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811节

  “这...”

  不等他开口,周扬继续说道:“虽然说投入不一定有回报,但是不投入肯定是没有收获的,除非是空手套白狼。”

  “咱项目部这边每年经费的缺口可是有400万元之多,就靠一个投资几万块钱的小作坊,我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搞不出40倍的收益啊。”

  聂南孙略作沉默,他也知道周扬说的有道理,随即说道:“哪…你的意思是咋样做比较好?”

  略作沉默,周扬当即说道:“基于项目部目前的情况,我有两个建议!”

  “啥建议,说!”

  “第一个建议就是先利用项目部这边空余的实验室或者是稍大一点的库房,搞一个小作坊,小打小闹的同时慢慢积累,这样发展个三五年的时间或许就能搞个大一点的雪糕厂。”

  接着周扬继续说道:“优点是稳妥,就算是失败了也不会损失多少钱,缺点是收益小,发展周期长,就咱们项目部这个吞金兽对资金的消耗程度,未必能等得到雪糕厂发展起来给它输血!”

  “你还是说说另一个建议吧,这个对咱项目部没啥用,要是有这个时间的话我还不如多跑跑京城,或许还能多要点钱回来!”聂南孙道。

  周扬笑了笑说道:“第二个建议是,一边搞小作坊生产,一边则是投入大笔资金,建规范性的大厂,生产的也不仅仅只有雪糕,还可以逐渐涵盖奶粉、冷饮、奶酪等产品!”

  “这样的话,优点是可以极大的缩短发展时间,发展好的话即便是上面不给项目部拨钱,我们的科研项目也能不受影响的运行...”

  “那缺点呢?”聂南孙道。

  “前提投入很高,有点费钱!”

  说实话,周扬之所以建议聂老他们搞这个雪糕厂,也不全是抄504厂的作业,更多的还是看到了青城这边独特的区位优势。

  要知道后世这里可是被成为“华夏乳都”,国内有名的几大乳业公司全都在这里,比如说大名鼎鼎的伊利、蒙牛。

  这些企业那一个不是资产破千亿,年利润几百亿的存在。

  而这些乳业公司之所以能在塞北这边扎堆,切都能发展起来,这和青城这边独特的畜牧业结构有直接的关系。

  背靠整个塞北大草原,青城这边的畜牧业非常的发达,尤其是奶牛养殖业。

  早在1956年的时候这边就建立了大大小小几百个养牛小组,现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这些养牛小组通过经营合并等方式,陆续成立了几家中大型的奶牛场。

  背靠这些优势资源,趁着现在还没有对手,周扬相信完全可以复制一个伊利、蒙牛那样的超级乳企出来。

  一旦这事儿成了,有这样一家乳业企业为项目部输血,还会担心缺乏研究经费吗?

  所以,周扬的这个计划虽然是以雪糕为突破口,但真正的目的则是想搞一个超级乳业企业。

  “周扬同志,你这个一大笔资金具体是多少,太多了我们可担负不起啊…”

  聂南孙话音未落,就听周扬说道:“要是按照年产值千万计算的话,前期投入应该在80万左右。”

  “这么多?”

  空天之眼项目部今年申请到的经费加起来也就九百多万而已,现在一下子要拿出十分之一的资金办这个雪糕厂,这要是失败了,项目部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就在这时,周扬突然说道:“聂老,如果你们这边真要是拿不出那么多钱的话,我们八宝梁研究所愿意和你们合作,一起干这事儿!”

  聂南孙眼睛一亮,急忙问道:“咋合作?”

  “80万资金我们所全部负责,你们这边负责提供场地以及后期建厂的地皮,再就是跑手续。至于收益的话,我们两个单位各分一半,你觉得咋样!”周扬道。

  “我们真不需要出钱?”聂南孙看着周扬问道。

  “不用,但建厂地皮应该也需要不少钱,这就需要你们负责了...”

  话音未落,就听聂南孙直接说道:“地皮的事儿你不用操心,我们能解决,100亩够不够?”

  “足够了!”

  “那行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你们出钱我们出地皮,合力将这个雪糕厂搞起来!”聂南孙果断的说道,唯恐周扬反悔一般。

  “行...”

  ..........

  

  (伊利早期产品)

  

  (伊利新康乐)

  

  (不知道伊利还生产过奶茶吧!)

