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土风情 > 最强小村长

最强小村长 第766节

,要不然挤在一块写对联的也忙不过来。”

安娜没有经历过这些,好奇地听着。小丫头更是欢呼着喊着说要写对联,还说要把她画的画贴在大门上,被余敏狠狠瞪了一眼才不说话了。

“爸,你继续说。”  “以前的时候,大年初一基本上是不走亲戚的,一家老小都要给长辈拜年,我们小时候都是要给爷爷奶奶跪下磕头拜年的,现在呢,孩子们连走动都不乐意了,到了哪

儿往下一坐就是玩手机,要不然就赌钱,和老人也没个话。邻居也不像以前那样亲热,过年自然就没意思了。”

“这倒也是。”余见海想了一下道,“还真的是这么个情况。”

黄翠娥插话道:“以前过年的时候上门送财神的也多,还有上门玩麒麟的,现在送财神的也少了,玩麒麟的更是多少年没见了。”

“那是过去穷,送财神玩麒麟都是为了上门讨几个钱。”余汉生笑道,“现在家家户户日子都好了,哪个还想送财神玩麒麟啊!一般人还嫌丢人呢!”  “丢什么人啊!”黄翠娥不满道,“我就喜欢那个热闹劲儿!以前我们穷看到送财神的害怕,自己都穷得叮当响哪有钱打发他们。玩麒麟都不上我们家来,知道我们没钱

怕为难我们家。现在有钱了也没人来了,我倒是真的希望还有人来玩麒麟,我就是多给几个钱也乐意啊!”

“我要看玩麒麟!我要看玩麒麟……”小丫头也不知道老人说的是什么事,大声嚷嚷起来。

安娜也好奇地问余敏:“姐,那个玩麒麟是怎么回事啊?我是第一次听说呢,真想看看!”  听到家里人都在说玩麒麟是怎么回事,又联想到村里人说过年没意思了,余见海突然就有了个想法。

第900章 没有观众的艺术

过年玩麒麟?村里还要搞元宵灯会?

这个消息传出,让余湾的村民们都感到不可思议,但是也没有人反对。总之也不要大家拿钱,还能图个热闹,谁愿意出头说不呢!  只是很多人都在怀疑,这个年头还有人愿意玩麒麟嘛!这玩麒麟属于云水这边特有的风俗,往往都是五个人一个班子。领头的提大锣,后面的人拎着小锣,第三个人

打鼓,最后一个扛着麒麟,顺便打钹。还有一个嘴巴利索的负责上门讨要喜钱。  一般这五个人一字排开到了门口,锣鼓铜钹一起敲响,提大锣的首先开腔,四个人一人一句唱词,最后集体把最后一句重复一遍。如果主家给钱爽快的,他们可能只

唱一段就赶紧去下一家。如果遇上故意刁难的,一般也就是唱四段,主家也不好继续为难,或多或少的总要给点钱打发了。  在过去穷苦年代,过年玩麒麟的是家常便饭,从大年初一能玩到正月十五才结束。那些有点能耐唱词特别好的,讨钱的又能说会道的,收入也很可观。如果碰巧两帮

玩麒麟的遇到了一起,还会现场展开比赛,输了的一方自觉离开,不在这个地盘上抢人家的生意。  后来随着各家各户的日子渐渐好起来,上门玩麒麟的就少了。家里不缺那几个钱,过年也不想厚着脸皮向人家讨钱。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老艺人们渐渐老去,几乎很难

再找到能够一场到底的人了。  所以说余见海提议玩麒麟,虽然没人反对,但是大家其实都没抱有太大的希望。到哪里去找配合得天衣无缝的四个人呀!讨钱的那个不重要,现在谁家都不在乎那几

块钱,估计不用要人家就主动给了。难的是找那四个唱词的。

唱词可不是简单的活,要学会将各种编排好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还要学会随机组合。因为有些唱词需要看主家的情况即兴发挥的,一般人还真弄不来。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大家也不是抱有太大的希望。不反对的原因除了也怀念玩麒麟的那种气氛以外,更多的是觉得压根就办不到,只当是余见海一厢情愿罢了

。  余见海可不这样认为,他是个说干就干的人。他也私下里问过老羊倌和田桂生的意见,他们两个都说如果能找到麒麟班子那是最好不过,情愿花点钱雇他们也好,在

村子里热闹两天,增添一些过年的气氛。  他去了镇里的文化站,结果文化站的人也没几个会唱麒麟调的。老一辈的人都上了岁数回家了,新来的几个唱流行歌曲跳点舞还行,让他们唱麒麟调简直是赶鸭子上

架嘛!他们只好委婉地表示不会,让余见海另想办法。  余见海也是有点失望,但是也没有灰心。他知道这周边十里八村的以前会唱麒麟调的人不少,凑齐四个人还是很有可能的。只不过有人知道他要找人过年玩麒麟的时候,都是一笑了之,甚至有人说他是吃饱了撑的。过年难得休息几天,随礼吃饭走亲戚都没时间,哪个有空看玩麒麟哦!再说现在手机这么普及,哪个还会对这种老掉牙

的民间曲艺感兴趣呢!  面对着质疑和风凉话,余见海丝毫不改变初衷。镇上的文化站找不到人,那就去县里看看。他和文化局的人不熟,就先给马天水打了个电话问问。这种事情他不想去

麻烦唐永飞,请马天水打个招呼估计就行。

情况还不错,文化局本来对本土的民间艺术有保护和传承的责任,也专门培养年轻人学习。只不过这些仅仅停留在保护层面,至于以后究竟还有没有市场谁知道哦!  其实文化局曲艺保护小组一直以来也颇感头疼,现在愿意学习麒麟调的年轻人几乎要断层了,现在会唱的几个人年纪都四五十岁了,等到他们老了谁来传承呢?难道

云水古老的麒麟调以后只存在于已经备份好的光盘中吗?如果连会唱的人都没有,那么又怎么能期寄年轻人知晓过去红火的麒麟调呢?

