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十而已开始的影视攻略 第444节
但随着时间推移,地位稳固,赵恒在用人上大胆了不少,包括他在潜邸时的那些心腹,都逐渐得到了重用。
在即位之初,新老势力的交错是一个恒久不变的主题,这就正是他这种人出头的好时机,前提是要能先入了皇帝的眼。
而只是被召见,显然还不够。
“来人,给他赐座。”
“谢官家!”李勇倒也是老实不客气,坐下之后腰杆挺得笔直,却叫赵恒笑了起来,说道:“李君名,你可知道,为何朕要将你召来?”
李勇犹豫一下,说道:“是因草民给蜀州的那几个锦囊?”
赵恒不置可否道:“可与朕说说,你究竟是如何隔着千里外,得知此事的?难不成,你真是那卧龙诸葛亮的转世?”
李勇苦笑道:“那不过是故事戏言尔,不能当真。至于草民是如何知道,其实也不外乎就是一个猜字。”
“哦,猜?”赵恒澹澹道:“你只是凭着猜想,就能知道千里之外即将发生的事情?”
“实不相瞒,草民倒也并非是瞎猜,我虽从未去过益州,却有幸有两个教习师傅,正是蜀中人士,对那儿的情况颇有见地。
“且我家的营生也正打算入蜀经营,却不想无意中触动到了一些秘闻,草民七拼八凑,才有此一想。而后便想到了借由那诸葛卧龙的锦囊妙计,来警醒蜀中诸位达官显贵,期望他们能够调查一番。
“倒是没想到,怀忠公竟是将草民那些揣测十分看重,并以此果真揭开了那神卫军兵变之事,提前布置以将此事扼杀……”
赵恒脸色看起来似乎还有些失望,或许他更希望从李勇这里听到的,是他凭借什么风水、天时、八卦易理而推断出来,或者是梦中受到什么老仙人的谶语也行,哪想到就这么朴实无华。
这也让李勇在他眼中一下变成了一个侥幸获利之人,包括什么“小卧龙”和锦囊妙计,也都不过是运气好凑巧罢了,瞬间兴趣大减。
第六百四十九章、对辽之议
李勇当然也清楚这一点,其实他未尝没想过给自己套上一层神秘面纱,而且以他对于时局的掌握,往后还能源源不断地继续稳固自己的这一层人设,除非历史转向完全改变,不然就不怕翻车。
但真要是彻底改变,那时候情况也不一样了,也不需要考虑这个了。
尤其是,赵恒本身又是一个极其信重谶纬的皇帝,虽说他真正开始任由谶语祥瑞大行其道还是在晚期,但他的迷信其实从早先还在潜邸时就可见端倪。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身处这个时代,又有几个人真能够做到完全不迷信的呢?
而越是高位者,有时候或许越是敬畏鬼神,有时候刚开始可能不信,但为了让别人都相信,久而久之可能就把自己也骗到了。
就好像赵恒最开始搞祥瑞可能只是为了掩饰自己在澶渊之盟中的战略失败,但后面东封西祀,耗费了大量钱财物力,那可能真就渐渐沉迷其中了。
所以如果李勇这么做,还真是很有可能取信于对方后,立马可以上位的。
不过李勇要考虑的不是这一时之得失,如果只是因这迷信之说上位,往后他自己也很难摆脱这方面的影响。
简而言之就是撒了一个谎,那就得要用千千万万个谎去圆它。
那他与赵宋又有何区别,又谈何改变呢?
既然如此,倒不如一开始就直接讲清楚了,何况既然那么多人都将此期待为是“隆中对”,那何不真正让其实现呢?
