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501节
“我们想要了解一个情况,那就是目前依靠我们的防御系统,在毛熊失去理智的情况下,能否对来袭的导弹进行完全的拦截,拦截率在什么水准?”
东方的高层,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安全防御系统,是顶级强国守护本土的盾牌。
如果没有这一层防御,就绝对不能随意发起攻击。
“根据现在的数据显示,在天网系统的配合下,我们的常规导弹拦截率已经达到了98%以上,因为我们部署了三层拦截,足以将敌人的导弹击落。”
“但这套防御系统对于高超音速导弹以及隐形导弹的防御效果还不是特别理想,在这方面的拦截率50%左右,无法确保安全。”
“根据情报机构的资料,目前毛熊已经得到了最尖端的导弹技术,西方对他们的援助力度一直在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防务机构有信心拦截毛熊70%以上的导弹。”
防务负责人在涉及到专业问题上的时候,回答得非常精准。
这可不是随口一说的事情,拦截率一个百分点的误差就有可能造成上百万乃至上千万人口的损失。
这个回答,让现场一片安静。
70%的拦截率,听上去是不错了。
但这也意味着,有百分之三十的导弹可以穿透防御网,落在东方的本土上。
已知毛熊的核弹头数量接近一万,这么算下来的话,可能会有三千枚核弹轰炸东方本土。
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国家陷入毁灭之中。
事实上,目前防御系统的拦截率一直都是个谜。
就像是薛定谔的猫,很难说的清楚具体状态。
即便是最先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的西方,拦截率也在这个水平。
想要实现百分之百的拦截效果,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做到。
否则的话,西方早就发起对东方的总攻了。
或则说,东西方早就开战了。
正是因为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率不够高,双方都有毁灭对方的能力,却都没有绝对的防御能力,所以目前世界格局才呈现出脆弱的和平。
既然拦截率不够高,那么东方在对付毛熊的时候,同样会束手束脚。
老话说得好,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毛熊经济衰退,国际地位直线下滑,就是光脚的。
而东方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强国,家里值钱的东西太多,早就穿上了名贵的皮鞋。
真要是到了相互扔核弹的时候,东方的家当可比毛熊的身价高得多。
这么一算,显然不值得。
眼看现场一片安静,防务负责人不得不再次发言。
“我们不仅要看拦截率,同时还要考虑先发制人的打击模式,另外毛熊和西方已经绑定在了一起,我们在最初就发出了警告,如果是常规战争,将仅限于陈锋和毛熊之间。”
“可一旦毛熊动用核武器,或则战火波及到我们东方本土,那么我们下一步将直接启动对西方本土的打击,这是一种捆绑战术。”
“如果开启核战争的话,我们的目标绝对不可能仅仅局限在毛熊的身上,西方同样要为此付出代价,我们不会自缚手脚。”
“所以我相信毛熊即便是丢失了北寒带,也不一定会发射核弹头,因为他们和以前不同,随着西方的援助力度加大,毛熊也逐渐受到了西方更大的约束。”
“现在战争的主题是陈锋代表的外北地区,另一方是毛熊,我们是站在陈锋的身后,西方站在毛熊的身后,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对等关系。”
这一番话,冲淡了沉重的气氛。
虽说是一次战略冒险,但有陈锋冲在前面,一切都还有进退的余地。
如果前线打的顺利,那么收复北寒带就顺理成章。
如果毛熊要拼死反击,双方也有缓和的机会.
第一九九四章 速战速决,不宜拖延
外北地区的形势,已经趋于明朗化。
陈锋的想法,是准备将整个北寒带收复,提供充足的安全保障空间。
而毛熊的目标,则是夺回外北地区,重拾往日的荣光。
他们可不甘心只做西方的小弟,失去战略上的主动权。
双方都有各自的企图,不肯轻易退缩。
或则说,他们都没有任何后退的余地.
如果这次毛熊不能获胜,那么将会失去更多的土地,彻底沦为笑柄。
从此以后,他们将变成西方的附庸,再无战略自主权。
反观陈锋同样不能失败,外北地区一旦无法保障安全,那么之前投入的一切精力和资源都会变成一场空。
没有了这块立足之地,以前他所做的种种努力都成为笑话。
在这种情况下,陈锋和毛熊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于是,龙腾集团的产业园内开足了马力,二十四小时昼夜不停地生产着战争机器人。
一台台机器人从流水线上诞生,然后直接通过空运的方式,送到外北前线。
各种武器装备,更是开始加速制造。
整个龙腾集团就像是一台庞大的战争机器,轰然启动。
所有涉及到军工产品的生产线,全部都是满负荷运行。
工人分三班倒,二十四小时不停制造。
将产能提升到了最高,到处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无数运输原材料的卡车,在产业园门口排起了长龙。
产业园内每天消耗的各种材料,堆积在一起犹如一座山。
战争对资源的消耗,那是普通人绝对无法想象的。
幸亏前线负责战斗的是机器人,不需要运送太多的补给物资。
只要更换的常规零部件足够,充电设置齐全就可以正常战斗。
如果是换做人类的话,光是每天消耗的各种物资就要车载斗量。
目前在前线的战争机器人,数量已经提高到了八十万。
而陈锋的目标,是准备筹集二百万的战争机器人,进行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决战。
这对于龙腾集团来说,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产业园内的生产线,大部分都是用于生产民用终端产品。
战争机器人和军工武器的产能,一直都只占少部分。
毕竟龙腾集团是一家科技企业,而不是军工类的企业。
而龙腾电子产业园在起创初期,也只是为了生产手机,电脑等产品。
后来成立的重工子集团,才开始上马战争机器人的生产线。
所以,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陈锋的要求,龙腾集团的生产部门压力很大。
这里面牵扯生产线的调整,已经各种参数的改变。
另外的一个难点在于,战争机器人在实战中需要不断地改进。
既有软件应用方面的改进,也有硬件材料上的调整。
比如上次在天竺战争中,对机器人的要求是适应炎热潮湿的环境,避免电子零部件失灵。
但这次的战场环境,则截然不同。
天竺的气候特征是炎热潮湿多雨,而外北地区的气候则是寒冷干燥。
此外,在野外作战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地形因素的影响。
外北边境都是草地和原始森林,经常会出现冻土融化后形成的沼泽。
而到了冬天,极寒的气温更是一大困扰。
大风大雪的天气,并不罕见。
所以在机器人的用料方面,必须和以前有着明显的区别。
所用的材料,需要满足耐寒等需求。
一些电子零部件必须涂上一层保护材料,而机械零件的要求更高,在低温环境下要保持金属延伸特性。
否则的话,在寒冷气候的影响下,金属会变的很脆。
当然了,这些改进是要通过实验室来进行论证。
最终的参数制定以及配料表的更换,直接下达到生产车间即可。
这一次的外北冲突,陈锋不愿意拖得太久。
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九月份,低温天气很快就会到来。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