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土风情 > 最强小村长

最强小村长 第666节

这种无端的猜测谁都知道是无稽之谈,却传播得最为广泛,不知道是不是人性的扭曲,还是有什么其他不可告人的缘故。  也不是所有人都是不理智的,此刻在某间宿舍内,钱勇拿着自己的手机,就显得格外的激动。这个来自于临海的新生,算是余见海的老乡了。虽然他们一个是云水人,另一个是相隔一百多公里外县,

不过在人们习惯性用地域来划分的习惯中,那就是老乡。  华夏人的家乡观念很重,千百年来一向如此。在同一个县,一个乡镇的是老乡。在同一个市,来自同一个县的是老乡。如果出了省到了别的地方,那么来自于同一个省的人就特别亲切,虽然彼此的老

家有可能相隔好几百里。  在这个人生面不熟的陌生城市,钱勇有点想家了,看到余见海车牌上的“淮G”就觉得特别的亲切。他听到身边的不少人在私下里传播有关余见海的那些不实消息,心里是非常不舒服的,可是又不好反驳

,一直有点郁闷。  平心而论,他看到自己是坐大巴车来学校,而余见海是开着豪车来的,心里也有点不舒服,可是并没有什么嫉妒的意思,就是觉得这家伙不应该这么高调。到学校来就是学习的,又不是来享受泡妞的

,还开什么奥迪来呀,哪有那么多时间啊。  心里的别扭并不影响他对余见海的兴趣,习惯性的在网上输入余见海的名字,真的就被他发现了不少有用的东西。现在是信息社会,不少政府机关都有自己的网站,云水也不例外。余见海的名字出现

在多条新闻上,钱勇很快就被吸引住了,越看越高兴。  我的个乖乖,原来他就是那个在云水被当成典型的新农民代表,那个年轻的小村长呀!钱勇的家庭很普通,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他上学的时候爸爸还在家务农,妈妈在县城陪读好几年,一直靠在服装

厂领些活在出租屋做,赚点钱补贴开支。钱勇是个好孩子,假期的时候也会帮着父母做些农活,不止一次的和爸爸说起种地的不容易,特讨论过农民的出路,觉得种地真的没有什么前途。  可是他爸爸却说,种地不是没有前途,就是现在种地的模式不行,赚的钱不多。说着说着他就拿出了手机,翻到一条收藏的朋友圈的消息说,钱勇你看,这是云水的一个村长,岁数估计和你差不多大

,人家就用新技术种菜,一亩地收入好几万。你想想现在工资才多高,很多人拼死拼活的在城里打工一年也就赚几万块钱,还受人管制没有自由。要是在家有条件搞几个这样的大棚,那不比打工强多了?  钱勇虽然知道父亲的理论漏洞百出,可是却第一次知道了余见海的名字,也知道了他带动全村走集体致富的路子。说句心里话钱勇是不太相信这些官方的宣传的,总是爱往脸上贴金假大空,也许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直到他有一次去市里同学家玩,吃到了一回特别好吃的猪肉,据说是来自余湾的生态猪肉,是市面上最好吃的猪肉,他才真正对余湾余见海产生了兴趣,觉得自己将来要是没有特别好

的出路的话,也要当一个像余见海一样的靠自己脑子靠技术吃饭的新农民。  只是他没有想到,居然会在齐鲁农学院见到余见海本尊。要不要去结识一下?钱勇有点矛盾了……

第744章 受邀参加课题组

都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钱勇和余见海相见,所形容的那么夸张,只是后者颇感意外。

“你是……”余见海上下打量着这个不速之客,心头疑云密布。钱勇喊他名字的时候用的是普通话,压根就不会想到他是临海人。

“你好!我叫钱勇!”打招呼的笑着换成家乡的方言,虽然和云水的口音有点差异,基本上还是差不多的。

“你是云水人?”余见海明显的感到了惊喜,“也是农学院的学生?”

“我家可不是云水的,不过也不远。我是农学专业的,今年的新生。”钱勇和余见海站在一起显得稍矮,说话想看到余见海的眼睛,就需要微微仰头了。“你呢?”

“巧了!”余见海笑笑,“我也是农学的,原来咱们学的是同样的东西。对了,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也知道我是云水人的?”

钱勇有点尴尬地笑笑,鼓起勇气道:“我在家的时候就听说过你的名字,刚才还专门上网问了一下度娘,想多了解一些你的资料。”

“原来是这样啊!我说呢!”余见海大笑,“走,一块吃个饭?我肚子饿了,咕咕叫呢!”

“好呀!”钱勇大喜过望,“我知道外面有家不错的小饭馆,我们去那里吃好不好?”

余见海还没答应呢,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岳男打来的。“小余,老师请你过来吃饭。”

“啊?教授请我吃饭?”余见海看了一眼钱勇,小声道,“我正要和一个老乡出去吃饭呢,要不和耿教授说说,换个时间我请你们?”

“你老乡?也是咱们学院的学生吗?”岳男好像在和谁商议着什么,很快就回复道:“老师说了,就现在最好,他位置都订好了,你和你的老乡一块过来吧!”

“啊?好吧!”余见海挂了电话,对有点忐忑的钱勇笑道,“老乡,带你换个地方吃饭,让你见见学校的两个教授。”

钱勇眼睛一亮,有点兴奋道:“是岳教授和耿教授吗?他们可是学校最有名的老师了!”

“咦……你怎么知道是他俩的?”余见海颇感意外,“看来你知道的不少啊!”

