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十而已开始的影视攻略 第443节
第六百四十七章、入宫面圣
高鹄此次来到东京乃是来述职的,他先前在某地任知县,任期满了又通过了考绩,自然回京等待安排。
当然,高鹄是个喜欢寻求进步的中年人,所以他来到东京之后,立马找上了同族的高家。
其实真要论起来,虽然是同宗,但高鹄乃是在高家原籍,而***这个高家却早就已经迁出来了,甚至他们这才是旁支。
如今嫡庶颠倒,皆是因为曹家的关系,高鹄也主要是为了来找曹家,他想要大进步也只有曹家能帮他。
虽说曹家的顶梁柱曹彬已经故去,但正因如此,皇帝一方面是想要树立榜样,另一方面则是回报曹彬先前的支持,当然可能也有一些部分真是为曹彬的清廉家风而触动。
总之,曹家几子如今都各有安排,甚至高家也获得了一些好处。
这种情况下,高鹄自然会想着抱上这棵大树。
而且他也是打定了主意要赖在东京不走了,地方上虽好,但再好也比不上东京更能使人进步。
所以他这次也不是孑然一人而来,还把家人也都一并带上了。
除了妻子,自然还有他的独女高慧。
不过此刻的高慧还未长成明眸皓齿、清丽可人的少女,只是个可爱的女童,倒是不怕生,不管是面对***还是李勇都笑呵呵的,颇为讨人喜欢,也让高鹄心中得意。
***将高鹄带过来,自然也是要安排一番这位族叔的起居,便笑道:“高掌柜不是说,先前隔壁那家要走了,正好让李贤弟换个地方。鹄叔你们家人少些,便先住在我那个院子里如何?”
隔壁那个院子更大,之前里面住了不少人,显得热热闹闹,李勇他们也是知道的。
如今***这样安排,倒也没什么问题,虽然李勇他们不愿肯定也不会强迫他们,只是先来打个商量,但他们也没理由拒绝,毕竟住哪儿不是住,宽敞些还更好。
高鹄自然没什么好不答应的,他往后肯定是要在东京定居,但如今钱方面稍嫌不足,所以暂居在高家堡这里也没什么问题。
何况这边能跟***亲近些,正是求之不得。
而如今更见到了李勇,却也同样不会放过这个结交的机会。
他当然也听过李勇的名头,实在是三国的传播速度太快、幅度太广,哪怕李勇在很多地方没有用心主动地去做,却也不妨许多人自己见识到了这个故事的价值。
而伴随而来的,自然是一早就跟这捆绑在一块的李勇,也借着东风火了起来。
最主要还是来自于皇帝的认可,让天下间许多人都自然记住了李勇这个名字。
而对于力求上进的高鹄来说,能在李勇还未面圣之前跟他认识,却直如被天上馅饼直接砸中,甚至对做主介绍的***都有些感激起来。
而后经过了一番热热闹闹地搬家,高鹄一家也在这高家堡住下来。
***虽说对李勇神交已久,但他平日事忙,迎来送往,拢共也来不到这里几趟,交谈不过二三句就走,最后反倒是高鹄与李勇交流更多。
也是高慧跟宋引章差不多的年纪,正好能玩到一起去。
高鹄知道那宋琦君是李勇的妾室,宋引章便是小姨子,对此自然是乐见其成。
如此他还正好省得去找借口,就拿着女儿当挡箭牌,直接几次三番来找李勇联络感情了。
李勇对此人观感一般,但看在小高慧的面子上,倒也不会拒绝他。
不过交浅自不会言深,高鹄这种会顺杆往上爬的人,跟他说太多吃亏的是自己。
只要他不想,高鹄自然也不可能从他这里得到什么。
不过此人颇有进取之心,也不会轻易气馁,当然他更多的还是往衙门里去跑,毕竟不管是高家、曹家的关系,还是李勇这边,到底都不是直管着他的。
而在这期间,那朱文翰当然也主动登门,带着谢氏、范仲淹一起来向李勇道谢。
他对于妻子的到来自然高兴,但同时,也未尝没有一些压力。
当然,不管如何来都来了,他也只能接受。
而当得知了李勇留下了一些银两,美其名曰给范仲淹补身体,但实际上也并不一定需要花费这么多钱,其中肯定也有给他们家改善条件的部分。
朱文翰听了夫人的转达,第一时间要还钱的想法也就渐渐散去。
而在得知了李勇身份之后,也有了一些打好关系的想法。
毕竟这个世界是很现实的,谁又不想要进步呢?
