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第710节
回到家,打开系统,查看荣誉值页面。
来到纽约之后,荣誉值的数值一直在增长。如今,经验条上的游标,已经接近当前层次的终点。
不久,姜哲中午说动父母,也办好手续,把父母接到纽约。
复式豪宅亮起暖黄灯光。
姜益夫妇跟着姜哲踏进玄关,眼睛就亮起来。
从机场到家中,两人一路看了许多新鲜事。
到了姜哲的复式公寓,又仔细的看了一圈。这里的面积虽然没有姜哲在滨海的别墅大,但科技感强,更加现代。特别是听到价格,更是心惊肉跳。在听到姜哲支付还款绰绰有余,这才放心。
姜哲没办法告诉父母,买房的钱,已经通过系统奖励赚回来。
姜益夫妇给姜哲带来好多东西,就怕他不会照顾自己。还帮他把物品放到合适的位置储存和摆放。
“这冰箱比咱们家客厅都大!“徐丽拉开冰箱门。
看到不同的储藏区域,有各种食物,有些是姜哲亲手处理的食材。知道儿子在吃饭上没有应付。
姜益正在欣赏窗外风景
“这就是那个知名的公园?“
姜哲给父亲介绍能看到的知名建筑。“今天休息,明天带你们去大都会博物馆,还有几个知名景点。”
徐丽已经把他们的卧室重新收拾一遍。“今晚,我做饭。”
“妈,我已经安排好,您等着吃就好。”
一家人再次团聚,一起吃晚饭,其乐融融。
姜益夫妇很想知道姜哲在纽约生活的一切,所以,问起他在这里的学习、生活的细节。
姜益放下酒杯,看着正在讲述学习经历的儿子。
他忽然想起儿子读高三那年,挤在8平米卧室里画画的模样。
脑海中的那个身影,和眼前的姜哲渐渐重叠。
似乎没变,其实变了很多。
——
哥伦比亚大学,紫藤花攀着哥特式拱窗绽放。
姜哲推开克里教授办公室的大门,听到了轻柔的音乐。
“教授。”他看到克里教授正在低头看杂志。
“姜,你的颜料分析,已经发表了。“克里教授看到姜哲,抖着手机期刊:“这不仅对艺术实践有帮助,对修复也有借鉴意义。”
“谢谢您的推荐。”姜哲把最新的实践报告交给教授。
克里教授仔细的看过一遍。“好。这个阶段的实践,可以通过。你可以放松几天。”
“谢谢您。”
——
姜哲驾驶休旅车,碾过一道砾石坡道时,惊起成群的雪松太平鸟。
父母在纽约游玩几天,就回国了。
米勒邀请姜哲去他的新农庄做客。
姜哲正好打算放松心情,就驾车赶往农庄。
离开大城市,欣赏沿路的风景,心情舒畅。
他问过几个路人,终于接近目的地,看到了路标。
米勒农场的橡木路标上,铜铃在风中敲出肖邦夜曲般的清响。
他摇下车窗的瞬间,带着青草甜香的风灌进来。
继续向前行驶,农庄的轮廓自林间浮现。最先看到的,是座沉睡在时光中的19世纪石砌农舍,粗粝的灰砂岩外墙爬满植物,藤蔓间探出殖民时期特有的梯形小窗,玻璃上还凝着前夜的露珠。
他推开车门,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铜铃随风轻响,声波惊动了谷仓顶部的信鸽,扑棱棱的振翅声与远处奶牛低沉的哞叫交织成乡间晨曲。
姜哲遇到了一位工作人员报上来意。
工作人员已经得了米勒的交代,当即指引他去停车。
托着行李,走向农场主楼。
这处农场已经有很久的历史,既有新的建筑,也有一些老建筑。姜哲看到感兴趣的建筑或陈设总会留步欣赏。
抚触谷仓外墙上模糊的“1947“刻痕时,米勒出现:“就知道,你会迷路!“
“米勒,谢谢你的邀请,你的农庄太美了。”姜哲和米勒来了一个拥抱。
米勒换下阿玛尼西装,打扮的就像一位真正的农场主。靴子上沾着新鲜草屑。
“这里还有更美的地方。”米勒引着姜哲走向客房坐在的主楼,同时介绍:“牧场有群安格斯牛,我刚从那里过来……”
