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586节
西方在整个世界经营了数百年,很多方面都拥有着绝对的优势。
想要彻底改变被动的局面,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
那就是触碰西方最核心的利益,海权。
除此之外,任何地缘上的挑战都无法改变西方的整体优势。
从国际局势上看,西方实际掌控的势力范围在不断的萎缩。
以前,他们可以在高丽,东瀛,吕宋部署军事力量,将战火堆放到东方的家门口。
可现在,这些布置在东方附近的军事力量已经被逐渐驱逐。
西方直接控制的势力范围在萎缩,但间接影响的势力范围却并未减少。
无论是高丽还是吕宋,目前的主流观念依旧属于西方文明体系.
第二零九九章 短期优势和长期优势
对于海陆之争,大多数专家都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就像时光长河一样无法回流。
陆权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正处于海权时代的巅峰。
如果东方满足于现状的话,那么未来的国际局势将会变得越发艰难。
现在他们只是靠着崛起的势头,短暂地占据了一些上风。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股冲劲很快就会被平息。
老话说得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其实现在西方采取的措施很明显,就是用边边角角的势力范围来换取缓冲的时间。
东方崛起的速度太快,势头冲的太猛。
用一句话来形容,其势不可当,只能暂避锋芒。
这股势头如果不能通过天竺,毛熊和东瀛给缓冲掉的话,那么西方就势必要撄其锋芒。
但直接碰撞的话,很显然不符合西方的利益。
所以他们就不断地挑动东方的周边国家,不断地拱火。
让东方积蓄的势头,找到一个发泄的地方。
可以这么说,西方目前为了维持住核心利益,已经不得不将一些边缘利益让渡给东方。
用割肉的方式,暂时满足东方进取的胃口。
从某种程度来说,也算是绥靖的一种方式。
当然了,这不是西方懦弱或则胆怯,只是一种手段而已。
核聚变发电技术,空天母舰,还有东方独树一帜的庞大制造业,都让西方难以招架。
现在的东方就像是初升的太阳,上升的势头特别猛。
任何阻挡在前面的障碍物,都会被无情的碾碎。
西方只能挑选出一个又一个炮灰,用来延缓东方的势头。
当这股势头的惯性消失,西方才会在战略上恢复主动的态势。
这属于攻守之道,以空间换时间。
把北寒带让给了东方,这么大一块地盘,肯定要消化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之内,西方会在各个方面补足自身的短板。
比如说,制造产业链重新建立,核聚变发电技术的研发突破,以及诺亚方舟项目的努力完成……这些都需要时间来达到目标。
一旦完成这些短板的突破,西方就可以在正面和东方进行直接的对抗。
现在的退缩,只是将手臂缩回去。
只有这样,未来才能打出更有力量的拳头。
而东方已经开始将优势变现,比如收服了高丽,报复了东瀛,打垮了毛熊,让天竺陷入不断的动荡之中。
可以说,东方的战略优势已经开始在现实层面实现。
但这种变现是有限度的,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目前东方是凭借着制造业优势,核聚变发电的能源优势,以及军事装备的优势在不断进取。
当这些优势被追平的时候,东西方之间就会陷入真正的僵持,类似于静态的对峙。
所谓静态的对峙,就是双方的势力范围相邻在一起,形成了一条难以变动的界限。
如今东西方属于动态对峙,势力范围是在不断变化的。
如果从地图上看,东方的势力范围在近些年是一直在扩张,不断地变大。
而西方的直接控制范围,则是不断地缩小。
双方的势力范围,依旧存在着一定的缓冲空间。
比如毛熊就不是西方的核心势力,天竺同样不是,黑洲也不是。
当这些缓冲空间逐步消失之后,双方的核心利益就会短兵相接,谁都不会在轻易退却一步。
到了那个时候,东西方的分界线将以某种形式暂时固定下来,形成静态对峙。
可静态对峙的话,对于东方并不是一件好事。
毕竟西方经营了整个世界数百年,比东方更有基础。
东方文明的特质,注定了不可能将太多国家融合进来。
这里的融合,不仅仅是经贸体系的融入,更是文明和传统的融入。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西方特色的节日比如圣诞节,目前在全世界绝大部分地方都盛行。
但东方特点的节日,比如春节和中秋节,只在很少一部分国家流行。
这种小现象的背后,折射出文化影响力的不同。
当东方失去了前冲的势头,具备的优势被时间抹平,那么东西方之间的僵持中,文化影响力的软实力就会越来越重要。
同一个文明体系下的国家之间,更容易产生好感,更容易达成盟约。
更关键的是,西方掌控着海权。
只要达成平衡,不管是动态平衡还是静态平衡,世界局势在大体上都会进入稳定。
稳定的局面下,经济发展就是头等大事。
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更多的还是依赖于海运。
西方可以凭借着海权,不断地促进经济发展,形成一个全新的经济体系,并且将东方阵营排除在外。
历史上,他们就是这样对付毛熊的。
曾经的毛熊发展到巅峰时期,百万兵力集结西方边境,举行了轰动世界的军事演习。
为了炫耀实力,他们甚至专门邀请了西方的军事人员前来参观。
这是毛熊鼎盛时期的一次真实写照,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演习。
当时的西方为了应对压力,不得不让出了一部分利益,用来满足毛熊的胃口,缓和局势。
在那个时候,很多人都认为毛熊具备打垮西方的实力,已经占据了上风。
可谁都没想到,十年之后毛熊会迎来全面的衰败,不战而溃。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西方在牢牢掌握海权的同时,构建出了一套将毛熊彻底排除在外的经济体系。
并且通过经济上的优势,不断地对毛熊进行打击。
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霸主之间的争夺,本质上依旧是经济的竞争。
在这个海权时代,谁掌握了海权,谁就能更好的发展经济。
东方如果不能染指海权的话,在未来旷日持久的对抗中会逐渐失去经济活力。
当然了,东方的人口是毛熊的十倍,同时在地缘方面也有着不错的出海口,这些优势会让东方支撑的时间更久。
可能是一个世纪,也可能是两个世纪。
但只要西方控制住了海权,他们在经济上的优势就会随着时间而叠加。
所以近期看,东方占据了一定的主动权,处于战略上风。
如果将目光放的更加长远,去分析未来五十年,甚至一百年的国际格局走势,就会发现西方的核心优势始终存在.
第二一零零章 地缘环境造就文明特征
随着两人之间的谈话,不断地深入。
彼此也放下了以前的成见,关系在不知不觉间更加亲近自然.
敞开心扉之后,就没有了什么顾忌。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