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553节
今天的北寒带,是东方的势力扩张的阻碍。
明天的北寒带,将成为东方腹心安全的天然屏障。
未来东方如果战胜了西方,拿到了海权,那么人类历史上将出现第一个,也是旷古绝今的陆海双重霸主。
这么一个绝无仅有的庞然大物,真的有可能成为永恒的人类主宰,历史的终结者.
第二零五九章 昆虫无人机vs微波炸弹,死战到底
一个如此光明的未来,足以让所有东方人为之心动.
正是因为种种原因,也赋予了战争更加伟大的意义。
对于东西方而言,这里成为了角力的中心点。
这场战争的胜负,关系到未来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
以战争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化作战模式,也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各种新式能量武器的层出不穷,也充分体现出了人类的创造力。
像是基于电磁技术的电磁武器和作战系统,正在加速战争攻防体系和作战方式的改变。
光是此类技术诞生的武器,就有电磁轨道炮、高功率微波武器、核电磁脉冲。
另外,龙腾集团还率先将昆虫无人机应用在实际战场上。
这种无人机像昆虫一样小,有足够的动力让无人机像昆虫一样灵活,可以在狭窄的空间中运行,并能够承受人的碰撞。
同时,它还具备极高的隐蔽性。
昆虫无人机的直接杀伤力不强,顶多可以在战场上完成单杀。
遇到了穿戴防御装备的毛熊士兵,也只能将其炸伤。
所以从战斗力上来说,完全没有什么值得惊叹的。
当初这种无人机刚刚研发出来的时候,曾被专门应用于刺杀行动。
那唯一的使用,也是因为陈锋对西方采取的报复。
利用神经毒素进行悄无声息的暗杀,让西方精英不胜惶恐。
自那以后,昆虫无人机就仿佛成为了一款概念产品。
所谓的概念产品,就是在现实中暂时不会大规模量产的产品。
当时龙腾集团举办新品发布会,好像也只是将昆虫无人机当成了噱头。
直到今天,陈锋才将这种无人机才正式应用在战场上。
战场上的昆虫无人机,执行的不是攻击任务,而是侦查任务。
利用无人机体积小,隐蔽强的特点,对战场环境和敌方部署进行信息收集,并将这些数据实时传递到人工智能系统的数据库里。
这种昆虫无人机,给毛熊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在智能化作战的时代,信息泄露就等于是毁灭。
天网系统的精准打击能力,简直让人大开眼界。
毛熊也是用了星链系统才真正意识到,自己与西方在军事技术上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这种精准定位能力,应用在战场上是非常可怕的。
这意味着,发现即摧毁,没有任何侥幸。
在精准打击方面,双方都有着非常规的武器。
所以当昆虫无人机开始应用在战场上的时候,毛熊人吃了大亏。
当天的战损比,直接突破了2。
从之前的1.5:1,飙升到2.4:1。
面对突然状况,毛熊的作战指挥人员反应非常迅速。
为了应对昆虫无人机的侦查,他们加强了对微波炸弹的使用。
这种武器是西方专门研发出来,对付战争机器人的新产品。
自从装备以来,实战效果非常好。
微波炸弹是通过把微波束转化为电磁能,毁伤对方电子设施和人员的一种新型定向能武器。
这种武器的结构稍稍有些复杂,由超高功率发射机、微波辐射器、大型发射天线和其他辅助设备组成。
工作原理很简单,由高功率微波经过天线聚集成一束很窄、很强的电磁波射向目标。
依靠这束电磁波产生的高温、电离、辐射等综合效应,在目标内部的电子线路中产生很高的电压和电流,击穿或烧毁其中敏感元器件,毁损目标存贮的数据。
从而达到瘫痪目标,摧毁战斗力的效果。
按照实际功能的不同,微波炸弹可分为单脉冲和多脉冲两大类。
前者体积较小,主要应用于单兵作战,无人机投掷。
后者由于体积和重量的缘故,应用在巡航导弹,轰炸机携载和投放,甚至还能安装在战舰上。
当微波炸弹被投掷出的时候,会弹出一排天线,同时电容器开始放电,对外发射高功率微波。
西方曾经做过详细的测试,一个笔记本电脑大小的微波炸弹,可产生功率达3亿瓦的脉冲波,足以摧毁一百米范围内的战争机器人。
而最大的微波炸弹,则能成为可调整的辐射源,产生20亿瓦以上的脉冲波。
这种脉冲波模拟的是核爆产生的电磁脉冲,可以轻易地从通讯管道进入地下掩体,使其中依赖无线电、雷达、计算机、电网和电话等的现代武器系统在瞬间瘫痪。
对于毛熊来说,单脉冲的微波炸弹无论是对付战争机器人,还是对付昆虫无人机,都有着非常优异的表现。
而多脉冲的高功率微波炸弹,由于威力太强,基本上可以达到战术核武器的水平,所以不能轻易使用。
毕竟,陈锋一方也有类似的武器,可以造成大面积,大规模的伤亡。
双方的战斗虽然惨烈,但还没有到肆无忌惮的地步。
最起码,大规模杀伤武器没有出现在战争当中。
不过,这种自我克制不可能太长久。
随着战争的不断进行,双方都已经杀红了眼。
迟早有一天,他们会克制不下去,使用大规模杀伤武器来挽回局面。
战场上,无论是毛熊和陈锋一方,都在咬着牙坚持。
前三天的决战,双方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之后的四天,伤亡损耗依旧居高不下,甚至比前三天更高。
陈锋一方又损失了将近六十万台,平均日消耗十五万台。
到了现在,他手里只剩下百万台战争机器人。
而毛熊一方也不好受,同样伤亡了超过六十万人。
如果按照这个战损比,双方似乎打成了1:1的交换。
可实际上却不尽然,因为毛熊只统计了自己人的伤亡数据,没有将天竺人计算在内。
天竺人只参与了四天的战斗,伤亡统计却接近五十五万。
也就是说,四天的时间损失了超过一半的兵力。
剩下的天竺人都已经开始崩溃了,躲在防御工事内坚决不同意出战。
毛熊立刻进行了武力威胁,却也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
这批天竺人的士气,已经跌到了谷底。
如果是在自家土地上作战,他们还能鼓起勇气,死战到底。
可现在他们是万里迢迢被投放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为了别人而进行战斗。
这让天竺人完全找不到战斗的意义何在?
没有意义的战斗,当然没什么士气可言.
第二零六零章 岌岌可危的局势,不切实际的目标
智能化战争的惨烈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前三天的决战,机器人损伤四十万台,毛熊伤亡六十万人.
接下来四天的战争更为激烈,机器人的损失超过了六十万台,而毛熊的伤亡也在六十万人左右。
至于说天竺人过半的伤亡,压根就没人关心。
不管是毛熊还是西方,都只是将天竺人当成了一堆耗材。
但这些耗材的使用,还是给陈锋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如果没有天竺人出现在战场上,那么毛熊这四天的伤亡绝对要接近一百万。
百万天竺兵力,在战场上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