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第705节
画完一些稿子,再继续之前的油画创作——今天看到的图书馆管理员的姿态,可以融进油画当中。
落地窗外纽约的霓虹星河,正在降温,姜哲将都市喧嚣隔绝在玻璃外。
画室里摆着几张已经完成的作品,有油画,有水彩。这些作品都是他来到纽约之后,利用零散的时间逐渐完成的。
这些都是精品,还有一些被系统评价为普通作品的稿子,已经被销毁。
到了预定的休息时间,姜哲果断的停笔,去洗漱,回到舒适的大床上躺好。
点开系统。
今天是系统的结算日。
您今天运动时间,超过1.5小时;创作时间,3.5小时;学习研究时间,7小时。
您本月的学习积累,等级达到优等,课题完成度已达到82%,有一幅作品参加拍卖并顺利成交。
经综合计算,您在本月可获得以下奖励。
奖励资金:7万刀,可以从以下渠道进行提现或累计使用。
奖励2:观摩大师创作机会一次。
奖励3:提升古籍修复技能的机会一次。
……
第二天清晨,姜哲对着浴室镜刮须时,收到了克里教授的短信:“带你的炭笔速写本来我办公室,有位策展人对你的作品感兴趣...“
第746章 ,修复技能提升,声名鹊起
深秋的纽约,中央公园的枫叶正红得灼眼。
姜哲背着双肩包,来到哥伦比亚大学艺术修复实验室,与克里教授和布莱克教授,几位研究生、助教,依次打过招呼。
大家围着实验台上的一幅油画作品。
姜哲在之前的研究中,逐渐展露修复技能,可以正式参与修复研究。
今天,是他第一次作为重要成员参加。
实验室非常干净,但能闻到特有的溶剂的味道。
“姜,这是查尔斯·霍华德1898年的作品。“克里教授用戴着白手套的手轻触画框,“十九世纪最后一批海港风景画,但你看这氧化层......“
姜哲走近一些,观察作品全貌。
画布上暗沉的油膜下,原本湛蓝的天空已泛出诡异的青灰,帆船桅杆处的裂纹蛛网般蔓延至整片云层,右下角码头工人的褐色外套更是班驳如被虫蛀的旧书页。
姜哲装作在观察,在思考,实际是用系统收录这幅画的数据信息。
首先确定,这幅画是真的。
等系统列出这幅画的破损情况,他已经有了底气。
知道全部的问题,就可以找对应的办法。
此时,其他人还在寻找,并记录分析这幅画的破损情况。
姜哲对克里教授说道:“教授,这里是用蛋彩补过色。“
他分别指出三处指甲盖大小的区域,如果仔细比对,会发现很微妙的差别,但是,用特殊仪器,就能发现,他指出的地方与周围油性颜料的暗蓝,形成对比。
克里教授的眉毛挑了挑:“真的是这样?!你是怎么发现的?”
“观察。我熟悉这些材料。”姜哲是在场众人当中,最知名的画家。其他人懂修复或擅长研究,但不是专业画家。
所以,他用这个理由,其他人无法反驳。
因为姜哲被人称道的是创作,所以,一些人本来反对他参加修复。
此时,他比专业的修复人员,更敏锐的发现问题,让很多人无话可说。
有位研究生询问老师,这些起反作用的修复,大概是什么时候的。
其他人也想知道,才能确定接下来的解决方案。
一位负责人说道:“我需要问问上一位收藏者,但是,我估计他也未必知道,否则,他应该会告诉我。”
等消息的时候,姜哲告诉克里教授,他判断最近的一次修复,可能是上世纪70年代进行的。
克里教授询问依据。
姜哲说是经验和直觉。他刻意表现能力,是为了参加更重要的课题。
其他人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
去打听消息的人,很快回来。
“上一任收藏者买作品时,听卖家说过,这幅画经过一次修复,他只记得,大概是上世纪七十年代。”
所有人看向姜哲。
姜哲的反应很平静。
