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土风情 > 山里那些事儿

山里那些事儿 第165节

这里距离大梁山的五个村子还有差不多二百里的路程。

运输队的人已经等在哪儿了,足足二十多辆独轮车。

独轮车上都是早已准备好的油桶。

柴油从油罐车的里放出来,装满油桶,然后将油桶捆绑在独轮车上,再有运输队的人送进修路工地。

这是一段漫长的路程,中间要穿过几条小溪,翻过好几段断崖。

路过小溪的时候,大家就卷起裤管,一起用力,将独轮车一辆辆拉过来。

遇到断崖的时候,独轮车根本无法行走,他们就用滑轮,将油桶跟小车一点点倒过去。

当初,所有的开山设备就是这样一点点被运过去的,大梁山通向山外的那条幸福路,也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修出来的。

这条路足足修了差不多十年,掏干挖尽了大梁山村民所有人的心血,幸福了大梁山万代的后世子孙。

二十年以后,这条路成为了省道的一部分,接着这条路,上面将整个大梁山融会贯通,横穿而过。

那时候人们走在这条路上的时候,根本就不相信这是村民利用双手一点点凿出来的。

他们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奇迹,铸造了山里人的又一个辉煌。

所有的设备终于全部到达工地,那时候五月收割已过,秋庄稼也播进了地里,夏季已经来临,酷热难耐。

山头上,海亮娘垫着小脚风风火火冲上了工地,大老远就将手搭在嘴巴上,形成一个喇叭状,扯着嗓子喊:“海亮——!海亮——!你老婆怀上了——!你老婆怀上了——”

王海亮吃了一惊,赶紧跟母亲回应:“娘——!你说啥?谁怀上了——?”

海亮娘说:“你老婆!玉珠怀上了——!她大肚子了——!你要有儿子了——!”

王海亮一下子怔住了,原来是玉珠有了,娘是特意上山来报信。

旁边的大夯哥,建军,建国,还有其他人一起跟王海亮道喜:“海亮哥,恭喜,恭喜,你老婆终于有了,你的种子生根发芽了。”

王海亮怎么也无法遏制那种惊喜,扔掉了手里的工具,一溜烟地返回了家。

进门以后,他看到媳妇玉珠躺在土炕上,女人的脸色红润,羞涩不已。

他的父亲王庆祥摇头晃脑,在为儿媳妇把脉。

王庆祥手捋胡子,将胡子捋掉若干,眼睛笑的眯成了一条缝。

王海亮顾不得跟父亲打招呼,同样上去抓住了媳妇的手腕。

王海亮是大梁山的小中医,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果然,他在玉珠的手腕上摸到一股喜脉,玉珠果然怀上了。

如果猜测不错,孩子应该两个多月了。正是海亮娘把儿子从大山上揪回来,玉珠两个月事儿中间的那段日子。

王海亮感叹一声:“想不到我王海亮也有今天!我也有当爹的时候?苍天,你他么终于开眼了!”

他一哈腰将玉珠抱在了怀里,顾不得旁边父母异样的眼光,在玉珠的脸上光光亲了好几口。

玉珠也一下子抱住了男人的脖子,两个人在屋子里打转转,从屋子中间转到了院子里,又从院子里转到了大街上,哈哈哈的笑声在大梁山的上空来回荡漾。

玉珠真的怀孕了,海亮娘终于得偿所愿。

其实这段时间,老太太一直主意着儿媳妇的一举一动。

她发现玉珠两个月都没来月事了,厕所里也没有见红,而且早上起来吃饭的时候,玉珠忽然抬手捂着嘴巴一阵干呕,却什么也吐不出来。

海亮娘就知道,儿子很有本事,王家的种子已经在儿媳妇那块地里生根发芽了。

她立刻让男人为儿媳妇把脉,王庆祥摸了儿媳妇的手腕,笑道:“果然,真的怀孕了!”

海亮娘无法忍耐那种惊喜,风风火火冲上山给儿子送信。

孕妇妊娠期间,两口子是不能同房的,主要是海亮的劲头大,忍不住就要跟媳妇鼓捣。

他这么上下左右一折腾,海亮娘真担心玉珠肚子里的孩子保不住,年轻人毕竟做事情毛躁。

于是她决定,今天晚上不让儿子跟儿媳妇同房,自己搬上铺盖,跟玉珠一起睡,让儿子返回工地去。

王庆祥一听就皱紧了眉头,将烟锅子在炕上磕了磕,怒道:“你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海亮多大了?还不懂这个?儿子轻易不回来,跟儿媳妇一定有很多话说,你最好别馋和。”

海亮娘说:“不行!我是为了孙子!”

王庆祥说:“你这是添乱!不准去!要不然我不理你。”

海亮娘担心老头子生气,也就不掺和了。

这一天海亮回家,果然没有再跟媳妇鼓捣,大梁山的上空也没有传来玉珠的叫声。

两口子在棉被里窃窃私语,海亮问玉珠:“你难受不难受?痛不痛?想吃什么尽管说,我进城给你买,想吃面条我去擀,想吃油饼我去烙,想吃馍馍我去蒸,想吃麻花我支油锅……”

看着心细如尘的男人,一种幸福感在玉珠的心里荡漾,女人蜷缩在男人的怀里,将男人越抱越紧。

玉珠说:“海亮,你是男人,大丈夫应该纵横四海,不该整天想着怎么生孩子。明天你就回工地,做你该做的事情吧,家里有咱娘,咱爹,足够了。”
首节 上一节 165/25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妇科小村医

下一篇:痞子村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