“官家,草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赵恒虽说心里失望,但面上却并没有表现出来。
相反,他还得要继续礼遇李勇。
在他来说,这其实是在向外界释放一个信号,一者他这个当今皇帝唯才是举、不问出身,要像唐太宗李世民一般,“天下英雄尽入我吾彀中”。
另一方面,则是用对李勇的安排,来试探一些朝臣的态度。
就像是这一次御驾亲征,其实便并非他之所愿,简而言之他几乎是被逼的。
而且后面还会有一次……
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赵恒作为一国之君,与辽的这两次作战,其实也并未到灭国之战的地步,所以在赵恒自己看来,他的御驾亲征其实可能并不是那么必要。
但显然,以他对于朝廷、军队的掌控力,若不亲自去督战前线,那结果将会很难说。
这是得到劝谏,同时也是自己权衡之下的决定,但他心里头必然不会舒服。
不过李勇不知道这些,知道了也不会在意,因他接下来要与赵恒所说的,乃是真正的国策。
“草民虽不敢自比诸葛卧龙,但诸葛丞相却向来被草民引以为榜样,一言一行也要向他看齐。故而草民虽在钱塘尺寸之地,然心中却包容天下,于我大宋这里外局势,亦有一些不太成熟的个人想法……”
赵恒便似笑非笑盯着他,知道戏肉这时才来了。
若要说,他在召见李勇的时候,不知道李勇有意在给自己造势,那显然也是小瞧了这位皇帝。
但身为天子,如这种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情况,他非但不排斥反倒得鼓励,当然前提是,李勇确实有本事。
不管这本事是手上的、脑子里的,还是光光嘴皮上的。
所以他倒也不介意,留下这片刻时间来,好好听听李勇会否给他带来什么惊喜。
“官家,草民虽人在钱塘,但也知晓官家此次御驾亲征,抵御辽人南侵,打了胜仗,东京城里都能听到百姓们在传扬官家的功业。只是此次仗虽然打赢了,短期内辽人也可能会有所收敛,但此次并未真将他们打痛。
“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定再过几月,他们便又再度南侵,到时战端再起,便是官家再度亲征、再打胜了,可只要不能将那些契丹人尽数剿灭,便纵有死灰复燃之时,到时又该如何?”
赵恒原本听着还不以为意,毕竟他已经命人开始在大名一带屯田,整军备战,随时可以迎敌。
便是辽军再度悍然发动战事,只要撑过最初,慢慢缓过来,宋军都有一战之力。
只是慢慢听着,才知道李勇居然考虑的不是战事本身,而是战后之事。
若说起此事,在朝中还真有几许争端,毕竟能居于庙算者,其实并不缺乏可总揽全局的眼光。
只不过就算看得清,真正争论起来,却多要为各自利益谋事,所以少有能够完全坦诚的。
而关于此议,便也就一直搁置着,只等辽宋之后的大战结束再说。
毕竟若是到时候万一败了,那现在讨论再多,也都是无用功。
此时赵恒倒也有些来了兴趣,李勇这乡野草民竟会怎么说。
“李君名,说说你自己的看法吧。只要能言之有理,便是有什么不合时宜的话,朕也恕你无罪。”
“谢官家!”李勇去了后顾之忧,干脆站起身来道:“若依照草民之见,想要彻底解决辽人之患,不外两种办法,其一自然是毕其功于一役,一战而全歼之。
“哪怕只是歼灭了其有生力量,但只要能够将其彻底打痛、削弱了,让其再无力量与胆气进犯我大宋边界,那就如当年汉武一般,自然能保边界百年和平。然则……”
如汉武唐宗这等高悬于丹青史册里的榜样,作为皇帝的赵恒如何能没有想法。
便是当年志大才疏的隋炀帝,却不也是以汉武为榜样,所以内建运河、外征高丽,又要整治门阀世家,与秦皇汉武时可谓是一般无二,最终却也使得隋朝如同秦一般,得了个二世而亡的结果。
汉武帝好运就好运在,他前有文景之治以黄老之道休养生息,积蓄了可容他穷兵黩武消耗数十年的国力,就如当年始皇帝亦是“奋六世之余烈”,然后却又有一个昭宣中兴,为他擦屁股恢复民生。