克里教授很高兴,自己的学生能在众多研究生当中崭露头角。
他故意提高声音:“七十年代的那个蠢货,居然用坦培拉技法修复油画?“
发过牢骚,大家开始拟定修复方案。
参与修复的人,在实验室里进进出出。
姜哲面前的修复方案,已列了七页。
他把自己的方案,交给克里教授审核。
不久,布莱克教授,也看到了姜哲的方案。他用英伦腔询问:“姜,你连修复光油都要亲自调配?“
“是的。”
布莱克在看见姜哲书写的详细配方后,表情逐渐变得严肃。纸上工整的排列着达玛树脂、蜂蜡和松节油的精确配比,旁边还标注着1890年代纽约的气候数据。“你连当年港口的湿度都要还原?“
当天,参与修复的所有人,开始汇总,商议方案。
在克里教授和布莱克教授的建议下,以姜哲的修复方案为基础,形成了新的方案。
次日上午,姜哲穿上浅蓝色实验服。
油画已经取下,在实验台上铺好。
众人各自其职,开始忙碌。
三盏无影灯将画面照得纤毫毕现。画面上的帆船帆布上的霉斑,如同撒落的黑芝麻,女神像火炬尖端的铅白颜料已氧化成浑浊的灰黄。
“表层污染物包括尼古丁焦油、煤灰和累积形成的硫酸盐结晶。”一位助理用屏幕显示屏上放大的画面里,颜料裂缝中卡着细小的黑色颗粒物。
姜哲将温湿度计调整到23℃/55%RH,开始调制的清洁剂。
淡黄色液体在玻璃皿中泛着琥珀光泽,他对着灯光观察溶液透明度:松节油62%,丙酮13%,乙醇25%,正适合应对多层叠加的污渍。
“开始表面清洁。“姜哲的声音像他调制溶剂般平稳。他戴着放大镜调整角度,棉签蘸着的混合溶剂,泛着琥珀色流光。
当第一根棉签落在帆船主桅的裂纹处时,很多人下意识屏住呼吸。
布莱克教授和克里教授都有些担心。他们见过太多修复师在这个步骤翻车——要么溶剂渗透到底层毁了画布,要么留下刺眼的清洁痕迹。
但,姜哲手里的棉签在颜料层上轻盈地画着螺旋,脏污的物质如融化的黄油般被卷起,露出底下鲜亮的钴蓝色。
克里教授凑近一些,看着姜哲避开了所有坦培拉补色区,棉签的每一次落点都很精确果断,方才轻轻舒了一口气。
当几处麻烦的部位被清理干净,实验室很多人的呼吸声音加重。
姜哲处理到货轮烟囱部位时,半片指甲盖大小的颜料层突然翘起。
一位研究生手中的记录板险些掉落。
布莱克已经准备启动应急方案,却见姜哲左手早已擎起预热到38℃的微型电熨斗,右手用驼毛刷蘸取特制胶水点在剥离处。蒸汽熨斗轻触画布背面的瞬间,翘起的颜料层如被施了魔法般服帖归位。
姜哲的声音依然平稳,额角却有了一些细密的汗珠。“十九世纪画布含麻量高,需要......“
“需要控制温度不超过麻纤维的玻璃化转变点。“克里教授接话,也是坚定姜哲的信心。
他想起三十年认识的顶级修复师,悄悄把姜哲与这些人进行比较。
当画作右上角的云层恢复珍珠母光泽时,姜哲今天的工作结束。
几位自诩擅长修复的人,终于明白两位教授为什么破例让姜哲动手修复。
“接下来是填补。“布莱克开始指挥,并且请姜哲动手准备材料。
开始修复后的第七天,清晨。
姜哲将补强后的画布平铺在可调节修复台上。
实验室里,挤进了更多的旁观者
“裂缝最宽处0.05毫米。“姜哲将数据投影到幕布上,“需要三层交错填补。“
他取出的动物胶带着蜂蜜甜香,混入填充剂,
几个眼尖的人,金秀妍注意到他持镊子的右手始终悬停在画布上方三厘米处——这是为了防止水汽影响粘合。
姜哲和布莱克教授,还有一位助教,轮流工作,将填补工序已完成大半。
姜哲换上的放大镜,用貂毛笔尖蘸取的修复专用溶剂,正以0.01毫升为单位注入裂缝……
上一篇:重生86:我用游戏踹开世界之门
下一篇:四合院:一不小心截胡了秦淮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