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土风情 > 最强小村长

最强小村长 第725节

直播完美收官,让颜云瑶感到惊讶的是,观看本次直播的总人数居然排在她历史第二,仅次于之前有一期的节目。她本来还担心这次直播会出纰漏影响她的人气,哪知道人气不仅没有降,反而增加了不少

粉丝。

饭后易娟带颜云瑶去村里四处走走,顺便去大棚那边准备一些新鲜的西红柿让她带回去。颜云瑶对于西红柿的偏好一点都不逊于娜娜,晚饭几乎都是靠吃这些瓜果为主。

颜云瑶特地带上了自拍杆,到了大棚里面咔嚓咔嚓拍个不停,顺便发在了自己的朋友圈,微博上,头条上。这是她一种近乎变态的偏好,每到一个地方总要拍几张美美哒的照片。  当她们在连栋温室流连忘返的时候,余见海也给颜云瑶准备了一份厚礼。一瓶加强版的面膜,一小瓶服下后身体会散发自然清香的“凝香丸”,还有一份“防冻膏”。余见海是从易娟嘴里得知颜云瑶每次

到了冬天手脚就会冻伤的,他就顺便也送给她一份。

等到颜云瑶和易娟从初具雏形的云山风景区回来的时候,余见海已经将礼物整理停当,就等着送颜云瑶回去了。  颜云瑶听到易娟介绍凝香丸的功效的时候,一脸的不可思议。她拉着易娟的手到一边小声问道,“娟儿,你老实交代,你们是从哪儿弄来的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我看上面连标签都没有,你不会害我吧

?”

“你瞎说什么呢!”易娟白了她一眼嗔道,“云瑶,也就是你帮了我们这么大忙他才舍得送你的,你知不知道这南凝香丸有多珍贵,我姐好几次让他多送点过去他都没答应。”

“啊?”颜云瑶立刻抓住了易娟不小心说漏嘴的重点了,“你说什么?你姐朝他要凝香丸?我的天啦,你没搞错吧?他哪里弄来的东西?”

易娟知道自己不小心走漏了风声,也只好敷衍道:“他不是前几年一直外面么,认识了一个很厉害的朋友,这些东西就是他那个朋友的。”

“哦,原来是这样。”颜云瑶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娟儿,那他的朋友这么厉害,能研究出这么神奇的药丸,怎么不大量生产呢?你还不知道么,要是市场上有这么神奇的东西,肯定供不应求呀!”

“这个我也不清楚。”易娟含糊其辞道,努力将话题岔开,“总之这凝香丸很难得,你不要随随便便送给别人,没了再想要可没人给你。”

颜云瑶用力地点了点头,又满脸坏笑道:“等我用完了我就再来找你!我看她对你这么好,肯定还有私藏的留给你用的,到时候我就来祸害你!”

把颜云瑶送回市里,余见海和易娟往回赶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了,回到南城已经是华灯初上。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王玲玲居然还没下班,屋子里还亮着灯。

他们两个推开门,就看到王玲玲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着,看到余见海和易娟进来好像是遇上了救星,赶紧站了起来。“余总,易经理,你们可算回来了!”

“怎么样?”余见海无视王玲玲饱满的胸脯一鼓一鼓的,直接在沙发上坐下问道。

王玲玲擦了下额头撅着嘴道:“我们店里的流量增加太明显了,你不是交代说把大米重新上架的么,下午半天已经卖了一千多斤了。余总,这单子我是接下了,你让我拿什么给人家发货?”

“这个没问题。”余见海微笑道,“我不是跟你说过嘛,这次上架的新米默认是一个星期之内发货,到时候肯定有货的。”

哪知道王玲玲突然脸色大变,赶紧坐下在键盘上敲几下,哆嗦着呢喃道:“这下子完蛋了!”

“怎么了?”余见海好奇问道,“出什么问题了?”

“余总,我犯了个严重的错误!”王玲玲脸色苍白道,“我忘记了将发货时间改成一星期了,用的还是以前的发货时间,是默认三天。”

看到王玲玲一副自责的模样,余见海也不好批评她。毕竟新米上架确实太仓促,王玲玲没准备好有失误也情有可原。可是这网上的单子既然已经接下了,那就必须得想办法尽快给人家发货。

他想了一下轻声道:“你也不要着急,也就是提前两三天嘛。我这就安排一下,明天就去地里看一下,选一块成熟度比较好的田块先割了再说。你现在就把发货时间改了,要不然我们真的供应不上。”

“好!”王玲玲飞快地把产品详情页修改了一下,这才松了口气。

“现在往后单子照接,不过记得把之前的顺序不能搞混掉了。”余见海站起来交代道,“我这就回去安排,这一炮必须得打响!”  到家就联系收割机,还有拉粮食的卡车。这些都是现成的,村里的农机手施华刚买了一台最新的进口水稻收割机,就等着大干一场呢。接到余见海的电话施华打包票说没问题,只要余见海说开始收割

,他立刻就到。

和施华说好了,余见海又给鲁达林打了个电话,告诉他心里要有数,就这一两天要找他拉稻谷。已经从余见海这里尝到了甜头的鲁达林满口答应,说海哥你放心,只要你这边机器一响,我马上就到。

