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761节
防务负责人在沉吟良久之后,抬头反问了陈锋这个问题。
迦南局势的直接参与者是陈锋,他也是东方的代理人。
因此,他的意见在这个问题上也是非常关键的。
“呵呵,站在商人的角度上,我希望这场战争无限制的继续下去,这样可以带来更多的订单,让龙腾重工的发展步入快车道。”
陈锋站在自己以及企业的角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迦南冲突持续的时间越长,龙腾重工得到的订单越多,利润也就越大。
“不过我们需要的是商业订单,而不是免费援助的负担,在中东板块和西方进行战略资源的消耗,这不见得是一件好事,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关键的问题是值不值得,而不是应不应该,如果以应不应该的标准来判断,那么我们应该让这场战争持续爆发,并且不断升级。”
“但是你值不值得的角度来进行探讨?那么现在我们显然有更为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中东板块的问题不是最重要的,至少不是目前最迫切的事情。”
“我认为我们插手迦南局势的最初目标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西方最大的消耗,以不成比例的投入积少成多,积累战略上的优势。”
“所以我认为对阿勒德的诉求可以答应一部分,不能够全部拒绝,但也绝不能全部接受。”
“阿勒德肯定希望我们可以仿照天竺的案例,像西方人那样给予他们全部的援助,而且是免费的。”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现在我们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越了西方,但在资源和财富的积累上还有所欠缺,无法像西方那样进行多次大手笔的战略尝试。”
陈锋表达意见的方式是坦率的,也是非常直接的,没有进行任何的遮掩。
如何面对阿勒德的诉求?在这一点上,必须给出一定的援助,但是不能全盘接受。
如果彻底拒绝的话,天方世界对东方的感观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更何况,下一步,东方需要整合周边的地缘环境,需要触动到天方世界的利益。
这个世界由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成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极为复杂的,犹如一团乱麻。
“陈老弟说的不无道理,但我们不得不防的是天方世界会不会在我们的援助下迅速壮大?”
“我们需要整合的是天方的资源市场以及地缘战略,并不是在培养下一个竞争对手。”
“天方世界如果完成了世俗化,并且适应了现代化战争,那么他们的身份将不仅仅是棋子,而是摇身一变成为博弈者。”
“这种结果是我们和西方之间都不愿意面对的,再多一个竞争对手的话,意味着东西方的对抗可能没有赢家。”
“事实上,我们认为这可能是西方做出的一种试探或者尝试,那就是以迦南为筹码换取西域或南部海域。”
“不过,目前的局势较为复杂,我们不能轻易做出判断,而且时间上比较紧急。”
防务负责人也没有给出一个结论,他需要等待进一步的指示。
要知道,一旦决定继续支持阿勒德的话,意味着东方需要投入真金白银。
由于东方崛起的时间太短,内部和外部有许多短板需要进行弥补。
因此,在资源的投入和使用上,一直都是比较谨慎和保守的。
西方在发起和平谈判的同时,给出了24小时最后通牒。
如此仓促的时间限制,显然也是西方的一种策略。
即便是东方的应对速度再快,恐怕在不足24小时的时间内也很难做出完善的安排。
并且在会谈结束之后,西方代表和奥斯曼等国做了进一步的接触。
这既是在分化天方各国,也是在为东方制造更大的地缘压力。
因为全世界都知道,西域五国的背后是奥斯曼。
除此之外,西方正准备和南部海域的几个国家签订军事援助协议。
当然了,这只是西方媒体主动释放出来的消息,并未得到南部海域各国的承认。
但这一系列的举措表明,西方并不是无的放矢。
为了解决迦南的问题,他们显然做了一系列的打算,有着完整的计划与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东方想要做出完善的应对方案,难度显然更高了。
两大阵营之间的博弈,也在不断地重塑着世界格局.
