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土风情 > 山里那些事儿

山里那些事儿 第640节

它之所以叫做大梁山,是因为这里曾经住过一个帝王,而那个帝王人们都称呼他为大梁王。

王海亮专门研究过那一段的历史,那应该是唐朝灭亡以后,形成了五代十国,距离唐末最近的一个朝代,也就是后梁。

五代十国,那时候军阀割据,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汉,后晋,后周时代。

唐末以后,大梁国接替了唐朝,并且收揽了唐朝所有的国宝,以及唐末以后国家所有的财产。

但是那时候后梁好像没有经历多少年,就战败了,一共三个帝王,前后加起来不到十七年。

大梁国战败以后,皇帝被迫离开京城,亡命天涯。

那时候,大梁王不单单带上了身边的护卫,也带上了宫廷的御医,修建宫殿的建筑师,还有他的嫔妃,以及皇宫中的大量珍宝。

他们仓皇逃窜,来到大梁山的附近的时候,再也走不动了。

发现这里山肥水美,易守难攻,是个世外桃源,于是,大梁王就带着所有人,躲进了深山,也就是现在疙瘩坡的位置。

他们在这里一住就是一千七八年。繁衍子孙,生生不息。

大梁山命名,很可能就是那时候来的,因为居住在这里的帝王就叫大梁王。

大梁王在这儿定居以后,告诫后代子孙,大梁山的人谁也不能走出大山。

因为他们担心被敌人追杀,也担心被敌人找到大梁王隐藏的地点。

并且将这个命令立在了村规里,谁擅自走出大山,就是犯下了村规,要被处死的。

于是,大梁山的人从哪儿以后,就闭关自守,很少有人走出去。

总之,这里成为了一个封闭的世外桃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上千年的时间,外面成为了什么样子,这里的人不知道。

五个姓氏的人交叉婚配,生儿育女,就那么在这里守护了不到二十个世纪。

渐渐地,这里成为了五个村子,发展到了上千口人。

其实,从前这里的人口要多得多,但是这中间同样经历了大地震,大瘟疫,大火山,一次次的大灾难,将大梁山的几乎灭绝,但是他们又再次繁衍生息。

因为经历的时间太久,人们几生几死,几次覆灭,留下的历史也不复存在。

不要说大梁王留下的那批宝藏,就是大梁王从前的宗族,恐怕也不知道谁是谁了。

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大梁山的来历,也没有听说过大梁王,更加不知道他当初留下的那批宝藏。

只有王海亮知道,大梁山的人不单单是大梁王的守陵人,也是那批财报的守护人。

大梁山的人一直在守护着大山,守护着大梁王的陵墓,同时,也守护着那批宝藏。

还有山里的狼,村子里的狗,以及留下的训狗秘籍,药王残篇,还有张二狗祖上的鲁班秘籍,都是那时候留下来的。

王海亮跟王庆祥知道大梁王宝藏的入口,绝非偶然。

他们家同样是当初梁王墓的守陵人之一。

十八岁那年,王庆祥就带着海亮进去过梁王墓,并且看到了哪儿的珍奇异宝。

那时候,王庆祥就要告诉儿子,这些东西不能动,这是国家的。除非到大梁山遭逢劫难的时候。

那些宝藏是大梁山人祖辈的,也是大梁山所有后代子孙的产业。

现在,王海亮要开厂了,资金陷入了困境,他真的想打开那个宝库,取出来一部分,换成钱。将自己的工厂开起来。

开厂也是为了村子里,也是为了大家日子好过。

那些东西放在山洞里,真的一无是处。

海亮犹豫了一下,扔掉手里的烟蒂,愤然回到了家。

进门以后,他抓起墙壁上的一盘绳子,将绳子挂在了摩托上,然后带上头盔,一脚踹向摩托车。

摩托车的后面冒起一股浓烟,油门一拧,窜出了家门,直奔不远处的山道。

九十多里的山路,不到一个小时就到达了。

海亮将摩托支好,将头盔挂在前把上,抓起绳子直奔前面不远处的山崖。

那个山崖的旁边就是养命沟。下去养命沟,距离大梁王的宝藏就不远了。

当初,张二狗挟持芳芳,就是在这儿被海亮抓住的。芳芳跟海亮也是从这儿滑下的养命沟。

王海亮站在养命沟的上面,背靠山崖,心里纠结不已。

到底是下去,还是不下去?

下去吧,自己将违背大梁山祖宗留下的村规,万一被心怀不轨的发现,这批宝藏将不复存在。

不下去吧,自己的厂子该怎么开?毕竟陷入了困境。
首节 上一节 640/25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妇科小村医

下一篇:痞子村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