  

  (大火炬)

  

  (记得之前好像卖一块钱)

第968章 :全员过线!

  合作建雪糕厂,这是周扬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

  尽管有印刷厂这棵摇钱树在,八宝梁研究所最近几年应该不会缺钱。

  甚至于要是将印刷厂的品牌维护好了,未来几十年内八宝梁研究所都可能会躺着把钱赚了,毕竟高考可是会一直持续下去的,优秀的教辅资料是不会缺乏市场的。

  而且,相比于眼下,未来的人们对教育的投资只会越来越高。

  绝大多数的家长,即便是自己吃糠咽菜,也要省吃俭用为孩子买各种教辅资料。

  卷到极致就是家长的荷包空了,孩子们累的半死,只有教育相关利益链条上的人赚的盆满钵满。

  虽然周扬也很反对教育卷,但是现在吗,不是还不到那个时候嘛。

  先把钱赚了再说!

  再加上西工大那边对彩色电视机的研发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按照他们的科研进度发展的话,今年就会有成果出来。

  到时候,他们也可以通过建彩色电视机厂或者是干脆卖电视机生产线来赚钱。

  总而言之,他们八宝梁研究所现在不缺钱,未来大概率也不会缺钱的!

  但是,周扬要做的事情可不仅仅只是守住一个八宝梁研究所。

  在国家政策大转向的情况下,很多优秀的项目都将面临巨大的困难,尤其是那些关乎国家未来命脉的产业。

  这个时代,大部分的人看不出这些项目或者是技术的重要性,或者是知道但却没有办法,在鱼与熊掌之间他们只能选择先喂饱肚子。

  但是周扬知道一旦我们放弃了,那就是自废武功,吃饱饭之后就要被人卡着脖子生活。

  所以,他不想再让这些项目下马,让那些本就有望突破的领域坠入深渊。

  周扬想做那个踏着五彩祥云、从天而降的盖世英雄,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他想要挽救那些即将被下马的项目。

  只是想要做英雄那是需要实力的,有实力敢出头那是真牛逼,但要是没有实力还硬出头,那就是真S逼。

  而在眼下的科研领域,缺的不是人才,也不是时间,而是科研经费,是钱!

  所以,有钱才是硬道理!

  都说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

  要是没有足够的钱,不要说是帮别人了,恐怕连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都守不好。

  所以周扬不会因为有了印刷厂的收益就停下脚步,就裹足不前,他需要更多的钱,办更大的事儿。

  而建雪糕厂又是塞北本地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潜力何止是几亿几十亿,数千亿的收益摆在那里,谁不心动。

  当然了,要是让周扬自己去着手干这事儿,他还真没这个时间和精力。

  但现在不是还有空天之眼这个国家重点项目部在前面打头阵嘛,多好的机会啊!

  这事儿一旦搞好了,不但能帮到聂老他们,八宝梁研究所也会多一条赚钱的渠道。

  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周扬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人,同聂老这边敲定合作之后,他便着手完善起了建雪糕厂的方案。

  不过聂老请他过来,也不全是为了解决经费的事情来得,更重要还是项目上的技术问题。

  在聂老看来,周扬最拿手的还是这个。

  所以,在完善建厂方案的同时,周扬再次充当起了项目部的救火队员,帮空天之眼这边的核心项目当起了急救专家。

  .........

  云山县.八宝梁村!

  就在周扬在青城这边忙的不可开交的同时,八宝梁村这边却再次以王者姿态登上了省报的头版。

  而省报那边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青睐八宝梁村,不是对这个村子有多偏爱,主要这个村子总能搞出一些新花样来。

  这一次,他们又创造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奇迹——高考生全部过线。

  没错,八宝梁村所有参加高考的220名考生全部顺利过线了。

  当村里最后一个考生拿到体检通知书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这可是考大学啊,竟然全都考上了,这已经不能用奇迹来形容了,只能说这是一个神话。

  随后这事儿就被省报驻村的记者给送回了省城,并被刊登在了头版上。

  经统计,八宝梁村这220名考生中,考上国家重点大学的有55人,考上普通本科的有64人,考上专科的有51人,剩下的50人则全都是本地中专。

首节 上一节 811/1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京都泡沫时代:从变卖亿万家产开始

下一篇:港片:新世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