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土风情 > 山里那些事儿

山里那些事儿 第354节

王海亮苦笑一声,说:“大毛叔,不知道你整天在忙活啥?那你进城干啥去了?”

张大毛不能把自己跟二丫相见的消息告诉海亮,只好扯谎说:“我走亲戚去了,我的亲戚遇到了点麻烦,这么一忙活,把你的事儿给忘了,对不起,对不起……。”

王海亮说:“算了,回村去吧,村子里的柳编队还等着你交任务呢,路上慢点。”

张大毛没有走,而是说:“海亮,我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海亮问:“什么事儿?”

张大毛道:“还是我那亲戚的事儿,她是Z市罐头厂的一名员工,现在罐头厂散架了,她失业了,不知道该干啥,你给想个办法。”

王海亮心说放屁,老子整天忙得屁都懒得放一个,还有心思管你亲戚的死活?

你张大毛是不是吃饱了撑得,闲的蛋疼?

可他不能驳回张大毛的面子,张大毛无论怎么说都是二丫的亲爹,当初差一点就成为了他的老丈人。

现在他依然是张大毛的半个儿子,老子有事儿求他,海亮当然不能驳回。

王海亮抬手挠了挠鼻子,说道:“这个好办,你那亲戚是不是除了做罐头,别的活儿不会干?”

“是的,是这样的。”

海亮说:“那你让她把罐头厂承包下来不就行了,接过来罐头厂自己干。

当初,那个罐头厂我去过,而且在哪儿干了几个月,那是个国营单位,现在所有的机器跟设备都是新的,接过来就能干。

这样,不但省去了创业的资金,也不用再去寻找新的客户资源,机器设备是现成的,客户是现成的,有钱赚的。

那工厂说白了就是管理不善,而且浪费严重,好好的一个单位,就那么被人搞毁了。”

张大毛赶紧说:“有理,有理,如果这罐头厂交给你管理,你会怎么做?”

海亮说:“简单,第一是提高管理制度,砸烂当初的铁饭碗,提高工人的积极性,按照工作量发工资,干得多拿的多,干得少拿的少。

还可以利用分红制度,提高工人的收入。

再一个,更新产品的品质跟数量,一个罐头厂只有水果罐头,太单一了,可以做鱼罐头,肉罐头,还可以加工其他的小食品,比如饮料啊什么的。

现在的饮料很好卖的,城里人都喜欢喝果汁。只有这样,工厂才能活下来。”

张大毛一边听,一边拿起笔记在了本子上,细心地聆听着,一边点着头。

然后他大拇指一挑说:“高,实在是高,海亮,你脑瓜子就是聪明,很有商业头脑。”

王海亮是有商业头脑的,多年的商场打拼,增长了他的见闻,增长了他的知识,也增长了他的信心。

而且张喜来一直在训练他,尽力把他培养成为新一代的商人。

一万块钱在王海亮的手里,三转两转就可以变成十万块,甚至五十万。现在的他已经非常不简单了。早已拥有了无限的智慧跟手段

海亮缺少的是一个机遇,一片让他叱咤风云展示拳脚的天地,

张大毛是非常喜欢接近王海亮的,他跟王海亮讨教,并且记在本子上,就是为闺女二丫寻找出路。

张大毛接下来问:“海亮,那你估计那个罐头厂承包下来,一年需要多少钱?”

王海亮想了想说:“那个罐头厂不大,弹丸之地,最多五万块足以,只要有五万块承包费,运转的资金就全部搞定了。”

张大毛说:“好啊,非常好,海亮,那你给我五万块。”

张大毛伸出了手,要冲王海亮要钱。

王海亮吃了一惊:“大毛叔,你别吓我,难道你要承包那个罐头厂?”

张大毛呵呵一笑:“不是我,是我……那亲戚,她跟我借钱,我没钱,只好跟你借。”

“这是什么道理?”王海亮又苦笑了,真不知道张大毛的亲戚管他屁事。

如果王海亮知道这笔钱是二丫在用,不要说五万,五十万他也不在乎,一定会帮她弄过来。

可张大毛偏偏就不提二丫,就是说自己的亲戚要花。

而且张大毛知道,王海亮是有钱的,去年一年的纯利润就好几十万。

大部分的钱海亮都修了学校,而且投资在了修路工程上,但是他仍然有积蓄。

海亮有点为难,可他更不想张大毛为难。张大毛难受,就等于是二丫难受。

所以海亮犹豫一下,还是说:“那……好吧,我给你五万块,但是必须要跟我打欠条。”

张大毛一听就急了,怒道:“屁!老子借你的钱,还用打欠条?我张大毛还会赖账不成?……王海亮,你借就借,不借就滚蛋!少他娘的拿欠条寒碜人!”

王海亮说:“大毛叔,这是规矩,哪有借钱不打欠条的道理,再说这钱也不是你花。”

张大毛说:“这钱就当我花了,我是代替二丫花的,而且我不准备还你,一句话,借还是不借?”

张大毛还挺横,那意思,这钱借走,他根本没打算还。
首节 上一节 354/25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妇科小村医

下一篇:痞子村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