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272节
人口众多,有着充足的劳动力,人工成本很低,适合发展中低端制造业。
天竺的统领摩尼,就是打着这个主意,所以才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西方阵营。
为了获得西方的全力支持,甚至不惜在边界线附近主动挑起和东方的战争。
他以为凭借着战争的投名状,足以得到经济腾飞的机遇。
在天竺人的计划里,不过是进行一场战争,顶多伤亡几百万人,就可以得到西方的支持。
可谁也没料到,战争的进程竟然如此的坎坷。
到今天为止,天竺损失了上千万的人口。
由于东西方的角力,让这里变成了战乱区,各种势力割据一方。
不要说承接制造业产能了,就连以前的经济成果都没有保住。
西方撤兵之后,留下了一个内乱不休的天竺。
就连粮食,都要依赖西方的援助。
要知道,开战前的天竺每年要出口数千万吨的粮食。
从一个粮食出口国,变成了纯进口国。
经济总量更是跌入谷底,不足开战前的三分之一。
事实证明,东方经济奇迹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
不仅需要充足的劳动力人口,还需要初步工业化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守护辛苦所得的经济果实。
可无奈的是,人类最困难的一件事就是认清自己。
在各国眼里,东方奇迹是可以复制的。
西方提议的新贸易体系,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只要抓住这个机会,替代东方的贸易地位,就可以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况且,这次西方给出的条件比以前可要优厚很多。
既给市场,又给技术扶持,甚至连各国缺少的资金都愿意提供。
如此优厚的条件,纵观整个人类历史,那都是绝无仅有的。
如果不是碍于东方的强大威慑力,恐怕他们早就争先恐后地加入进去了。
天下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
攘攘熙熙,皆为利往。
只要利益足够,盟友之间也可以相互捅刀子。
更何况,各国和东方并不是盟友关系,只是贸易伙伴。
在经济发展领域,甚至还是潜在的对手。
因此,想要拉拢各国,阻止新贸易体系的成型,东方也必须给出切切实实的利益。
那些口头的许诺,压根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第一七一五章 培养市场,也是一种投资
“看样子,高层还真有这样的打算,用我们朱雀集团的利益来进行交换,或则说用新能源的产业布局来换取各国的支持。”
陈锋笑着摇了摇头,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不过,他并不看好这次的会议结果。
因为从始自终,也没有形成一个共同的决议。
比如需要朱雀集团做出什么让步,或则说要怎么做才能满足各国的利益需求?
仅仅是帮忙建立核聚变发电站的话,这倒是一件好事。
毕竟每座核聚变发电站,都需要从朱雀集团引入技术支持服务,还有发电设备的采购.
对于企业而言,这是开拓市场的绝佳机遇。
但这么好的机会,可不是平白无故就能获取的。
不付出点代价,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好事。
“会议上大部分人都强烈反对分享核聚变技术,对于我们来说只要这条底线坚守住了,那就避免了最坏的情况出现,不算是什么坏消息。”
“如果帮助各国兴建核聚变发电站的话,对企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控制了国际能源市场之后,我们朱雀集团的话语权将大大加强。”
“总体而言,我认为这算是一个偏积极的消息,咱们以前可没少费心思想要出海扩展市场,只是出口禁令限制了我们的业务增长空间。”
相比于陈锋来说,秦瑶的态度还是很乐观的。
她并不认为这是一次危机,反而视作是难得的机遇。
只要打开了国际市场,以朱雀集团的独家技术优势而言,意味着不断增长的利润。
这可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基于自身实力的一种未来展望。
“呵呵!”
陈锋笑而不语,可没有秦瑶这么乐观。
这次会议的讨论,只是一种前期的试探而已。
核聚变发电技术是关乎国运的成果,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也不可能分享出去。
所以技术分享这条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走不通。
不过,这并不代表朱雀集团高枕无忧。
仅仅是帮助建造核电站,恐怕不足以让各国拒绝西方的新贸易体系。
以陈锋对国际局势的了解,最大的可能是东方进行一定程度的援建。
也就是说,各国不会负担建造核电站的资金。
或则说,他们不会完全负担这笔投入。
而如果让东方进行援建的话,那么朱雀集团在这次的市场扩张中能收获多大的利润,还是一个未知数。
秦瑶想要用高价出售独家设备和技术,赚的盆满钵溢。
这个想法,大概率不会实现。
如果仅仅是商业行为的话,那完全没有问题。
任何一个国家只要想建造核聚变发电站,就必须得到朱雀集团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除此之外,别无二家。
实质上来讲,朱雀集团已经形成了对该行业的彻底垄断。
百分之百的垄断,不存在任何其他的可替代商。
所以朱雀集团的开价再高,各国也要捏着鼻子忍着。
毕竟核聚变发电是独家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找不到替代品。
垄断就是这么霸道,完全不会给你讨价还价的余地。
可这仅仅是从商业的角度出发,可以用垄断优势来压制采购方。
但问题是,这并不仅仅是商业行为。
甚至可以说,商业属性在其中的占比非常低。
这属于明显的国际交往中的利益互换,不能以商业的眼光去衡量。
因此,陈锋预感这次朱雀集团的出海,收益不会太高。
而且卷入到这种事件当中,对于企业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东方对各国进行援建的话,成本肯定要压缩到最低。
就像是之前的核聚变发电普及计划中,朱雀集团提供的设备报价几乎没有什么利润。
之后的技术服务费用,才让朱雀集团大赚了一笔。
“你觉得这不是好事情吗?只要守住了独家技术,市场越大,未来的收益就越大。”
秦瑶的态度,还是那么的乐观。
“当初米国篮球进入东方的时候,曾经让我们免费收看了多年,但随着篮球市场的不断成熟,他们最终将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在很多行业内,培养市场的初期是没有什么利润的,甚至还要亏本进行扶持,帮助市场尽快成熟起来,这是一种投资,未来肯定能获得回报。”
“退一万步说,即便是我们以成本的价格对外部市场进行开拓,那也是一件好事情,可以提高我们集团内部的资金周转率。”
“况且,你不要忘了,设备可不是一次性提供之后就没有后续服务了,今后的技术服务是一块大蛋糕,还有零部件的更换以及设备的维修,都有着巨大的利润空间。”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毛熊曾经以一块钱象征性价格,将一艘航空母舰出售给天竺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间,让天竺人自以为占了大便宜。”
“但之后这艘航母的改造费用,维修费用加在一起,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让天竺人支付给了毛熊三十亿米元的费用,这是典型的培养市场。”
“现在我们面临着类似的情况,只要帮助各国建造起核聚变发电站,让他们体会到无限清洁能源的好处,以后才能源源不断地收取利润。”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