像是朱文翰这种区区户部郎中的小角色,放在历史上若非是范仲淹的继父,都不太可能留下一笔。
而在这里,他也没有参与朝争、被那些大老们看中的资格。
所以对他这样的小人物来说,反倒没那么多的顾忌,朱文翰自己也不是迂腐的人,所以面对很有可能成长为一根大粗腿的李勇,没什么理由不在这个时候提前来打个交道。
而且他也不需要做什么,有着范仲淹和李勇的这层师徒关系,往后李勇发达了肯定少不了他们家的好处。
这样一连过了数日,李勇只是日常间带着几个姑娘游玩,玩累了就回来休息,然后那高鹄上门来讨教一番,却过得算是逍遥自在。
终于到这一日,却已是立夏时节,驿馆来人通知李勇,却是皇帝终于想到了要召见他,他将在皇宫御书房面圣。
为此赵恒甚至特意再派发了一封圣旨,以显示对他的重视,那宣旨太监也是直接找到了高家堡这里来,当着一众旅客还有高鹄、高掌柜这些人的面,宣读了圣旨。
虽对于一个平民少年郎可能太过,但礼贤下士必有所求,赵恒心里自然也是有所考量的。
虽殊荣引人称羡,但毕竟不过是些虚名,只要暂时没有涉及到实际的封赏,大家也就只会惦记一下他这个名字。
高鹄听着看着,眼里心里满是艳羡,只恨不能以身代之。
他都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得到这样的恩遇,虽然文官多有嘲讽、看不起幸臣的,但真要是他们得了这种待遇,怕一样高兴得找不着北了。
高掌柜心中惊异,却也越发佩服少东家的眼光,能早早看中这李君名,如今这宣旨的事情往后流传出去,对他们高家堡可也有着不小的好处。
至于其他的旅客、做事的小厮们,也是面色各异,心里各有羡慕嫉妒等思绪。
而俞敏、宋琦君、赵盼儿、心砚等人,却纷纷在心里涌起自豪。
然后就在这一众各色目光里,李勇先是在宋琦君伺候下沐浴更衣,再由那传旨太监引领走过内城,再到宫城,准备进入皇宫中面圣。
第六百四十八章、兴趣大减
大宋宫城的正门宣德门,墩台平面呈倒凹字形,上部由正面门楼、斜廊和两翼朵楼、穿廊、阙楼组成,正楼为单檐庑殿顶,朵楼为单檐歇山顶的形象。
李勇一路过来,虽然也算守礼,目不斜视,但那闲庭信步、沉稳坦然的表现,却让前边引路的宫廷内侍看了都暗自点头,赞叹这少年果然不凡。
世上果有生而知之者?
而一行拾阶而上,跨过了宣德门,便正式进入大宋宫廷中。
这座宫城是在唐汴州衙城基础上,彷洛阳宫殿改建的。
布局沿袭“前朝后寝”之制,略呈东西短、南北长的长方形,又由东、西华门横街划分为南北二部。
南部中轴线上建大朝大庆殿,北部建日朝紫辰殿。
又在西侧并列一南北轴线,南部为带日朝性质的文德殿,北部为带常朝性质的垂拱殿。
再向西,则是皇室治丧之用的皇仪殿,与广政殿,亦是最靠近西华门之处,乃是皇帝策试进士和每年举行春秋大宴的场所。
而这次赵恒会见李勇的所在,却正是在垂拱殿的偏殿中。
当终于来到了垂拱殿门前时,那传旨太监几个却是到此止步,而换做了另外一批内侍来,继续给李勇引路。
当头的一个,身形颇伟,面色却是微黑,双目炯然有神。
这是大内宦官、昭宣使李神福,历经太祖、太宗,到如今已是三代,赵恒继位后,对他亦是倚重有加。
去年秋,赵恒在东郊阅兵,便授命他为大内都部署,全权负责安排皇帝的起居行止程序。
先前御驾亲征时,也是命他与潜邸时的心腹王继英同为行宫使,负责来往途中的生活住宿等事务,可谓一时荣宠至极。
话说这两宋之间的宦官,还真是出了不少了不得的人物,这大概与赵匡胤本就是以外戚的出身掠夺了权柄有关。
】
在这旧时王朝的体制里,皇帝能够支使的力量拢共也就那么几支,文官武将属于外臣,身份上到底隔着一层,故而很多时候,宗室外戚、内侍太监就是皇帝最为亲近和倚重的两股力量。
而且一个王朝总是会从前朝吸取教训,但也只会吸取一部分,甚至可能矫枉过正。
如秦最后几乎是毁于宦官之手,于是两汉宗室、外戚的力量便空前强大;唐毁于地方割据,到宋时便将大权独揽于中央,削弱地方军权、政权,由中央委派地方官,部署兵马防务。
而宋的前身,北周便是亡于赵匡胤这个外戚,太宗皇帝赵匡义又是以弟及兄,故而自宋真宗赵恒开始,对宗室、外戚多有限制,反倒内侍、宦官多有倚重者。
当然,宋朝有多位位高权重的太后,包括真宗的皇后刘娥,这就是另一码事了。
李神福声音却是颇具磁性,并无李勇印象中太监的那种尖利刺耳,而他在介绍完自己后,瞥了李勇一眼,却也没有多谈,只在前边静静领路。
先前在外头的时候,李勇就经历过了一轮搜身。
但来到了这里,在正式进入殿内之前,却还要一轮搜身。
李勇并无什么不耐,大丈夫立于天地间,岂能……不是,是当能屈能伸,该忍的时候就得忍。
何况这些宫廷侍卫也知道李勇是得了皇帝亲自召见,多少要给他点面子,虽不至于得过且过,却也没有太过分,点到为止。
之后李勇才随着那李神福继续往前,在殿前先行等候,由李神福上前去提醒一声:“官家,钱塘李君名带到了。”
“哦?”在正前方那明黄色的书桌后边,正俯首翻阅奏折的皇帝抬起头来,对着刚刚跨过那道高高门槛的李勇这头仔仔细细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不由击掌笑道:“好个少年英杰,却是闻名不如见面。”
李勇在那李神福的指点下,也已经行了礼,自称“草民”,却又听皇帝笑呵呵道:“朕早早将你叫来,却一直没有见你,你倒也是沉得住气……”
李勇并不意外,赵恒不会无缘无故就放自己鸽子,原先也在想着他是不是别有目的,如今不过是验证了猜想而已。
当然,可能也是确实没时间,顺带来试探一下他罢了。
所以这几日李勇其实一直在想着搞事情,因为对皇帝来说,这沉得住气有沉得住气的说法,沉不住气也有沉不住气的说法,究竟哪种更好,取决于将他看做了什么人。
在李勇看来,当然是令自己的存在感越强越好,强到让皇帝无法忽视。
从赵恒的履历来看,在执政初期,他还是一个比较开明的皇帝,当然也可能是因为登基之初,地位尚未稳固,所以只能压住性子,而多倚重一些老臣。
上一篇:诸天轮回:从港综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