余见海是最后给付彩军打电话的,后者早已检修好了机器,鲜禾米厂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新稻谷加工呢。

第二天一大早,余见海开车带上施华,两人直奔八道垛子农场,在余见海承包的水稻田转了一圈,挑选了一块成熟度最好的稻谷,决定等到中午田里露水全部干了之后就动手。

施华的最新式履带收割机已经装在卡车上,和余见海一回到余湾就发动车子出发了,在南城镇上吃了点东西,加满油直奔八道垛子。接到电话的鲁达林也随后赶到,等着把稻谷拉往鲜禾米厂。  机器轰鸣,拨禾轮将饱满的稻穗揽进割台,被锋利的割刀拦腰切断。粗大的搅龙将稻穗送到输送槽口,又被送进了脱粒机。施华目不转睛地盯着出粮口,看着金灿灿的稻谷从出粮口喷了出来……

第837章 挑划算的来

鲜禾米厂,付彩军亲自指挥工人将机器清理了一遍,按照余见海的要求里面几乎连一厘米都没有残留。有的工人表示这是小题大做,总之都是加工大米,有必要将机器里面清理得这么干净么。结果遭到了

付彩军的训斥,说这是余总交代的,这关系到咱们渔湾大米的质量。质量就是生命,鲜禾米业绝对不能拖了渔湾大米的后腿。

在付彩军的翘首相盼中,鲁达林终于将一车稻谷送到了米厂。在地磅上过完斤重,直接开到了加工机房外面,就倾倒在机器入口处。

付彩军神色庄重,工人们从来没有见过他如此的郑重,一个个也都不敢大声喧哗。付彩军等到工人测量过稻谷的水分,按照数据调整了机器的相关参数,下达了开工的命令。  机器顿时轰鸣起来,金黄的稻谷被吸进了机器,不一会儿在另一个房间里面,晶莹剔透的大米从机器出口流了出来。付彩军亲自抓起一把仔细查看,吩咐工人将机器微调了一下,又抓起一把大米细细

地看着。  经过几次调整,付彩军终于松了口气,指示工人可以封装了。立刻就有负责封装的工人将早已准备好的包装袋套上,电子计重器上的数字不停地跳动,在跳到五公斤的时候自动停止,从另一个出口继

续往外出大米。  由于稻谷的水份比较大,余见海吩咐第一批新米全部采用五公斤的小包装。新设计的包装袋上印着醒目的“渔湾大米”四个大字,左上角是变形的“精制”两个字。在包装袋正面,印着大米的生产厂家,

相关的标准。工人熟练地将灌装好的大米提下来,在袋口加上印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标签,封口码在一边。

米厂的办公室里,王玲玲从余湾传过来的相关订单信息显示在电脑屏幕上,负责发货的人飞快地打印着电子面单,一边将打印好的交给另外的工人,让他们拿到仓库去发货……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进行,顺利得让余见海深感欣慰。从施华的收割机下地开始作业算起,到第一包渔湾大米出库,从头至尾也就是不超过四个小时的时间。

这都是赖于他的安排,整个流程没有半点耽误,全部按照计划进行。等到傍晚时分露水稍重,施华表示再继续收割可能会导致稻谷的抛洒率增大,建议余见海等到明天继续收割。  余见海当即表示同意,等到鲁达林将最后一车稻谷送往米厂的时候,他开车在前,施华开着装载着收割机的卡车在后,去了农场场部。余见海已经和副场长顾军打过招呼了,晚上收割机就停在场部的

空地上,省得来回跑白白浪费柴油。  将收割机安排停放好,余见海开车带着施华回余湾。他路上一边开车一边和付彩军通电话,得知第一批五百多斤大米已经顺利发货,也感到特别的高兴。付彩军表示,送过来的稻谷会连夜加班生产,

争取明天把网上的订单全部发走,再把之前预售的那些单子依次发货。  这边刚挂上付彩军的电话,付彩民的电话就打过来了。这个合作伙伴用商议的口气和余见海说,能不能将新米匀一部分给他的门市,因为有很多顾客都在打听新米什么时候上市,他想趁这个机会多卖

一些。他还表示,要是这两天实在紧张的话,给他一百斤都行,先撑撑场面再说。  哪知道余见海笑道,说这个完全没有问题,本来这就是大家合伙的生意,只是因为还没有大面积收割,网上订单又非常急,这才先紧着发货的。等到明天上午米厂就会加工出更多的米,完全可以拉一

部分到门市去。  付彩民大喜过望,连声说余总就是够意思,和你合作就是爽快,就是少挣点钱心里也痛快。余见海笑着说有钱大家挣,兄弟们互相架着玩,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他还婉转的提醒付彩民,门市该宣传的要宣传,该搞活动要搞活动,对于那些已经认可渔湾大米的顾客第一次购买新米适当给予优惠,那些还没有认识到的渔湾大米好吃的顾客,要适当的引导,可以用和其他大米同样的价格卖一斤给他们回去
首节 上一节 725/8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乡村宠物店

下一篇:白手起家致富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