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1014节
在东西方对抗的大环境下,保持中立的第三方就是渔翁的角色。
双方虽然没有提前商议,却非常默契地一起施压,逐步消除第三方的生存空间。
老大和老二干架,最后让老三成为胜利者,这是东西方一致想要杜绝的隐患。
事实上,很多国家都有着类似的想法。
比如摩羯,比如天竺,还有以前的毛熊,甚至还有桑巴国。
这些国家的体量都不小,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如果东西方争霸,掀起一场大战的话,结局无论谁输谁赢都会是两败俱伤。
而他们这些保持中立的国家,则可以趁机崛起,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历史上,已经多次重演了类似的事件。
但东西方显然在历史中汲取了足够的教训,他们是绝对不允许类似的现象在未来发生。
在进行正面对决之前,他们会想方设法地解决掉这个隐患。
所以在这场粮食危机中,东西方采取的措施从本质上没什么不同。
从战略大局来看,他们都在做同一件事情。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
这是一个必须弄清楚的事情,没有半点含糊。
不是敌人,就是朋友。
想要利用东西方对抗的局面,以中立身份试图得利的那些国家,就是此次被打压的对象。
粮食危机不过是催化剂,让全世界各国站队是一直都在持续进行的战略计划。
毛熊,天竺,桑巴国在此之前就已经做出了选择,加入了西方阵营。
那么接下来,其他体量中等以上的国家也要做出最后的判断。
当各国完成了判断,东西方两大阵营彻底完善的那一刻,也就意味着决战的开启。
大家心里都清楚,现在是最后的总动员。
西方出于现实的原因,用粮食武器提前开启了这一阶段。
因为时间对于他们并不友好,所以要尽可能快地完成总动员。
相比之下,东方则是见招拆招,只能跟着一起做最后的预演.
第一三七八章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在东方正式表态,决定拿出粮食储备库存来支援盟友的时候,农业机构的负责人也亲自来到了朱雀集团总部,商谈关于盐碱地开发的相关事宜。
这件事不能继续拖下去了,以前他们的态度有多么的倨傲,现在的心情就有多么的迫切。
当粮食储备库打开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东方必须不计成本地大规模开发耕地。
朱雀集团手握着外北地区的农业开发权,是农业机构必须的合作伙伴,一定要打好关系。
更何况,13.5亿亩的盐碱地开发,也要指望这家企业的参与。
按理说,开发这些盐碱地的费用,农业机构也能承担下来。
万亿规模的投资,对于如今的东方经济来说不算是特别沉重的负担。
但对于农业机构来说,却绝对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因为每年的农业拨款,决定了他们不愿意冒这个风险。
粮价波动的巨大风险,是农业机构所不愿意承担的.
所以,朱雀集团就成为目前局面的最优解。
东西方都在准备着最后的动员,为了一场尸山血海的决战。
虽然谁都不希望看到那一天的到来,但人类历史的经验告诉所有人,战争是解决分歧和矛盾最有效的手段。
和平对于人类而言,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无时无刻不处于竞争的状态中。
有时候,这种竞争的方式非常温和,也非常良性。
有时候,竞争的方式非常粗野,也非常的直接。
人与人之间,尚且要通过不断地竞争,来抢夺社会资源。
那么国与国之间,就更不存在什么和平了。
在西方一家独大的阶段,他们依靠着强大的武力,制造了一整套的国际体系。
他们希望通过这一套体系的管理,实现有限的和平。
但事实上,和平从未真正实现过。
在整个人类历史中,战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即便是进入了现代文明,每年每天都有战争爆发和进行。
人们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最后无奈的发现,在没有强大外力的直接介入下,矛盾和分歧最终的解决方式只有战争。
这也是最高效,且唯一真正有效的途径。
人类总是在追求那些稀少,难以触及且烟花易逝的东西。
就像爱情一样,稍纵即逝,留存不住。
但人类的高层精英,却从来不会去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他们必须在最理智的状态下,做出最符合利益的抉择。
所以西方加快了战前准备的节奏,试图充分发挥出先发优势。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方会继续强大,并且不断地提升军事力量。
现在东方的经济总值,已经开始超越整个西方阵营。
而核聚变发电普及的带动效应,才刚刚开始凸显。
如果再有五年的时间,东方在经济产业领域的优势将彻底确立。
核聚变发电普及带来的成本优势,也会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各行各业。
对于西方来说,这是一个不可能接受的现实。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当东方的经济超越西方,每年的防务支出也超过西方的时候,现在的微弱平衡就会被彻底打破。
胜利的天平,将彻底倒向东方。
所以,西方必须加快节奏,打乱东方的经济发展。
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启下一阶段的直接战争。
而这种选择,也是西方曾经最不愿意接受的一种方式。
两个超级势力的直接战争,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两败俱伤,没有真正的胜利者可言。
有位科学家曾经说过:我不知道下次人类大战将会用到什么武器,但下下次将会用木棍与石头来打。
现代文明中,人类掌握的武器太可怕了,将有可能毁掉整个人类文明。
正是这种相互摧毁的能力太强,所以东西方才会不约而同地要求世界各国进行站队。
他们谁也不希望,免收战火的第三方势力趁机崛起。
粮食危机,实际上是迫使各国不得不站队的一种办法而已。
西方有着充足的战略资源,进行这场最后的动员。
但相对而言,东方的选择是迫于无奈,不得不进行的一场冒险。
因为在粮食危机中,东方没有任何退缩的空间。
前来求援的盟友得不到满足的话,会毫不迟疑地加入西方。
粮食短缺,是一个无论如何都必须解决的问题。
既然东方没办法让他们摆脱饥饿,为了活命就只能依靠西方。
所以,东方在经历了几轮会议讨论后,最终决定开仓放粮。
将占据了全球60%的粮食储备拿出来,帮助盟友度过眼下的粮食危机。
但这一决定,也给农业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开仓放粮的那一刻,决定了农业投入必须不计成本地进行。
下一年度的粮食产量,也必须达到标准。
如果战略储备粮食耗光,东方的粮食产量又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话,将会给未来的战略部署带来不可承受的巨大伤害。
因此,开发盐碱地变成了一项必须执行的命令。
农业机构的负责人很清楚,这个命令需要不打折扣地完成,没有任何商议的余地。
如果任务完不成,他绝对承担不起责任。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