第二三一五章 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由谁主导
西方在应对迦南问题上非常重视,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方案来解决问题。
他们一方面发起和平谈判,并下达了最后二十四小时通牒。
另一方面,西方派出了几路特使,分别前往奥斯曼,波斯,伯夷国,柔佛,摩羯以及西域五国。
要说地缘周边的隐患,东方显然更多,这是几百年的弱势地位酿成了现在的苦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方是在替以前积弱的时代还债。
二百多年前,东方文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大衰弱,逐渐丧失了周边的传统势力范围。
当时的他们连自保都成了问题,根本没有余力维护那套周边纳贡体系,以至于地缘周边局势越大恶劣.
毛熊趁机掠夺了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断侵蚀东方的北部边疆。
天竺被西方殖民之后,也是不断的向周围拓展,形成了如今的边界矛盾。
这两个大国,在二百多年前与东方根本不接壤,周围有很多依附东方的小国做缓冲。
可东方的积弱难返,让他们肆无忌惮的开始扩张,逐渐开始占据东方的边疆领土。
另外,高丽本是东方的蕃属国,文化一脉相承,是钳制东瀛的有利帮手。
曾经东方还派遣了重臣前去监督,基本是太上皇的地位。
遗憾的是,在王朝末年只能坐视高丽被东瀛占领,成为入侵东方的前哨基地。
另外还有琉球群岛,当年也前来东方求援,希望可以帮助他们复国,驱逐东瀛人。
可当时的东方只是给了他们几百两银子,就打发了。
还有交趾,当年自称小东方,很多人具有东方血脉,也是朝贡体系下的蕃属国。
但后来高卢入侵,东方发兵相助,最终却落得一个不败而败。
让本准备退兵的高卢人捡了大便宜,不胜而胜。
除此之外,柔佛和吕宋以及伯夷国当年沦为西方殖民地,有大量东方移民奋起反抗,甚至建立国家,希望得到母国的援助。
但自身难保的东方,那里还有这种能耐,只好坐视自己的海外子民被屠杀。
最可惜的当属暹罗,在将近二百年前,一位东方移民举兵成就大业,成为了暹罗历史上唯一的东方裔国王。
所以说,在几千年的文明扩张中,东方本具备了非常优越的地缘周边格局。
但后来的衰弱,导致不断丢失了这些蕃属国,造成了近代以来的恶劣局面。
直到现在,才收回了被毛熊掠夺的土地,拿回了高丽和交趾的宗主地位。
至于西域五国和柔佛以及伯夷国,因为文明改变的原因,导致现在根本不想融入东方体系。
严格说起来了,如今崛起的东方之所以处境艰难,是给以前贫弱的东方还债。
想要打造一个理想的周边地缘环境,绝非一蹴而就。
这不仅需要硬实力的碾压,也需要智慧的周旋,合纵连横。
这次迦南局势的变化,只是东方做的一次战略突破尝试。
目的,是希望可以牵制西方的精力,以便于东方对周边发起清扫。
可阿勒德的诉求,却让人犯了难。
如果真的全力扶持,那么未来需要投入的资源是难以估量的。
这种事情,不可能指望陈锋和龙腾重工集团出血。
陈锋所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估计也就是以成本价出货。
至于说赔本赚吆喝,这可不是一个商人的选择。
所以在经过了紧急磋商之后,东方的高层逐渐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迦南局势可以,和平可以停火,但绝对不能以西方的意志来实现。
简单来说,东方对于和平的提议并不反对,但绝对不能是24小时之内的和平,不能一切都依照西方的意志来塑造迦南的未来。
另外,东方希望迦南的冲突可以继续持续一段时间,直到他们完成自己的战略部署。
因此,最终的决议是可以给予阿乐德一定的资源,但这种资源的目的并不是彻底击败希伯来人或者是击败西方。
东方所能给予的援助力度是让迦南人可以继续支撑一周以上。
西方的24小时停火,不可能实现。
假如东方退缩的那么干脆,让西方一语成谶,未来的天方各国还怎么敢信任东方?
“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阿勒德以及迦南人继续坚持至少一周以上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所消耗的战略物资以及武器,我们东方可以给予资源,甚至可以完全免费。”
东方的高层也很清楚,现在必须加大投入了。
如果灰溜溜的撤回来,此前的一切操作都成为了一个笑话。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