钱勇有点小得意道:“这还用猜?两位教授一个推车一个步行陪你进校门的事情哪个不知哪个不晓?听说你还是耿教授亲自点名特招入学的,在这里你最熟悉的估计也就是他们了吧。”

“你真聪明!”余见海赞许地笑笑,“正是耿教授请我吃饭的。走,我带你一起去!”  钱勇兴奋得脸都红了,连声说那你等我一下,我去宿舍换身衣服再去。结果被余见海一把抓住了,打量了一下噗哧笑了:“还换什么衣服,身上的就可以呀!不就是一起吃个饭嘛,又不是第一次,走!

”  钱勇不敢说不,心里却在暗道,你和他们关系那么好,连特招都能搞定,当然不用特别在意穿什么,用不着刻意想给人家留下印象。可是他不一样啊,只是一个刚入学不久的新生,能够和两位教授在

一起吃饭,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就是花钱也买不到的呀。

可是他不能把这些想法说出来,只好跟在余见海身后,走向停在教学楼前的奥迪车。  耿帅选的地方离农学院有两三里路,余见海开着导航很容易找到。路上他和钱勇简单地聊了几句,各自说了一些对于农业的看法,余见海觉得钱勇想法不错,要是好好学习锻炼一番,将来也许会在农

业上有点作为。他自己是个农民,整天和农业打交道,自然觉得对农业感兴趣的人亲近一些。  钱勇和余见海熟悉了,觉得他一点架子都没有,一点都不像是在临海很多人传闻中的那个叱诧风云的青年才俊,就是个普普通通的邻家男孩,十分好相处。所以在余见海问他对于当前农业生产的效益不高,农民收入普遍偏低有什么想法的时候,钱勇不加思索就说主要还是农民的思维没有转变,还停留在原始农耕方式上,无论是农产品的整体品质不高,还是销售存在很大缺陷,乃至由于信息的匮乏导

致不少地方某些东西导致滞销,都是因为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没有引入互联网思维。

这种耳目一新的看法让余见海很感兴趣,他正打算问问钱勇怎么把互联网思维引入农业生产中,车已经到了吃饭的地方,只好先暂时搁置了。

饭局不大,除了耿帅和岳男之外,居然只有余见海和钱勇。如果不是余见海说和老乡在一起的话,估计这顿饭只有他们三个一起吃了。  见到学校两个著名的教授,钱勇变得十分的拘谨,连话都不会说了,只是低头听着三人谈笑风生。几样当地的特色小菜,一瓶烧酒,三人侃侃而谈。开始主要是问余见海在学校的一些情况,是不是该安排都安排好了,什么时候回去这些无关痛痒的东西。也就是这时候钱勇才知道,原来余见海入学只是来走个过场,报名办好手续后连在校学习都免了,可以回家自学,只要到时候能通过结业考试就行了

。  钱勇羡慕不已,才知道上学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在家也能完成学业。不过他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按照余见海现在的地位和实力,哪里还需要在学校学习呀,自身掌握的那些技术不是学校里的那些

理论可以相比的,那才是真正的实操经验,多少钱都买不来啊!  渐渐的钱勇就听出点名堂了,耿帅居然和余见海谈到了小麦,谈到了上一季节小麦的栽培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又谈到了新一季小麦的准备。其中还提到了当前齐鲁三麦研究所的一些研究课题,其中就

有一个是小麦的高产抗病矮化育种技术,好像遇到了什么瓶颈。  这些高大上的问题钱勇从来没有接触过,自然不肯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连吃菜都忘记了,竖起耳朵仔细地听着。他听着听着就震惊了,一脸不可思议的盯着余见海,似乎想要从他脸上找到什么答案

。  他居然听到耿帅这个资深专家说,请余见海回去以后协助他做一些对于小麦的实验,还说已经向研究所提出,准备将余见海吸纳进他的课题组当他的助手了。钱勇简直不敢相信,这些事耿帅亲口说出

来的,还是用商量的口气。

我的个老天,余见海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本事,一个毫无背景的农村青年,居然被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老专家点名特招进农学院深造,还被邀请进他的课题组参加科研,这是多么大的荣誉啊!  要知道在农学院和三麦研究所以往的惯例中,只有拿到硕士学位以上的品学兼优的学生才能有此殊荣,一般已经相对优秀的学生虽然也有帮忙协助的,也就是帮着干干杂活就非常荣幸了。余见海刚入学几天连课都没上过几节,居然就受邀参加这么高等级的科研项目,这要是让农学院的其他学生知道,还不羡慕嫉妒死呀!

第745章 众矢之的

更让钱勇吃惊的是耿帅和岳男这两个专家的态度,在和余见海交谈的时候一点都不像是导师的架子,一直用非常温和的口气在说话,像是在交流经验。有些时候余见海说出什么观点,两个人居然都连连点

头,这已经不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而是像一帮同等地位的人在探讨很严肃的学术问题。  钱勇心里骇然,再看向余见海的眼神就明显的变化了,和一开始单纯的羡慕不同,此刻多了一些尊敬。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和耿帅说得上话的,能够和他在学术上做探讨的人那更是少之又少。余见海这

个来自农村的基层青年,居然能够得到耿帅的青睐,这已经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解释的了。  钱勇自知和余见海之间差距太大,只是想着如何跟他拉近关系,还有如何能够人让两位教授留下印象,想来想去就自作聪明地找了个接口出来,悄悄地去了收银台,想把吃饭的钱结了。哪知道前台听他报出了房间的号码之后居然笑了,说耿教授在这里招待客人都不需要买单的,三麦研究所每年都在这里招待客人,都是统一记账按月结算的,今天的餐费已经记录在账上了,等会耿教授出来签个字就行

了。  钱勇有点失望地离开了前台,倒是让服务员也有点摸不着头脑。每次耿帅他们来这里招待客人都是些头面人物,也从来没有人主动过来买单。今天居然有人要出来结帐,一看就是不知道操作流程的生
首节 上一节 666/8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乡村宠物店

下一篇:白手起家致富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