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607节

  在经过充分的讨论后,毛熊觉得此举不会引起真正的战争。

  但紧接着,陈锋的举动就让他们再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断指之痛。

  毛熊的爪子刚刚伸过去,还没等做什么动作呢,陈锋就一刀砍了下来。

  爪子来不及收回来,就被砍断了指头。

  损失了十万兵力后,暴怒的毛熊在西方的承诺和鼓舞下,开启了一轮大决战。

  战争升级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好处,反而失去了四分之三的土地。

  到了现在,毛熊才发现,原来在这场博弈当中,受伤的只有自己。

  在东西方的紧急协商下,一个只有毛熊受伤害的结果出现了。

  所以,他们有理由怀疑,这本就是西方的圈套。

  用北寒带来吸引东方的注意力,换取更多的时间。

  “这些阴险狡猾的西方佬,他们用我们的陆权作为诱饵,暂时填饱了东方的胃口,以此来换取东方不再海洋上继续发力,威胁他们的海权。”

  “东方获取了那么多的土地,又顺利接收了陆权,接下来肯定要消化新领土,并且逐步将影响力通过陆地扩散出去,通过西域连通天方世界。”

  “现在的东方就像是一头吃饱喝足的猛兽,他们不再饥肠辘辘,而是需要打盹休息,消化食物,这反而从战略上大大减轻了西方的压力。”

  说到这里,毛熊的高层满脸的愤恨。

  不得不说,西方的计谋非常高明。

  但可恨的是,喂饱东方的血肉,都是从毛熊身上硬生生地割下来的。

  西方用毛熊的根本利益做交换,让东方暂时满足于现状。

  消化新领土,经略西域,掌控陆权,这一系列举措都需要时间。

  西方就像是一个高明的棋手,潜移默化地影响东方的战略方向。

  只要海权能够确保无虞,西方就有足够的信心赢得这场争霸赛。

  无奈的是,毛熊的悔不当初没有任何用处。

  他们已经绑定在西方这艘大船上,甚至连跳船的机会都没有。

  即便意识到自己中了圈套,毛熊也只有无能狂怒.

第二一二五章 最高战略抉择,自信的底气

  在毛熊无能狂怒的同时,东方的会议也进行到了最关键的阶段。

  这次召开会议的讨论焦点只有一个,那就是陈锋。

  无论是西北生态环境改善方案,还是外北开发,都是由这位全球首富主导。

  但这两个项目,却并不是众人最关心的。

  之前提出讨论,也不过是开胃菜罢了。

  真正的焦点,也就是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之前陈锋的那一番话。

  所谓的海权时代结束,空权时代的到来.

  当防务负责人将陈锋的观点阐述完毕之后,会议室内的众人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而是关系到战略最高方向的关键议题。

  拿到了陆权之后,大部分东方精英都倾向于消化新领土,顺利接收陆权。

  并且以陆权为基础,打造出一套东方贸易经济体系。

  这种以陆地运输为脉络的经济体系,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与力量。

  海权在贸易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在军事方面却有着天生的弱点。

  那就是人类的活动区域,全部都集中在陆地。

  不管海权多么重要,也不管一个国家的海运有多么的发达,他们都必须生活在陆地上。

  即便是英吉利,不也一样居住在海岛上,而不是住在海洋里。

  所以,海权强国可以击败敌人,封锁敌人,却没有办法彻底击垮敌人。

  因为想要彻底击垮一个国家,就必须使用陆地军事力量,攻占他们的土地。

  失去了海洋贸易,会让一个国家陷入衰退,却不足以让其灭亡。

  这就是海权最大的弱点,没办法彻底击垮敌人。

  任何形式的战争,最终都是以陆地军事力量的占领为最终胜利。

  所以海权的优势,在于贸易和经济。

  而陆权的优势,则在于军事力量的整合。

  相对而言,以海权为基础构造的阵营,在结构上比较松散。

  而以陆权为基础构造的同盟,则更为紧密团结。

  陆地上的接壤,更方便发起军事类的行动。

  所以在战争史上,海权强国很容易赢得战争。

  但如果没有陆上强国的配合,最终只能是赢而不胜。

  对于这一点,百年前的英吉利就深有感触。

  他们曾经数次击败过毛熊,却最终只能止步于击败,而没办法让毛熊低头。

  因为距离海岸线越远,海权强国的军事投放能力就越低。

  那怕是被誉为一代霸主的米国,也从未在陆地军事行动中赢得过任何一个陆上强国。

  历次军事冲突中,他们能够战胜的对手,要么是国土纵深不足,要么是自身实力不够。

  只要对手的实力稍强一点,最终都会演变成为消耗战,以西方的撤退而告终。

  这样的例子,最近一百年的历史上是屡见不鲜。

  无论是五十年前的高丽战争,还是后来的安南战争,抑或是二十年前的吐火罗之战,西方阵营都是在开始阶段取得显著成果,之后就无以为继,最终无奈撤出战斗。

  这几个对手,可都称不上什么强者。

  所以说,海权强国的致命缺陷就是可以打赢,却不能进行有效的占领,扼杀敌人反扑的能力。

  这是一种天生的基因缺陷,难以弥补。

  就像海权的优势一样,也是一种天生的基因优势。

  因此,很多东方精英认为,没必要触碰西方的底线,引起全面战争。

  接下来的时间,应该是消化战利品,然后步步为营,构建出完整陆权体系。

  用陆权来对抗西方的海权,赢得最后的胜利。

  这种想法,严格说起来也没有错。

  毕竟陆权和海权之争,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两者孰优孰劣,并没有百分之百的定论。

  尽管近代以来,最终都是海权压倒了陆权。

  但这些结果,不足以证明什么。

  毕竟,近代的陆权霸主是毛熊,他们的地理位置有些尴尬。

  同时,毛熊还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人口基数太少。

  没有足够的人口,就无法构建出足以对抗海权的陆权体系。

  因为海权的松散特点,能够轻易将很多国家容纳进来。

  整个海权贸易体系,连接的人口数量是非常庞大的。

  在毛熊和西方争霸的年代,世界上百分之八十左右的贸易都集中在海权体系当中。

  而毛熊真正建立的陆权体系,人口数量一直都是个缺陷。

  曾经有一段时间,东方也加入了这个陆地贸易体系,那段时间毛熊在国际上甚至压制了西方。

  但随着毛熊和东方的关系破裂,这套所谓的陆权贸易体系也无以为继。

  到了后期,毛熊构建的贸易体系,覆盖面积和人口都大大缩减,甚至不足海权贸易体系的五分之一。

  除了周边的几个邻国之外,以前的成员都纷纷脱离出去。

  以毛熊的人口基数来说,根本没有能力构建出一个完善的贸易体系。

  他们本身的工业结构,就存在着致命的缺陷。

  但这些问题,在东方这里完全不存在。

  论人口基数,东方是以前的人口第一大国,现在的第二大国。

  如果以受教育人口和工业人口为标准的话,那就是断崖式领先的第一。

  以十四亿工业人口为基础,很容易构建出新型贸易体系,进行完整的经济循环。

首节 上一节 1607/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