“那里原是农场主的烟*草仓库,我买下来的时候,挑高六米的橡木横梁上还悬着生锈的铰链。”
“看东边!“绕过百年水车磨坊,米勒指向雾气散开处。
十八世纪风格的乳白色主楼闯入视线。
姜哲看到,五条交错的屋顶线切割着天空,粗切石块的拱门下,早春栽种的蓝莓丛已结出青果。
米勒让侍者把姜哲的行李送到他的房间,然后,带着姜哲继续游玩。
三只边境牧羊犬跑到了米勒身边,试图跟在他旁边。
它们对姜哲很友好。
两人绕过主楼,整片缓坡牧场在眼前豁然铺展:
整齐的苜蓿随风翻涌,更远处的休耕地上,成捆的干草垛如巨型的金色纽扣缀满山丘。正在工作的人们点缀其中。
农庄主楼后方,保存完好的19世纪榨苹果酒作坊也令姜哲驻足。
粗粝的石墙上,铁质铰链还挂着当年运输木桶的麻绳,霉斑与铁锈在朝阳下呈现出伦勃朗式的光影层次。推开吱呀作响的橡木门,尘封的榨汁器械上凝结着深褐色的苹果糖晶,百年前的甜香竟仍在空中悬浮。
穿过作坊,一座架在溪流上的耐候钢玻璃连廊突然闯入视线——这是现代悬空体量设计,锈红色的钢板与落地玻璃将古典与未来焊接,倒映着溪水中游弋的虹鳟鱼群。
“这里还有很多好玩儿的地方。不过你可以先去换衣服,我为你准备了适合这里的服装,哦,对了,今天中午可以尝尝我们这里的午餐,你要不要先休息一下?”
姜哲说道:“谢谢,我不累。等换好衣服,我就想好好体验农庄生活。”
“好,我带你去骑马。”
米勒为姜哲选了一匹良马。
两人骑马,继续游览农庄,一直玩到中午,才返回主楼吃饭。
午后三点的阳光将牧场切成明暗交错的色块。
姜哲支起简易写生画架时,然后准备水彩画工具。
农庄里,可以入画的美景很多,上午的游览途中。他已经选好了一些目标。
他凝视着坡地上吃草的牛群,半晌之后。果断动笔。
米勒让人支起巨大的阳伞。伞下摆了桌椅。
他坐在椅子上。边品尝果汁。边欣赏姜哲作画。“
姜哲用松鼠毛的画笔,快速的融合颜料,笔触过处,画面上的光影如液态琥珀般流动。
暮色降临时,姜哲已经创作了三幅水彩作品。
他回到农庄主楼,已经到了晚餐时间。
米勒与姜哲坐到了餐厅的胡桃木长桌旁边,侍者推来餐车。
三层镀银托盘盛着烹制的虹鳟鱼。
鱼身裹着碾碎的干果与枫糖,底下垫着清脆的蔬菜,掀开香草束时,姜哲嗅到龙蒿与百里香唤醒的河鲜本味。
他已经适应了西餐的味道和流程,能和米勒顺畅的交流,还不耽误吃饭。
餐后甜点环节,米勒示范着将糖浆淋在冰镇酸奶上,冷热交激腾起的白雾里。
他讲述着农庄的传统:每年深秋,管家会收集七十种落叶制成标本,压在餐厅的防弹玻璃地板下。此刻姜哲的皮鞋正踏在一片1889年的枫叶化石上,叶脉纹路与头顶枝形吊灯的锻铁花纹惊人相似。
当手工巧克力在舌尖融化时,壁炉里的苹果木突然爆出火星。
饭后,米勒请姜哲为自己画一幅在农庄生活的小尺寸绘画。
姜哲欣然同意。
考虑到米勒是自己在米国的重要支持者,他打算用先画写生草稿,然后再画正稿。
两人坐在壁炉前聊天,姜哲可以一边接话一边写生。灯光,影子,墙面,古老的铸铁烛台都进入画中人物的背景中。
……
晨露未晞的牧场笼罩在淡青色薄雾里,姜哲握住缰绳的瞬间,栗色母马扬起前蹄,鬃毛甩出的银亮水珠在空中划出德加笔下的舞者弧线。
来农庄游玩写生,他喜欢上骑马这项运动。这匹马还有个名字——玛格丽特。
他俯身贴近马颈,嗅到混合着苜蓿清甜与皮革鞣酸的气息,这味道让他想起临摹德加作品的感受。
上一篇:重生86:我用游戏踹开世界之门
下一篇:四合院:一不小心截胡了秦淮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