他们其实呀感到无奈,没有观众的艺术终究要被遗忘。现在突然有人找上门来说要请他们去玩麒麟,真是一个难得的实践的机会呀!  只不过玩麒麟的日子正好是万家团圆的春节,文化局会唱麒麟调的人也要陪家人过节,还不一定愿意呢。领导赶紧把余见海请了过来,询问过年玩麒麟具体是怎么个操作法。余见海也不含糊,直接说只要愿意去,每个人每天补贴二百块钱,专车接送,少则三天多则一个礼拜。因为这过年一共就七天假,假期一满文化局就要上班,艺

人们就不方便了。再说余湾也就那么大,要不了几天就唱遍了,说不定有些人还不在家呢。

看到对方有点犹豫,余见海又道:“这个只是我们村里的一点心意,大过年不能让人家辛苦白跑。至于上门收的喜钱,也归艺人所有,不会有人干涉。”  领导眼睛一亮,觉着这个十分可行。他心里也有小九九,这文化保护不是光靠喊喊口号就行的,麒麟调是保护对象,但是实际上已经有几年没有真正登堂入室了。现

在有了找上门的机会,也正好凸显一下政府部门对于地方文化的保护力度,也算是他们工作的一次检验吧!  话虽这么说,还得要看艺人们愿不愿意。领导当即拍板,只要是过年愿意去余湾唱麒麟调的,按加班计算。大年初一到初三每天算三倍工资,年初四到初六按两倍工

资计算。另外余湾村每天每人补贴二百块,上门收到的喜钱也归他们自己处理,看他们愿不愿意去。  都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本来几个会唱麒麟调的人听说过年让他们表演都不乐意,但是一看到领导给的条件顿时就动了心思。加班按照国家标准给工资,每天还有二

百块补贴,收的钱归自己所有,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啊!粗略算一下,每天最少一个人也能分好几百呀!运气好点说不定还能过千呢!  这样的好事哪里去找?当即就和余见海敲定了细节,一拍即合。

第901章 上新闻

余见海从县城回来就没再提玩麒麟的事,而是连续接待了几批外乡镇的参观人员,带他们参观了余湾的大棚,又向他们介绍了余湾以后的发展方向,和他们敲定了几项合

作计划。  眼看着就到了二十五六,这天早上余湾突然就来了一辆小货车,几个工人架着升降梯忙着给各路口的灯杆上安装大红灯笼和中国结。这些独具华夏节日气氛的装饰一

字排开,远远望去格外的喜庆。村民们看到了也是兴高采烈地议论着,并不觉得这是浪费,反而说这才是过年该有的味道。

自然有人将这些拍下来发到网上,引得网友们一片羡慕一片赞叹。  都是过年,人家余湾又是开大会分钱又是把村庄装扮一新,其他地方只有看的份,谁不眼馋谁信呢?可是又有几个村子能像余湾一样能拿得出钱来过节呢,说到底还

是经济实力决定的。

余湾有钱什么都好办,他们没钱只有看看的份。让网友们眼馋的还不止这些,接下来余见海展示的大手笔才让他们大开眼界。  就在余湾村部门口,余湾又给大家发年货了。而且是家家有份,不论人口多少,按家庭每家分二斤渔湾生态猪肉,两条鱼。统统都是从村部出账,算是过年给大家的

福利。如果有谁觉得两斤猪肉两条鱼不够,那不好意思只能自己再花钱去买,还得自己到镇上的摊位去买,买不买得到就没人知道了。  过年是消费的高峰,无论是瓜果蔬菜还是水产肉制品,几乎是验证了那个永久不变的真理:逢节必涨。蔬菜在短短的几天内批发价平均上涨了好几毛,零售价涨得就

更多一些,部分地方涨幅超过了一块。  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城市,这里平时从事买菜等业务的主要是外来人口,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如今年关到了外地人也要回家过年,分布在各小区巷子里的蔬菜摊位

关门了许多,人们不得不又重新走进超市采购年货。  法润超市开通了渔湾鲜生专柜的几个门店生意异常火爆,从早上就人山人海的挤满了人。有不少顾客都是从很远的地方坐地铁过来的,因为在别的地方买不到余湾的

农产品,他们宁愿多花点钱多受点罪也要过来买一些。  可渔湾鲜生专柜的品种毕竟有限,客人们只好再选购一些其他产地的果蔬,又带动了整体的销售。加上超市惯常的过年促销活动,对于一些酒水礼品采取了满额减免

或者是额外赠送小礼品的优惠,吸引了更多的客人前来选购。  这种异常火爆的情况让乐德福超市的情报人员都看在眼里,被写进报告递交到了安德鲁的案头。安德鲁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明明乐德福超市进入华夏后已经按照消费

者的习惯做了一些必要的调整,也聘请了熟悉国人消费观念的专家做顾问,为什么乐德福一直就赶不上法润这个土生土长的店家呢?  按说乐德福超市的管理在国际上都是一流的呀,整个供应链上的商家供货价格也是业内最低的,他们配送渠道也是最经济的,所有的售货员也经过了培训上岗,为什
首节 上一节 766/8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乡村宠物店

下一篇:白手起家致富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