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宝岛1992,从四小天王开始

宝岛1992,从四小天王开始 第308节

  多家媒体为了确认事情的真实性,不仅打电话到陈启明这边确认,还派人去联系了格莱美主办方确认。

  而得到的结果自然是真的。

  在确认是真的以后,港台媒体集体沉默了。

  当然,沉默归沉默,报道还是要发的。

  而且还是要大规模的刊发。

  短短几天里,整个港台娱乐报纸上便全是关于陈启明入围格莱美的新闻。

  《国人之光,陈启明入围格莱美》

  《奇迹,第一个入围最佳新人与蓝调、乡村最佳歌曲的中国人》

  《陈启明真正的做到了走向国际》

  《历史时刻,第一个入围格莱美的中国歌手出现了》

  在港台为此事疯狂宣扬,引起港台歌迷集体为陈启明疯狂打coll的时候,内地那边也没闲着。

  内地很多媒体报道也同样开始报道陈启明入围格莱美的事。

  不过,对于内地观众来说,格莱美是什么东西他们根本不知道。

  因此,这件事在内地民众当中倒是没掀起什么波澜,仅仅是让他们有种陈启明很牛逼,在国外很红的感觉。

  民众不知道,但有些文化人肯定是知道的。

  比如春晚。

  当陈启明入围格莱美的消息传到今年春晚的导演赵安耳中以后。

  这位之前导演过多次春晚的导演都没犹豫,亲自写了一封信,又给陈启明送了过来。

  为什么说又呢?

  因为之前,春晚就邀请了他,但因为陈启明一月继续自己的巡演,没时间参与排练,所以他便拒绝了春晚的邀约

第278章 《风云雄霸天下》下映(两章合

  一)

  说实话,春晚的再次邀约着实让陈启明有些措手不及。

  一月初的时候,他就拒绝了春晚的邀约,打算沉下心来完成自己的巡演。

  但春晚导演赵安在得知陈启明入围格莱美奖项以后,便一直给他打电话。

  这家伙有多夸张呢!

  他夸张到仅一天时间里,就给陈启明打五个远洋电话。

  赵安这种陈启明不出席春晚就誓不罢休的举动,着实让陈启明头疼不已。

  最后,没办法的他只能同意出席今年的演唱会。

  不过,考虑到他自己的时间根本不够,所以今年的他就不准备新歌了,而是从以往的歌曲中挑选一首红歌出来演唱。

  赵安那边显然也知道陈启明很忙,不可能重新准备新歌,所以直接敲定,让他就演唱今年发行的那首《伤心太平洋》。

  不过,在陈启明同意出席春晚以后,赵安又赖上了陈启明。

  去年,陈启明一张《恭喜发财》ep在内地销量火爆。

  里面的三首歌都成为了内地的过年爆款歌曲,几乎人人都会唱。

  这让赵安充分认识到了陈启明的才华,也对他创作的过年歌曲非常垂涎。

  去年,他就因为某些原因被刷下了春晚导演的位置,这次再次担任春晚导演,他非常希望能做出好成绩。

  而这好成绩,莫过于今年春晚的节目效果了。

  于是,他直接赖上了陈启明,让他为今年的春晚创作一首新歌。

  就算他自己没时间排练演唱,由节目组请别人来演唱都行。

  最后,被他打电话烦得不行的陈启明只能抽出时间,从脑海里抄出一首歌,给春晚节目组寄了过去。

  将歌曲寄过去以后,陈启明便没再管这事,继续自己的演唱会。

  时间流逝,陈启明的美国巡演很快结束,在十四号,陈启明又转战欧洲。

  开始在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开始巡演。

  相比美国,陈启明在欧洲的人气并不是那么火爆。

  在这边,有的地方,他火爆程度不逊欧美亚洲,但同样的,在有些地方他也像个小透明。

  没办法,他在欧美的经营时间太短了。

  哪怕他的那张ep在欧洲很火爆。

  但时间的短暂,这让很多歌迷甚至都不知道他是谁。

  很多歌迷都只听歌,可不会关心歌手是谁。

  如果是欧洲本土的歌手,天天上这边的电视也就算了。

  偏偏陈启明是亚洲人,他在欧洲的曝光度是严重不足的。

  可能大街上,十个中有七个在听他的歌曲,但这七个人中,真正认识陈启明亦或者杰米陈这个名字的不足三个。

  因此,欧洲这边的巡演火爆的时候场场爆满,被冷落的时候则会出现场馆里的人不到一半的情况。

  出席演唱会的人不足一半,这对陈启明来说可不划算。

  这里是欧洲,陈启明在这边的演唱会都是属于外包形式。

  不能赚钱,主办方基本就不会主动垫付演唱会举办的费用,需要陈启明与福隆以及华纳唱片掏钱出来。

  演唱会都是赚钱,亏钱,这怎么可能。

  所以,经过商议,陈启明等人决定将欧洲这边原定的二十多场演唱会直接砍半。

  只在陈启明明显拥有不俗号召力的地区举办,比如英国等地。

  而演唱会经过减场,以及只到有影响力的地方演出的举动效果的确不错。

  接下来的日子,陈启明的演唱会再也没出现那种演出时场馆坐不满的情况。

  一月二十一日。

  这天对于陈启明来说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开心的日子。

  在这一天,《风云雄霸天下》在香港下映了。

  这部片子最终在香港总计斩获四千五百万港币的票房。

  毫无疑问,这部电影赚了。

  而且还可以说会是大赚。

  香港电影要赚钱,从来都不是靠的香港本土票房。

  而是靠的外埠。

  日韩的版权,宝岛的版权,乃至内地的版权费,全是参照香港票房进行贩卖的。

  四千五百万港币的票房,这在香港绝对是属于顶级票房了。

  这个票房数据的电影,在外埠上的收入绝对会是惊人的。

  只要其他地区的版权卖出去,那电影想赚钱,那简直轻而易举。

  而这其中,宝岛方面的版权,经过三方商议,被长宏影视拿走。

  因为这是三方投资的电影,所以,作为长宏独占宝岛版权的代价,长宏将不参与其他地区的费用分账。

  嗯,就是赌。

  香港的高昂票房,让长宏决定赌一把,他们直接放弃了其他地区的外埠分账。

  香港与宝岛的观影品味虽然有区别,但并不大。

  一般情况,在香港大卖的电影,在宝岛往往都会有不错的票房。

  因此,长宏打算赌这部电影在宝岛会大卖。

  长宏本身就是宝岛的片商,他们之前之所以进入香港,为的就是投资香港电影,然后利用投资方的便利拿到这些电影在宝岛的发行权。

  这次,长宏便行使了这种权利。

  长宏拿走了宝岛的发行权,后续其他的外埠分账,包括香港的票房分账自然就没有他们的关系了。

  其中也包括内地的票房。

  因此,接下来的外埠版权洽谈,长宏没有继续参与,而是由启明影视与上海制片厂共同洽谈。

  其中,上海制片厂很聪明。

  他们在看到长宏以投资份额换取了宝岛的收入独享权以后,立刻动了心思。

  他们直接找到陈启明,打算也像长宏那样,不要包括香港以及其他地区的收入,只要内地的收入。

  面对上海制片厂的提议,陈启明慎重的进行了一番思考。

首节 上一节 308/6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华娱:大导演从拿下女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