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土风情 > 山里那些事儿

山里那些事儿 第296节

现在的王海亮成为了张拐子唯一的救命稻草,他抓住他怎么也不肯放手。

海亮没有办法,眨巴两下眼,只好帮着拐子哥出了个注意:“你附耳过来,这样,这样……”

张拐子一听,立刻眉开眼笑,大拇指一竖赞道:“高!实在是高!不愧是大梁山喊炕大军的总队长,就是有办法,兄弟,我老佩服你了。”

从王海亮哪儿找到了办法,张拐子屁颠屁颠拄着拐杖走了,依计行事。

其实王海亮的办法非常简单,说白了就是用糖将如意支开。

如意是喜欢吃糖的,不仅仅是喜欢,简直到了贪吃的地步。

那时候,糖果还是大山里的稀罕物,不逢年不过节的,一般人家吃不起。

就算吃得起,也没地方买去,大山里根本就没有卖的。

但是张拐子家有糖,因为他当初开过小卖部。

这次张拐子学精了,进门以后,还是看到如意在抱着喜凤嫂吃奶。

张拐子呵呵一笑,将手伸进了口袋,对如意说道:“如意,你看,爹给你准备了啥?”

他将糖果在如意的眼前晃了晃,如意的小眼睛立刻瞪圆了,闪出一道光彩。

张拐子抬手一挥,手里的糖果撒在了院子里,对如意说:“好儿子,快去抢,别让你娘抢走了。”

糖果刚一落地,如意从喜凤嫂的怀里蹭地跳了起来……然后像一条听到召唤的小狗子,摇着尾巴冲向了地上的糖果。

如意这么一走,张拐子赶紧关上门,将如意关在了门外面,然后插上门栓,一下子将喜凤嫂推在了土炕上。

喜凤嫂格格一笑,赶紧抱紧张拐子,两口子抓紧时间亲热一番。

等如意将地上的糖果全部捡完吃完,再次拍门的时候,喜凤嫂跟张拐子哪儿已经完事了。

王海亮这个办法很好使,就这样,张拐子跟喜凤嫂偷偷摸摸了好几年,一直在用糖果哄骗如意。

一直到如意长大,开始懂事,进学校以后,跟他们分开住,这一对鸟夫妻才如鱼得水。

张拐子家批发了一大袋子糖,隔三差五就将糖果撒在院子里,如意每次都是扑过去抢。

每次扑过去,身后的房门必然会关上,他可以听到他娘喜凤跟张拐子嘻嘻哈哈的笑闹声。

可他懒得去管,地上的糖果太吸引人了。

以至于后来孩子的牙齿都吃坏了,出现了虫蛀,张拐子才知道自己造孽不浅。

再后来,孩子整天哭,牙齿疼地不行,里面出现了虫子。张拐子吓坏了,赶紧将孩子抱进了王庆祥的医馆。

王庆祥用一个葫芦,葫芦里装满了葱籽,葱籽被点燃以后,葫芦口出现了青烟。

王庆祥利用青烟放在如意的耳朵边熏蒸,从耳朵里爬出了几十条米粒一样的小虫,如意的蛀牙才好了。

当然,那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了。

总的来说,张拐子还是非常喜欢如意的,视如己出。

第一是他爱喜凤嫂,如意怎么说都是喜凤嫂身上掉下来的肉,爱屋及乌,所以他也喜欢如意。

其次,如意非常讨人喜欢,这孩子一逗就笑,一笑脸上俩酒窝,活泼可爱,跟玩物一样。

最重要的一个,张拐子家没有孩子,也奢望有个孩子,他渴望有个传种接代的人。

娶了喜凤,白白捡到个儿子,不用播种,不用施肥,不用浇水,不用锄地,不用任何管理,这白白得来的收入,不要就是王八蛋。

开始的时候,张拐子确实感到如意碍事,阻隔了他跟喜凤嫂之间的正常感情。

但是后来对如意几乎到了爱不释手的境地,几分钟看不到孩子,他就冲喜凤嚷嚷:“孩子呢,孩子呢?别碰着,别磕着……千万别掉井里去。”

有时候,他对如意几乎到了溺爱的地步,喜凤看着都嫉妒。

每次村里有庙会,或者赶集,张拐子总是一手拄着拐杖,一只手将孩子抗在肩膀上,格里格拐,满大街地显摆。

他逢人就说:“这是我儿子,可爱吧?我的种……”好像就怕别人知道如意不是他亲生的一样。

有时候孩子在他的脖子上撒泡尿,尿水顺着脖子淌成一条河,张拐子也甘心情愿尝上一口,那滋味真是甜如蜜糕。还一个劲地说:“童子尿……大补啊……!”

时间长了,如意接受了张拐子,有一天,孩子终于轻轻喊了一声:“爹……。”

那一次张拐子以为自己听错了,赶紧问:“如意,你叫我啥?再叫一遍?”

如意轻轻喊一声:“爹……”张拐子就站在地上呆立不动了,一行眼泪滚滚落下。

猛然醒悟以后,他一下子将如意抱紧,叭叭叭,接连亲了孩子七八口,并且哭着对喜凤道:“喜凤,你听听,如意说话了,孩子会叫爹了,我有儿子了,我有儿子了……”

张拐子如癫如狂,兴奋差点晕倒,喜凤嫂就格格笑话他:“瞧把你乐得……?”

如意从张拐子的身上重新得到了父爱,大夯哥死了以后,他的童年没有留下任何阴影。

其实喜欢如意的,不单单是张拐子,疙瘩坡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张大毛。
首节 上一节 296/25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妇科小村医

下一篇:痞子村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