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土风情 > 山里那些事儿

山里那些事儿 第679节

从车上下来的时候,几个人都不会走路了,浑身酸痛。

海亮问了一下那个司机:“大哥,这是那儿啊?什么地方?”

司机说:“阿勒泰山……”

“……”王海亮吓了一跳,这才知道李秘书骗了他。

这里离开乌鲁木齐都一千多里了。

把王海亮惊得只咋舌头,我曰他妗子,李秘书那个猪脑子,他的地理一定是数学老师教的。

海亮怎么也想不到李哥会把他领到这个鸟都懒得拉屎的地方。

前面一眼望不到边都是雪地,野地里的雪都有膝盖那么深。这恐怕是国内最严寒的地方了。

王海亮后悔极了,知道上了李秘书的当,可是后悔也晚了,只能先安顿下来再说。

天眼看就要黑了,夜幕笼罩了下来,气温相当的低,耳朵差点冻掉,几个人呼呼哈着热气。

还好道路上有人等着他们,那几个人的穿着都跟海亮他们不一样,花花绿绿,一定是当地的牧民。

一个老者走了过来,亲切地跟他们握手,一个劲地念着:“亚克西,亚克西。”

王海亮傻了眼,他不懂这边的方言,这个地方是多民族的聚集地,很多民族都居住在这里,鱼龙混杂。

为首的一个老人,是个精瘦的白胡子老头,非常的好客,要跟海亮拥抱。王海亮没办法,就跟他抱在了一起。

老人喜欢抽烟,是那种很长的烟锅子,能当打狗棍使。

他精通汉语,拉着王海亮的手亲热地不行。说自己叫买买提,早就给他们安排了住处,现在就可以住下。

王海亮没办法,这里的医生是不能扎堆的。

所有的医生,都有自己的任务,听从上面的安排。他跟带娣就被安排在了这里。

因为车上的医生还要到其他地方去,司机说,三个月以后这里的灾情解除,再过来接他们走。

王海亮更加傻眼了,气得无话可说。

可这是命令,无论海亮怎么争辩也没有用,上面就是这么安排的,现在是僧多肉少,只能把医生分开,到不同的地方去。

汽车缓缓开走了,海亮只好跟着买买提老人来到了他们的住处,那是一片圆圆的帐篷群。

牧民都住帐篷,因为帐篷比较容易移动,他们每年放牧都要大迁徙,迁徙一次帐篷就要移动一次。

总的来说,王海亮的生活立刻陷入了窘迫,到了万劫不复的苦难中。

还好海亮是个随遇而安的人,什么困难都经历过,只好住了下来。

王海亮刚一下车就准备立刻帮着难民诊治,让买买提老人联系那些生病的人。

可买买提老人却笑笑说:“不忙,不忙,你们远道而来,是我们最尊贵的客人,应该先吃饭,吃过饭好好歇一歇,然后再为牧民看病也不迟。”

就这样,他跟带娣被安排在了一顶崭新的帐篷里。

里面还挺暖和,灶火里燃烧着牛粪,外面的烟囱汩汩冒着浓烟。

只有一间帐篷,这个怎么睡啊?孤男寡女,王海亮有点发愁。

最后,带娣想了个办法,说:“两个人可以中间吊一条布帘子,一个睡这边,一个睡那边,就互不干扰了。”

王海亮说:“胡扯!身体没干扰,可是心里有干扰啊,夜里一个大美女就睡旁边,能睡得着才是怪事?”

带娣噗嗤一笑说:“只要咱们心如止水,就什么也不用怕,你可千万别企图欺负俺哈。”

王海亮说:“我怕你欺负我。”

两个人都累坏了,急需要睡觉,草草吃了点东西,就在地上打了地铺

那条布帘子非常的薄,只要他一翻身,滚过去,那边就是带娣的棉被。

暗夜里,他听到了女孩解衣服的声音,悉悉索索响,他的耳朵就跟猫头鹰一样直愣起来,恨不得将布帘子烧个窟窿,一眼看到那边去。

王海亮没打算想这个,可脑子就是不听使唤,根据女孩解衣服的声音,他可以感觉到带娣先是解开了外面的鸭绒小袄,因为他听到了拉锁链的声音。

然后是扯毛衣,再然后脱的是棉裤。

山里的女人跟男人一样,大多喜欢果睡,因为穿着衣服睡觉不习惯。

即便解不光,冬天钻棉被里也会穿着秋衣秋裤,大棉袄大棉裤在被里折腾不开,腿都没法蜷。

地铺上铺了厚厚的羊皮褥子,可冷风还是一个劲的往棉被里钻。

这一晚海亮睡不着了,他又想起了玉珠……七八天没有见过媳妇,渴望地不行,玉珠不在身边,只能一个人暖冷被窝。

从前在大梁山,海亮是没有暖过冷被窝的,都是玉珠帮她暖。

每次都是媳妇将被子焐热,他才进去,那感觉真叫一个爽。
首节 上一节 679/25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妇科小村医

下一篇:痞子村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