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514节

  到底是什么原因,才会让他做出如此不理智的决定?

  没有人会认为陈锋傻,或则是没有眼光。

  他在商业历史上,早已成为最伟大的奇迹。

  因此,西北生态环境改善的方案里,一定隐藏着其他的利益诉求。

  否则的话,以陈锋的眼光断然不至于青睐于这种风险极大的项目。

  西北紧邻漠南,严格来讲在东方历史上经常被划分同一个地理概念。

  曾经,这里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在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前,曾经是最繁华的商贸之路。

  “当下我们要考虑的一点是,陈锋的利益诉求和我们的战略构想是否存在着冲突矛盾?如果批准这个环境改善的方案,未来的漠南能够承担我们的战略需求?”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朱雀集团开发西北,只要陈锋彻底赢得了这场战争,那么下一步就会顺势遥控漠南,将那里打造成他的地盘。”

  “但如果我们不同意的话,又有什么好处呢?如果陈锋赢了战争,应该不会轻易交出漠南,必须让我们付出一定的利益代价做交换。”

  “就算我们收复了漠南,那么下一步又要怎么掌控呢?只要我们无法经略西北,充实边疆,那么对漠南的掌控力就难以提升。”

  “难道要重拾这套改善生态环境的方案,进行大规模的投资,然后由我们来掌控漠南,形成对欧罗巴的直接压力?这样做和让陈锋开发有什么区别呢?”

  “大家都知道,目前我们东方的人口流动趋势是什么,大部分年轻人都向往城市,人口是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主动迁移,落后地区的孩子长大之后,大部分都选择去沿海发达城市工作赚钱。”

  “西北当地的气候又比较恶劣,降雨量少,挥发量大,存在着严重的干旱灾害,那里的土地承载力已经处于紧绷的极限,只有改善了降水情况,才有可能充实人口。”

  “有了足够的人口,才有可能经略西北,但大家也清楚,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要费多大力气,才能让人自愿迁往西北。”

  “别忘了,一个外北开发,陈锋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想尽了一切办法,并且利用了全部的影响力,但至今还是没有成功,其中困扰陈锋最大的难点就是人口的问题。”

  “由此可见,在当今这个时代,想要逆流趋势的话,难度是非常大的,没有人愿意从气候更好的东南沿海,搬家到西北苦寒,更何况两者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经济落差。”

  “所以我觉得,拒绝了陈锋的申请,等于是把这个棘手的问题揽在了我们的身上,在座的谁有办法经略西北?谁又有手段能够在短时间内遥控漠南?”

  “如果没有好办法,那么与其拒绝陈锋,倒不如干脆利落地答应他,为他提供一定的便利,帮助他尽快控制住漠南,为东方提供天然的安全屏障。”

  “更何况,不管怎么说陈锋也是东方人,是我们的一份子,他可不是那种数典忘祖的家伙,从始自终都立场鲜明地和整个东方站在一起。”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就算他成为了大漠之主,这又能怎样呢?他还是东方人,迁移过去的也是东方人。”

  “有些事情我们接过来,那就是吃力不讨好,可让陈锋去做的话,或许还真的能创造出一个新的奇迹,别忘了陈锋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神话传说。”

  关于西北生态环境改善的方案,并没有引起太过激烈的争论。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一旦收复北寒带,那么经略西北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可经略西北的难度太高了,这个地方到处都是戈壁荒原。

  不管是谁接手这件事,都会是一个大麻烦。

  倒不如甩给陈锋,让这个家伙去投资。

  成功了,最大的获利者也是东方。

  有了漠南作为屏障,下一步的战略选择会更多。

  即便失败了,陈锋也是用自己的真金白银进行了一次试错,给后来者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不管怎么算,风险都让陈锋承担了,而收益却是东方的。

  更何况,像漠南那种地方,本就乏人问津。

  毛熊占据这里数百年,进行了好几次的移民尝试,可最后都失败了。

  经济落后,气候恶劣,根本留不住人。

  现在东方的主要人口,都是集中在东南沿海。

  不要说漠南了,就算是气候更好的关东,人口不也是一直在流逝。

  既然这样,把烫手山芋交给陈锋,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对于这样的麻烦,大家都没有多少讨论的热情。

  只有防务负责人出于战略考量,比较重视这个事情。

  除此之外,大家对于第二项申请更有热情。

  关于智慧型城市,这是一个十年前就曾经盛行过的概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多。

  人们对于城市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以前只要基础的水电暖供应不出问题,居民就很满意了。

  可现在不一样了,人们对于城市的便利,服务,以及各项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绿化面积,空气质量,交通畅行,休闲设施等等。

  这些城市服务是否到位,成为了人们考量的新标准。

  根据专家预估,未来将出现更多的超级城市,也就是人口过千万的城市。

  这样的人口基数,给城市运行服务管理,带来了非常大难度。

  所以进行智能化改造,就成为了一种趋势。

  现在很多城市都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利用信息科技的发展,为城市管理赋能。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交通管理系统就是其中的代表。

  这套系统可以根据道路摄像头,搜集各路段的车辆密度,然后进行大数据处理,调整红绿灯时间,保障交通畅行,避免拥挤堵塞.

第二零一一章 智慧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对于陈锋的第一个申请,大家都没有什么兴致进行讨论。

  但第二个项目,却迅速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和热情。

  该项目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是非常惊人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现有的城市迟早都会进行升级改造。

  如果东方能够率先实现,并且大规模推广的话,意味着找到了下一个十年的经济增长引擎。

  其经济意义和影响之大,超过了汽车和手机这样的支柱型产业。

  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以前的大基建和房产。

  当然了,智慧城市的升级需要很多智能化的设备。

  因此,这个项目还能带动尖端科技的发展。

  这么一算的话,智慧城市属于传统产业和新型科技产业的完美结合。

  对于高层来说,这样的经济增长是梦寐以求的。

  市场前景足够大,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足够强,产生的国际影响力也非常积极,还能带动智能高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这都是一个非常优质的项目。

  当然了,缺点就是难度大,投入高。

  十年前这个概念就曾经风靡全球,却因为技术难度太大,投入成本过高而陷入搁置。

  说白了,不是不想发展智慧型城市,而是缺乏基础。

  比如智能化的技术在十年前,还处于初步运营的阶段。

  后来龙腾集团退出人工智能,才让这项技术发挥出了真正的作用。

  目前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最成功的就是龙腾集团。

  其他的企业,甚至不能形成竞争压力。

  西方的赛博坦集团也一直在该领域发力,只是成果并不显著。

  起码他们的技术和龙腾集团,依旧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

  但不可否认的是,赛博坦集团在该领域内是最接近龙腾集团的企业。

  而除了技术应用难度比较大之外,试错成本过高也是一个桎梏。

  因为没有成功的先例,所以在城市转型的设计规划上没有旧例可循。

  这么一来,没人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规划设计。

  万一出现了偏差,带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要知道,对一座城市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升级,将牵扯到方方面面。

  地面建筑如何规划,绿化空间如何配置,地下的基础设施怎么改善……等等。

  每一个问题的背后,还牵扯到无数的小隐患。

  如果规划错误了,导致转型失败,那么前期的投入怎么办?

  一座城市的年收入是有限的,可经不起这么试错。

  试错一次,都会带来沉重的债务负担。

  并且,还会影响到城市现在的运转和效益。

首节 上一节 1514/2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

下一篇:说好的直播算命,你让水友疯狂吃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