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夺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夺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第241节

  在亚丁港就有超过300艘。

  当时只是需要6万美元就可以购买一艘万吨轮船,其中四万美元还可以从银行贷款。

  赵从衍父子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刻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赵世鹏马不停蹄立刻前往希腊和亚丁港考察,发现他们得到的消息都是真的。

  他们开始在亚丁港大量购买那些旧船回来,一部分编入赵家的华光航运业,一部分直接拆掉当成废铁卖掉,让赵家大赚一笔。

  六十年代初,Y国的著名劳氏保险公司宣布大幅度提升旧船船运货物的保险费,这对于当时反应最大的正是东洋。

  当时,东洋造船厂和造船业占据全球一半市场。

  东洋为了保住自己的造船业市场,鼓励凡是全球东洋购买新船的,只需要支付两成首付,剩下的八成可以5厘年息向东洋的银行进行贷款。

  当时,香江的包裕刚,董浩运,都开始从经营旧船转向订造新船,在1965年的时候,赵从衍的四儿子赵世光代表华光航运业前往东洋订造新船,前后只是订造6艘,但是,进一步提升华光航运业的发展。

  七十年代后,华光抓住机会,和恒鉎银行合作,将旗下的新世界航运业进行上市,募集到1.4亿港币后,其后华光航运业也开始上市,还有华光地产也上市。

  三家公司上市,共募资获得8亿港币。

  赵家通过这些资金,开始在全球各地购买更多轮船,其中包括一艘22.7万吨的超级油轮。

  1974年,华光航运趁当时股市低潮,以换股的方式来收购新世纪航运业,其中船队也增加到29艘,超过108万吨载重量。

  历史上,八十年代的时候,华光航运业继续扩大规模,增加到70艘大船,载重量超过500万吨,成为香江第三大海运公司。

  除了这三大华资海运公司。

  还有曹家的万邦航运。

  曹文景在二十年代的时候,出生在申城黄浦江边的航运世家。

  1949年,曹氏一族全部从申城移民到香江,曹文景开始租下小轮,在香江和威海卫,东洋等航线来回运送货物买卖。

  五十年代,受到国际环境的关系,曹文景看中机会,开始买入旧船组建万邦船队。

  更是在东洋的时候,和东洋的航运公司抢航运生意来做,在香江,东洋,甚至全球积累了不少资金和名声。

  接下来,他更是开始逐渐淘汰以前的旧船,换上现代化船队。

  1972年,曹文景正式注册万邦航运投资公司,同年的十月在香江成功上市。

  七十年代中期,已经拥有10艘大船,载重量超过33.2万吨。

  不过,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他和包裕刚预料一样,全球航运业将遭到很大的打击,他也开始逐渐放弃航运业。

  不过,历史上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已经超过157万吨。

  除此之外,万邦集团涉及到各行各业。

  甚至,业务遍布南洋各地。

  香江除了这四大华资航运是最出名的外,历史上被誉为香江华资航运四大巨子。

  实际上,香江还是有不少其他华资航运的。

  像藿英栋早期就是海运发展的,把国内和香江,甚至濠江那边的物品来回运送,特别是五十年代,国际对于国内进行经济封锁的时候,藿英栋正悄悄把东西运送到国内,为他后来和国内的关系打下很深的基础。

  后来藿英栋已经把产业往地产方面发展,航运方面基本上放弃了。

  除了藿英栋。

  还有汇沣银行股东许世逊家族。

  其父许爱舟是第一代船王,二战前经营船运及油类生意,20世纪40年代转移香江为基地, 1957年在香江成立中建企业,从事基建、航空、房地产开发及投资,主要物业还有中建大厦、亚细亚行、中怡大厦、遐宁大厦、葵涌货柜码头,1966年许爱舟去世,其家族业重新分工,由长子许歧伯主管航业,次子许士芬负责矿务,由许世逊掌管地产。

  除了许家曾经也是香江的船王外。

  早期的买办家族,郭氏永安集团,还有利孝咊的家族利希慎集团等等华资,其实都有涉及到航运。

  这些航运规模太小,或者逐渐放弃这些业务,根本无法和那四大航运业无法相比。

  在香江来说。

  除了那四大华资航运集团和其他中小型华人海运公司外。

  在这之前,真正垄断香江海运业的,正是香江四大洋行。

  包括怡和的航运,会德丰航运,甚至太古航运,和记航运,还有就是九龙仓航运。

  这些公司,除了涉及到地产和其他各行各业的时候,如果不是后来包裕刚,董浩运这些华资航运巨头崛起。

  一直都是这些英资洋行垄断了香江和全球海上的航运。

  其中,现在会德丰洋行的载重量总吨位将近140万吨。

  怡和航运,和记航运,太古航运,九龙仓航运的规模和会德丰洋行差不多。

  也正是因为那样,现在的英资洋行,即使怡和置地,和记黄埔在还没有被帝国集团收购的时候,他们旗下的航运和包裕刚的环球航运,亚洲海运相比真的差远了。

  特别是包裕刚旗下两大航运集团。

  一家是香江第一,环球航运载重量总吨位超过一千多万吨。

  一家是香江第二,亚洲海运载重量总吨位将近五百万吨。

第234章 杨铭也想当世界船王!