当然,许多人看不到这些,哪怕是赵恒这个皇帝也看不到这些,只能看到汉武一生的荣光,开疆拓土、挥斥方遒。
但到之后的转折,赵恒目光不由一凝,却又听李勇继续说道:“然则我宋军与辽军,其实各有优劣所长,若是坚壁清野、城防工事,自是宋军之长,可要是在塞北平原摆开阵势,骑兵冲阵,却是辽军所长。
“若要成追击之势,却是以己之短去攻地之长,自不可行;要不追击,却又永远没法将其覆灭。故而此计却不可行,便只剩另一条退路,那便是与辽人和谈。”
“和谈?”赵恒刷地一下站起身来,反应比李勇料想得却还要激烈几分。
想也是,他才继位三年,在未被朝堂政事彻底磨灭心中热血之前,犹存着几分幻想。
便如御驾亲征之事,若他坚决不同意,群臣亦不能逼迫他,说到底也是他自己原本就有想法。
此时朝中未尝无人起和谈之意,甚至可说,这和谈的声浪可并不小。
只不过许多鼎足之臣,就是从太宗时过来地,不管驴车战神于兵事上如何拉胯,但是在心性上,比起后来那些习惯了向辽人纳贡赔款的皇帝来说,总还是要强那么一些。
所以此时朝中主战派声音更大一些,其实从赵恒能够直接起复曹彬等人掌握禁军也能看出一二来。
而连带着赵恒自己,同样亦是倾向于战。
李勇面对赵恒的凝视,却是不慌不忙,反倒还冷笑了一声,反问道:“敢问官家,可知道与辽人打一仗,这粮草运输、兵马调动,及一应军械物资,需要花费几何?”
第六百五十章、西夏李氏
李勇的态度有些不对劲,甚至可以说对皇帝显得有些不敬。
不过他眼前的皇帝是宋真宗赵恒,虽论及才能难以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比,但在气度上却并不差。
或者更狭隘一点说来,他如今所在的也并非是原历史时空中那个宋朝,而是梦华录里的大宋,眼前的皇帝,也正是里面那位皇帝,若非如此,他也不会把话说得这般直接。
赵恒听完果然在脸色变换一阵后,重又坐了回去,然后盯着李勇,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笑容。
旁边的李神福原本心里头也为李勇捏了一把冷汗,他虽知道皇帝素来宽仁,但君心莫测,面对这少年如此不敬的态度谁知道还能否保持。
天子的宽厚仁义,向来也是有目的的,像是李勇这般抬脚便可直接踩死的,赵恒其实并不需要对他有什么顾忌。
不过看到赵恒此时态度变化,便又放下心来。
他对于李勇的生死并不关心,只是若是因为他激怒了皇帝,那他们周边服侍的这些人,怕也要受到迁怒。
“你说的不错,继续说下去。”
李勇面色始终没有变化,此时闻言也只是拱了拱手,就说道:“官家,草民之所以言要与辽人和谈,实是为国家大事计。若是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结束这场纷争,就唯有双方罢手和谈,方能迎来和平,哪怕只是暂时的和平。
“如此也是为我大宋发展计,若是能以部分钱财,换取边塞稳定,也省却一大部分劳民伤财的军费开支,中原大地更不需要为此闹得人心惶惶,专事生产、发展。
“须知道,当年汉武帝时,亦是四世余烈,得汗血宝马、养百战之兵,方能血白登之耻、马邑之恨。草民所以为,和谈亦是为图发展大计。一时软弱不意味着一世软弱。大丈夫能屈能伸,一国如大丈夫,亦如是。”
其实,这也是澶渊之盟的真正意义。
客观说,这个盟约,的确为宋辽带来了百年的和平。
此后边境虽然也有些小摩擦,但因辽在名、利方面都占尽了便宜,简单来说就是,大宋“给的太多了”,本身辽人要南侵,为的也不外乎就是这些利益,既然不用打就能够让宋人乖乖送上金银财物,那又何必那么麻烦呢。
宋朝调兵遣将需要诸多靡费,辽国难道就不需要了?
而且若是没有女真的崛起,这个盟约可能还会继续延续很长一段时间下去,因辽国在此后一直沉迷于享乐中,高层逐渐腐化。
上一篇:诸天轮回:从港综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