未遇到过的压力与挑战。
尽管西方也很清楚天方世界不可能真正投靠东方,双方之间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文明隔阂。
但问题在于,仅仅是靠拢就足以破坏西方的战略前景。
假如东方借助天方世界的力量,构建出一套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并将西方阵营排除在外。
由此引发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是不可接受的,是不断沉沦中的绝望。
没有天方世界的帮助,东方想要整合出一套完善的经济体系是非常困难的。
相对来说,西方在这方面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因为以前的世界经济体系就是由他们构造的。
一套世界经济体系的强大与前景如何?靠的不仅仅是先进的科技,广袤的领土,丰富的资源,更重要的是拥有足够广阔的市场。
如果这个世界上2/3的人口在同一套经济体系中,那么他们就代表的是这个世界的主流。
当然了,人与人之间的消费力大小有差距,而且非常悬殊。
但是西方强大的个人消费能力完全是建立在西方制定的经济秩序下。
当这套经济秩序完全崩溃,西方被排除在主流之外的时候,那么他们的个人消费能力将无以为继。
这就像是当初的毛熊,他们的人口只有1.5亿左右,却占据着全世界最广袤的领土,拥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资源。
但即便是如此良好的自然条件,也并没有让他们成为世界上富裕国家。
原因就在于他们被西方排除在世界主流经济体系之外。
因此,假如未来的西方无法继续主导世界主流经济体系,那么他们的消费能力将面临着持续的倒退。
所以说东方并不需要完全接纳天方世界,而天方世界也没有必要完全融入东方体系,只要双方相互靠拢达成一致,共建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体系,那么对西方的伤害将是致命的。
西方之所以主动释放出善意,肯定有着他们迫不得已的理由。
如果不是因为情况紧急,他们也不会主动来找奥斯曼人。
“我希望你们能用理智和智慧来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在不能确保核心利益的时候,我们对边缘利益的支持肯定是聊胜于无的。”
“只有迦南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我们才可以支持你们对抗东方,甚至支持你们整合西域五国,形成一个真正的联盟,一个真正的整体。”
“最后我想说的是,阿勒德在天方世界的威望与日俱增,你认为新月联盟一旦整合了内部的资源,下一步的突破点将是哪里?一千年前的天方帝国曾经在出过示范的。”
西方的挑拨离间也没有任何的掩饰,显得那么的直白。
但有的时候这种直白的语言往往具备非常强大的说服力。
就像西方特使刚才所说的那样,一千年前的天方帝国就是整合了中东板块之后,挥兵进入了小亚半岛,也就是奥斯曼人现在的位置。
因此,对于奥斯曼人来说,当前所面对的主要敌人有两个,一个是东方,另一个则是新月联盟。
几百年前的辉煌,让他们无法接受成为附庸的角色。
在当前这个大争之世,任何有野心的国家都不会循规蹈矩,而是想方设法的寻求突破。
奥斯曼人一直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再现祖先的辉煌,重建那个横跨三洲的超级奥斯曼帝国。
而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或许也是最后的机会。
如何进行抉择,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第二三一七章 利益驱动,各自的手段
奥斯曼人的抉择是注定的,他们早就没有了改弦更张的余地。
从地缘关系的角度来看,小亚半岛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亚欧的另一个分界点,曾经被誉为世界的中心。
而从历史渊源的角度来看,奥斯曼人从来都不是天方世界的正统继承者。
最后,从现实利益角度的出发,奥斯曼和东方的矛盾由来已久,并且双方都没有退缩的空间。
对于西域五国的争夺,同时关系到双方的核心利益,也关系到双方的最高战略走向。
所以奥斯曼的选择余地几乎约等于零,他们只能支持西方,并期待得到足够大的回报。
相比而言,波斯人的选择余地更多。
固然,他们和新月联盟的关系一直都是比较对立的,甚至可以用世仇来形容。
但是他们和东方之间的友谊却更为久远,如果追溯历史的话,甚至在一千五百年前就建立了初步的关系.
而在最近几十年的时间里,波斯和东方的关系一直都类似于盟友,或者说是准盟友。
尽管双方并没有任何正式的结盟,但在利益上却有着很多的一致,而在经济上也处于互补的状态。
因为在东方彻底崛起之前,他们和波斯人有着共同的敌人,那就是西方。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