  帝国集团在先后吞掉九龙仓洋行,和记黄埔洋行,怡和置地洋行。

  除了拥有大量的储备土地外。

  像九龙仓洋行在香江拥有大量优质码头和货仓,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包裕刚盯上九龙仓,甚至一定要拿下九龙仓的关系,因为九龙仓旗下的码头和货仓正适合配对他包裕刚家族的庞大海上船队。

  至于和记黄埔?

  和记黄埔旗下,在香江,甚至海外也拥有大量的码头,仓库。

  历史上,李加城吞掉和记黄埔后,其长茳实业集团也开始在香江,和全球拥有庞大的港口码头。

  怡和置地?

  怡和现在40%业务量在香江,60%业务量在全球,除了南洋,还有中东,南菲,甚至欧美国家。

  这些国家许多码头,仓库也是属于怡和洋行旗下的产业。

  现在帝国集团把这三大洋行全部吞掉了。

  杨铭要把这三家洋行旗下的航运业务组建成香江第一航运集团,就是可以尽可能利用他们的资源优势。

  三大洋行的航运业组合后,加起来载重量总吨位已经超过三百万吨。

  这已经排在包裕刚的环球航运集团,亚洲海运集团,以及东方海外集团之外,香江第三大或者第四大航运集团了。

  “老板,你的意思是进行资源整合,把九龙仓集团的航运公司,怡和集团旗下的航运公司,以及和记航运集团旗下的海运公司组合成一家新的航运公司。”马世民问道。

  “不错,就是这个意思。”

  除了自身资源优势外。

  杨铭很清楚接下来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的变化。

  不得不说,历史上,包裕刚和曹文景对国际航运业八十年代的预测还是比较准确的,但是,至始至终,航运业一直都是包裕刚的主业,他也只是暂时放弃而已。

  历史上,包裕刚通过弃舟登陆,获得大量的资金,先后吞掉九龙仓,会德丰,以及入股扎打银行,后来,还是又继续扩大环球航运的产业。

  1991年,包裕刚因为癌症去世后,包家财产一分为四,其中大女儿和大女婿苏烸文继承了环球航运的主业。

  这一次,杨铭要进入航运业,不仅仅是因为内部资源优势整合。

  杨铭还想当一当世界船王!

  “其实,我也想当当世界船王。”

  杨铭看向麦里思等人笑道。

  麦里思倒是知道老板那样做可不是那么简单。

  其中,其实是那样真正目的。

  杨铭已经开始悄悄针对香江第三大洋行会德丰洋行。

  杨铭和帝国集团先后吞掉香江第二大洋行和记黄埔,吞掉香江第一大洋行怡和置地,已经引起了会德丰洋行和太古洋行的警惕。

  会德丰洋行现在两大股东共同控股会德丰洋行。

  第二大股东,正是约翰.马凳,马凳家族拥有会德丰A股2103.5万股,约占6.7%,拥有会德丰B股5354.9万股,约占22.7%。

  不过,会德丰洋行第一大股东是张玉良家族。

  张玉良家族拥有的会德丰总股份比约翰.马凳家族还要多。

  其中,会德丰A股1385.5万股,占据4.4%,会德丰B股1.15亿股,占据48.9%。

  七十年代中期的时候,怡和洋行,甚至汇沣银行控股的和记黄埔,一度都想收购会德丰洋行。

  因为各种关系,最终怡和置地,和记黄埔收购会德丰洋行都失败了。

  现在会德丰洋行是分为A股和B股的,也正是因为那样,其他公司想收购会德丰洋行比较困难,需要同时控股A股和B股。

  除此之外,现在会德丰第一大股东张玉良家族和第二大股东约翰.马凳加起来的股份,完全控股会德丰洋行,即使其他人觊觎会德丰也无从下手。

  历史上?

  为什么包裕刚成功吞掉会德丰。

  这也是因为,八十年代的时候,约翰.马凳在全球航运业衰落的情况下,他作为会德丰的大班,不顾张玉良家族的反对,继续大规模投资航运业,导致会德丰亏损严重,要从外界借钱解决债务问题。

首节 上一节 241/14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民:我背诵三千道藏转职天师

下一篇:和五个前女友上节目,我火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