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551节

  “当前龙腾集团的产能拉升到了极限,暂时不能继续增大产量,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愿意发动整个东方的制造业,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最大的帮助。”

  “在东西方的实力对比中,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无比庞大的制造业产能,这也是未来能够赢得胜利的关键所在,是时候让世界见识一下,东方制造业应用在战争上会产生多么恐怖的效果。”

  防务负责人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单纯地想要提供帮助。

  他对商业上的事情,不是太了解。

  在他看来,工艺授权既然可以给,就能够收回来。

  这对于龙腾集团,似乎没有什么损失。

  但在实际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产业,是未来龙腾集团的主要盈利项目之一。

  无论如何,陈锋也不会轻易冒险。

  授权给普通企业,后果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但如果这些企业背后有门阀世家的撑腰,那可就麻烦了。

  “陈先生,在来这里之前,我们的相关机构连夜整理了一份名单,这份名单上包括了七家实力不错的机器人制造企业,它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承接龙腾集团的部分产能。”

  “根据专业的技术调研,这七家企业的生产线都是从龙腾集团购买,只需要稍稍做一些程序和工艺上的调整,就可以进行生产,不浪费任何多余的时间。”

  “虽然我不懂制造业,但我觉得这七家企业可以解决你现在的燃眉之急,我们当前首先要确保的是如何赢下这场战争。”

  说话间,防务负责人将这份名单递了过来。

  但陈锋却没有接,而是苦笑了一声。

  “我这里也有一份名单,上面包括了目前具有机器人潜在生产能力的几家企业,已经这些企业最近一个月以来的所有权变动。”

  “或许你还是先看一下我手里的这份名单比较好,有可能两份名单上的企业一模一样,只是你们没有说明背后的变动。”

  陈锋也拿出了一份名单,递了过来。

  现场的气氛,顿时陷入了尴尬。

  防务负责人微微迟疑了一下,接过了名单。

  打开之后,低头看去。

  这上面的企业名称和他手里的那份名单,一模一样。

  但奇怪的是,这七家企业在三天之前居然全部出现了股权的变更。

  这种事情如果用巧合来形容的话,傻子都不会相信。

  “呵呵,入股这些企业的大股东是一家基金机构,这家机构的背后就是门阀世家,我担心这个授权一旦给出去,那可就是一去不回了。”

  “战争机器人的制造工艺,可以说是目前龙腾集团最重要,也是最具价值的工艺技术,我们从未想过给予任何企业相关的技术授权。”

  “所以在这里我只能说,很遗憾,也很感谢你的支持和帮助,但目前我们还没有这个打算,对于这场战争,我会尽力而为,赢得最后的胜利。”

  陈锋笑着说了几句客套话,但语气里的隔阂却显而易见。

  他的态度很委婉,却也在表达着内心的不满.

第二零五七章 陆海之争,战略困境

  双方再次见面的第一个话题,在尴尬的气氛里无疾而终。

  接下来,两人就外北战争的意义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随着战争的进行,其所代表的价值和意义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事实上,在东方崛起之前,西方最大的敌人一直都是毛熊。

  这不仅仅在相似文明下,两个不同分支的竞争。

  更是陆权和海权之争的延续,不分个你死我活是不会停止的。

  曾经有很多人觉得东方在历史上,一直属于陆权。

  这是对世界地缘学的错误理解,同时也是似是而非的一种错误认知。

  陆权和海权,是西方的地缘学家基于全球争霸战略而提出概念.

  在世界地缘学中的“陆”,指的仅仅是欧亚大陆。

  从古至今,影响人类的重大历史活动,主要集中在北纬25度-60度之间的北温带区域。

  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欧亚。

  同时,欧亚是最大的陆地单元,自古至今都是人类文明的中心地带。

  当今,这里的人口占全世界的70%,是人类的主要活动区域。

  在欧亚这块最大的陆地单元面前,米国所在的那块陆地,只是一个边缘大岛而已。

  在人类有历史记载的数千年时间里,世界格局的一切变化都是围绕着欧亚展开。

  四大文明古国,全部都集中在这块陆地上。

  几乎所有可以改变世界格局的大规模战争,都是在这里进行。

  因此,在西方的地缘学家眼里,欧亚就是世界的核心。

  而陆权的意思就是,掌控欧亚的陆上通行权。

  从这个概念来看,东方显然不是一个传统的陆权国家。

  真正的陆权国,只有毛熊才是。

  他们横跨欧亚交界,并且控制着陆上交通的中心地带。

  无论是东方想要从陆地上运送货物去西方,还是西方想要从陆地上进入东方,都需要经过毛熊的领土。

  在毛熊鼎盛时期,掌控了所有欧亚间陆路交通要道。

  所以,西方人才一直孜孜不倦地想要瓦解毛熊,将其彻底打垮。

  当初即便是面临东方的崛起,依旧没有放松对毛熊的打压。

  原因就在于海陆之争,毛熊是西方天然的最大威胁。

  反观东方的地理位置,处于欧亚最东端的边缘地带,西部边境被世界上最高的山脉高原阻隔。

  这使得东方和欧亚中心地带存在着一道天然的地理屏障,很难逾越的巨大鸿沟。

  再看东方的北部边境,到处都是草原,冰原,荒漠,戈壁等等。

  这种环境,压根不适合农耕,对于以前的东方而言,也不具备长期占据的物资基础。

  所以在历史上,东方在国力鼎盛时期,能够遥控一下北部冰原,却无法将控制力真正地有效延伸过去。

  而进入工业时代以后,人类才具备了战胜自然环境的能力。

  可此时的东方,却处于五千年来最虚弱的时候。

  所以,数百年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毛熊一步步蚕食吞并,逐渐控制了欧亚的中心地带。

  从那个时候到现在,东方通往西方的陆上通行,一直都受制于毛熊。

  在东方彻底崛起之前,海洋霸主米国可以随时切断东方的海上贸易路线。

  而毛熊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切断东方的陆上贸易路线。

  所以说,东方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属于典型的边缘地带。

  一直以来,都充当着海陆大国竞争的缓冲地带。

  如果东方和陆权国结盟,那么海权国对陆权国的封锁线就会出现一个缺口。

  在上个世纪的时候,东方和毛熊之间也有过一段蜜月期。

  这段时期内,毛熊明显开始逐步压制西方,取得了一定的优势。

  可随着毛熊实力的增强,影响力的扩散,也滋生了更大的野心。

  由于种种因素,毛熊开始主动打压东方。

  在这个时候,西方趁机而动,开始拉拢东方。

  对于海洋霸主西方来说,最佳的战略就是一方面防备边缘地带大国,避免他们成长为新的海权国。

  另一方面,就是与边缘地带大国合作遏制陆权国的地缘优势。

  最好能把陆权国的边缘地带领土肢解出去,让它永无染指海洋的机会。

  所以在那段时期,东西方虽然没有正式结盟,却在一起合作遏制毛熊的扩张。

  于是乎,毛熊由盛转衰,经济开始衰退,直至最后彻底崩溃。

  从此,世界进入西方独霸的时代。

  这个时代,维持了将近四十年。

  直到东方崛起,才打破这种一家独大的国际格局。

  但这个时候的东方,陷入了非常恶劣的处境。

  边缘地带大国最糟糕的状态是陷入海、陆两线夹攻或封锁,如同一百多年前的东方,被东瀛、毛熊、还有英吉利等国群殴。

  只不过,现在的东方不比以往,综合实力全球第一。

首节 上一节 1551/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