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500节
有了北寒带,不仅仅是经济利益上的补充,还有战略空间上的扩展.
更重要的是,东方缩短了与西方的距离。
以前的时候,东方距离西方太远,除了洲际导弹和远程轰炸机以及空天母舰之外,没有其他威胁西方的武器。
毕竟远隔万里之遥,常规武器根本没办法攻击西方本土。
但西方却距离东方很近,他们可以将武器和军事力量部署在东方的邻国。
以前的东瀛和高丽,就相当于西方的军事基地。
现在的天竺和毛熊,也是西方的炮灰打手。
可尴尬的是,在西方的周围,并没有东方的战略抓手。
这也导致了东方的地缘安全局面,非常的被动。
只能承受西方的挑衅,而没办法进行战略上的反击。
除非大家撕破脸,直接开启世界大战,负责东方根本无法威胁西方的本土。
可假如全取了北寒带,那情况就完全颠倒过来了。
东方不仅除掉了来自北方的传统隐患,还能借此直接陈兵在西方的本土边境。
攻守之势,就此逆转。
地广人稀的北寒带,成为了东方的战略缓冲区,却能够对西方形成致命威胁。
这个战略意义,是至关重要的。
北寒带既是毛熊的生命线,同样也是东方冲破西方围困的关键点。
如此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无论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但令人担心的是,正是因为北寒带那么重要,所以毛熊才不可能放手。
就算是毛熊承认战败,愿意放弃这里,恐怕西方也不会点头。
所以,在防务负责人发言结束之后,就立刻有人提出了新的忧虑。
“北寒带的战略意义大家都能看得出来,同样毛熊人和西方人也能看得清楚,即便是我们用尽全力收复了这些地方,恐怕毛熊和西方也不会承认失败,反而会继续扩大战争的规模。”
“如果说为了达成这个战略目标,不惜引起世界大战,我们真的需要考虑一下,到底值不值得,利益和付出的代价,是否是相配的?”
大部分高层还是担心一个问题,那就是战争会不会无限升级。
他们愿意对毛熊进行打击,更乐于收复东方故土。
可如果因此而引起世界大战,那可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现在的东方,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综合国力与日俱增。
军事方面的投入,已经和整个西方持平。
经济发展更是强势,一直都是全球的主要引擎。
只要按照目前的节奏继续保持下去,未来东方的综合实力将彻底超越西方。
到了那个时候,就可以一战奠定全球主导权。
可现在的话,还为时过早。
东西方之间的实力,不存在明显的差距。
双方各有所长,大体上属于势均力敌。
如果细细分析的话,西方依旧占据了些许的优势。
毕竟数百年的积累和底蕴,不是那么容易就超越的。
西方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还有遍布全世界的军事基地。
同时在资源总量上,西方更是远远超过了东方。
地盘大,资源肯定更多。
所以现在和西方开战的话,胜负很难预料。
另外东方还有一个很大的战略劣势,那就是人口密度比西方大得多。
西方阵营的成员国,大部分都是地广人稀。
他们的人口数量加在一起还不如东方,但领土面积却等于六个东方。
这也意味着,西方具有更高的打击承受力。
打个比方来说,如果轰炸东方的基数是一,那么同样的轰炸密度放在西方那里就需要达到六。
这些战略上的比对,东西方的高层不知道研究过了多少次,早已烂熟于心。
因此,双方都没有太多开战的意愿。
“在我看来,所谓的西方阵营就像是一个同心圆,大概包括了三个圈子,第一层圈子是以米国为中心,传统西方国家为成员,共同构建的核心圈。”
“第二层圈子是有着共同利益,在以前世界秩序中的既得利益成员,还包括了与西方有着共同敌人的成员,比如天竺和毛熊,我称之为利益圈。”
“第三层圈子,则是所谓的西方传统友好国家,他们使用西方货币进行贸易,共同构建起这个圈子的市场,大部分与西方有着密切的贸易联系,除了经济层面之外,他们在文化和习俗以及信仰方面,也和西方保持着很大的相似,这包括了很多国家,甚至可以说是世界大部分国家。”
“自从我们东方崛起之后,首先打破的就是西方的第三层圈子,东方货币的国际化,让各国在进行贸易的时候有了第二种选择,很多国家不再一味地追随西方。”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直到今天位置,西方的第三层圈子只是被打破了,却没有完全被摧毁,还有很多国家属于这个圈子的成员,而且西方也一直试图在重建这一层圈子。”
“所以我们现在不仅不能停手,反而要加大攻击的力度,打破了西方第三层圈子之后,我们还需要对第二层圈子进行直接的攻击。”
“如果这一战我们收复了北寒带,将毛熊打回原形,那么西方阵营内部就会出现恐慌的情绪,除了核心圈子成员之外,其他的西方追随者就会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
“只有击破了外面的两层圈子,我们才能接触到西方的核心圈,而打破了西方的核心圈之后,自然就可以直面最中心的米国。”
“现在都说什么东西方对抗,可在我看来,这其实就是东方和米国之间的对抗与矛盾,至于其他的成员都是炮灰而已,区别只在于是高级炮灰还是低级炮灰。”
这一番深入浅出的分析,堪称是一针见血。
将西方阵营的构造,说的一清二楚。
抓住了矛盾的中心点,才能做出正确的应对.
第一九九三章 巨大的利益,补齐短板的机遇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没有人能做到心如止水。
北寒带土地广袤,资源丰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
有了这块地盘,东方将能够弥补自身的短板。
更重要的是,有了输出战略威胁的端口。
通过北寒带,既可以直接抵住欧罗巴的腹地,又能直面与米国进行对峙.
在当今这个时代,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只要收复了北寒带,东方的战略局面就会从完全被动转化为主动。
北方的心腹大患,被彻底解决。
至于南方的邻国,除了天竺之外,都是一些小国。
而天竺和东方之间,隔着一道天路高原,难以跨越的存在。
再说东南沿海方面,威胁也已经被清除的七七八八。
亲西方的势力,基本被扫除了一遍。
东瀛变成了废墟,高丽成了附属,吕松也变得老实了不少,境内的西方军事基地都被拆除。
这么一看,东方的周边威胁所剩无几。
确保了地缘安全,经济发展才能平稳进行。
况且,东方坐镇中心,地缘周边的国家都已经被收服,下一步就能够继续扩散影响力。
就像刚才那位高层叙述的一样,西方经营着三个圈子,同样东方也要经营自己的圈子。
只不过,毛熊的威胁还是让不少人感到忧虑。
毕竟这个国家不一般,曾经是全球两大霸主之一。
认真算起来的话,从衰败到现在还不足五十年。
虎死雄风在,毛熊还是有着几分余威的。
尤其是他们庞大的核武器战备库,更是让任何国家都要忌惮三分的存在。
想要彻底打败他们,或则说赶他们回老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丧失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那都是存亡绝续的危机。
在生死关头,很有可能选择舍命一搏。
以东方现在的体量和经济发展程度来说,如果和毛熊互扔核弹的话,肯定要吃大亏。
所以问题在于,想要收复北寒带,东方最终需要付出那些代价?
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准确无误的答案。
可答案稍有偏差,那带来的影响将难以弥补。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