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土风情 > 山里那些事儿

山里那些事儿 第867节

“狼哥哥,你好吗?俺教你说话吧,跟着俺喊,爹——娘——!”

狼孩子不会说话,嘴巴里只能吼出一句:“嗷……。”

事情的发展,是半年以后的夏末秋初,王海亮再次跟狼孩子送饭的时候,他终于张开嘴巴,憋半天憋出了第一个字:“爹……”

王海亮吃了一惊,手里的碗筷差点掉地上:“你说啥?再喊一句。”

狼孩子结结巴巴喊出一声:“爹……。”

王海亮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欣喜若狂,冲着屋子里喊:“玉珠,你快出来,出来啊,这条狼会说话了,他喊我爹了。”

玉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从屋子里跳出来,问:“咋了咋了?”

狼孩子冲玉珠喊了一声:“娘……。”

玉珠呆住了,浑身打个冷战,眼泪呼啦啦流出:“孩子,你喊俺啥?再喊一句。”

狼孩又喊了一声:“娘……。”

一声娘喊出,玉珠如沐春风,兴奋地又蹦又跳。

“海亮,他喊俺娘了,他喊俺娘了……”

王海亮微微一笑:“我早说了,他根本不是狼,的确是一个人,我快要成功了,这狼孩早晚会便成人。”

王海亮的辛苦没有白费,在他的训教下,狼孩不但消除了一身的狼性,而且学会了说话,学会了用筷子吃饭。

再后来,他还学会了直立行走。

当然,这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了。

狼孩子在一点点改变,那一声娘,唤起了玉珠天生的母爱。

为了让孩子暖和一点,玉珠还为他做了一身衣服,秋衣秋裤,棉衣棉裤。

可惜狼孩穿不惯衣服,衣服头天穿身上,第二天就被他撕成了碎片。

他觉得衣服穿在身上缠得慌,也硌得慌。

他一身厚厚的皮毛可以抵御大梁山的寒冷,冬天大雪纷飞的时候也感觉不到冷。

他的皮毛像狼,脸像人,鼻子眼睛像人,手臂跟腿脚也像人。

他就是个人!

一年多的时间,王海亮没有将狼孩子放出铁笼,他知道他的狼性还没有彻底根除。

他做了12年的狼,忽然让他做回人,根本就无法适应。

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993年,发生了很多事,王海亮在训教狼孩的同时,依然在工厂里整日忙活。

大梁山的工厂越来越喧闹了,工人越来越多,机器也越添越多。

目前,单单饮料厂,工人就达到了二百多。

制药厂大概有一百五十人。

再加上柳编队,运输队,还有管理林场的人,跟矿场的工人,大山里的人口突破了一万。几乎是山里总人数的十倍。

那些山外人都是进山打工的,全国各地的都有。

其中还有技术师跟工程师,有博士,有硕士。

为了留住人才,让那些山外人在山村里扎根,王海亮煞费苦心。

他让村子里最漂亮,最美丽的女孩子去跟那些山外的技术师大学生们谈恋爱。

那个女孩留住一个大学生,海亮给她加工资,村里配送一套房子,家具家电还有结婚的费用,厂子里也全部包揽。

他也让山里的健壮小伙儿,跟山外来的女大学生,女博士,女工程师谈恋爱。

只要留下一个女才人,同样配送一套房,家具家电跟结婚的费用,海亮也包揽了。

他知道人才的重要性。

为什么大山里从前那么落后?为什么山里的姑娘从前留不住?就是一个字,穷。

穷的根本,是教育的不发达,缺少可用的人才。

他用尽一切办法,要让山外的能人在大山里扎根,繁衍生息。为大梁山注入新的血脉。

这一年的冬天,海亮的集团公司正式成立。下辖一个制药厂,一个饮料厂,两个小型煤窑,一万一千亩的果林,还有一个五十多人的柳编队,外加一千多亩的药材养殖基地。

另外,大梁山物流公司正式成立,增添了三十多辆卡车,近百名司机。

大梁山的经济好比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终于翱翔在了蓝天上。
首节 上一节 867/25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妇科小村医

下一篇:痞子村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