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土风情 > 最强小村长

最强小村长 第607节

李老板毕竟是生意人,做事情还是比较稳,他没有马上答应李老板,只说要去落实一下,等确定了才敢答应。

李老板也不强求,强求也没有用,让采购把剩下的几十条鱼都留下,自己先离开了。

第二天没到中午,李老板就到了余湾,非把余见海约到罗庆奇的饭店吃饭。他心里没底啊,要是余见海真的能保证每天给他供应一千斤的活鱼,那真是天大的好事啊!

余见海的回答让李老板吃了定心丸,居然真的和余见海签了合同。双方约定余见海保证每天提供不少于一千斤的活鱼,风雨无阻。价钱比市场上的高百分之三十,随行就市。如果遇上节假日临时增加供应量的另行计算,价钱和数量按双方协商的实际价格为准。

拿到了白纸黑字的合同,李老板反而不好意思了。“余村长,余老板,老弟,我是个粗人,你不要怪我小心眼啊!我就是个做小生意的,不像你摊子铺得那么大,有实力,还请你理解啊!”

“没事!”余见海笑着点头,“你做的一点都没错!这生意就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咱都不是有钱的主儿,可不能冒太大的风险!”

咳咳咳……

李老板剧烈地咳嗽起来,眼泪都掉下来了。

他的生意做得不算小了,一年小几十万还是可以的,不过也确实没法和余见海这种四面开花的主儿相比。可是余见海居然说自己不是什么有钱人,这就很让人无语了。

你还想怎么样啊?

你的身家已经很吓人了啊!

难道你还想和马云爸爸相比呀?

这个十三装的,六六六啊……

第664章:物以稀为贵

第664章:物以稀为贵

每天一千斤的活鱼,对于余见海来说并不是太大的问题。事实上已经证明了洗澡鱼的可行性,通过加强的药物和余湾丰富的灵气,将残存在鱼儿体内的垃圾洗涤一遍,时间也只需要十天左右而已,完全可以满足需要。

就在和李老板签了合同的第二天,一辆满载着毛竹和渔网的小货车驶进了余湾。余见海从渔场小夏那边借来了一个泡沫筏子,又请他过来帮忙,在石塘的拐角靠近投料机的一侧搭几个网箱。

每批次活鱼改良需要时间,余见海打算将已经改良的鱼捞起来放在网箱里暂养,防止混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每天都要请余见刚他们来帮忙毕竟不太妥当,多花工钱不说,人家也不一定随时都有空啊。

这天长日久的要是遇上了刮风下雨怎么办,总不能让人家为了几个钱来辛苦吧。

最好的办法就是一次性多捞一些,放在网箱里养着,李老板随时过来都能有鱼拉走。总之石塘这个角安装了摄像头,也不怕有人来偷。

网箱安装好了之后,石塘又一次拉网。这次足足拉了有近八千斤鱼,把余见刚他们惊得嘴巴半天都合不拢了。他悄悄地问余见海:“你这是会魔术还是怎么的?这才多久石塘里怎么又有了这么多的鱼啊?”

余见海轻笑道:“见刚哥,你就不要操心这么多了,这鱼是我后来放进去的,你不要说出去。”

“怪不得!”余见刚恍然大悟,立刻拍着胸口道,“这个你放心,我们是兄弟你还不知道,我的嘴可严实了。”

“我要是不放心还能告诉你?”余见海伸手在他肩上拍了一下,“见刚哥,你可要好好努力,咱们余湾的发展以后需要人才,我希望你能够挑大梁。”

“我知道。”余见刚点头,“我现在晚上都不看电视了,在看一些你推荐的书呢。”

“那就好。”余见海笑笑,“你是我哥,我肯定要重点拉扯你。现在的社会和以前不一样,没有知识只能凭借劳动力挣钱,而懂技术有知识的就轻松得多,以后可以当个技术员或者领导,人家也服气。”

“嗯!”余见刚庄重地点了点头。

当天夜里,又是两万多斤鱼放进了石塘。村里大部分人都睡得正酣,只有老羊倌的窗户还透着点光亮,余见海远远地望见了若有所思,也没多想。

石塘这边一切就绪,余见海将事情全都交给了余汉生。他本想花钱雇一个人来照应的,可是余汉生非得自己来做。他现在身子可健壮了,这点小活干了压根就不在话下,权当是锻炼身体了。

渔场那边也进展顺利,一些已经完成了清塘工作的水面开始陆续投放鱼苗。南城的饲料厂也开始给渔场定制饲料,配方还是老样子没有变,可是成本却下降了很多。因为余见海特别交代,饲料里连一点点抗生素都不许添加,只准混入他提供的中药。他会不定期地抽查一下,防止工人们弄虚作假,生产出来的饲料不达标。

余敏最近特别忙了,余见海又找了两个轻快的妇女来帮忙,专门帮着余敏熬药,将熬好的药液用塑料大桶装好送往饲料厂,将剩下的残渣再运往石塘,投给自己家的鱼吃。

小夏老梁他们的脸上绽开了花,整天乐呵呵的在自己的鱼塘转悠,偶尔见面了聊上几句,说幸亏没有和余见海撕破脸,现在养鱼可轻松多了啊!

以往的时候,他们要自己操心饲料,操心有没有人偷鱼,担心鱼塘会出问题,现在这些担忧完全都不存在。

饲料有合作社统一供应,他们需要的时候只要一个电话,田凯就会安排人送过来。也不用担心再有人过来偷鱼了,不要看苟正和侯子文两个一天到晚吊儿郎当的骑着电瓶车晃悠,在渔场这边就是门神一样,将那些心有不轨之人拒之门外,连那些看鱼塘的人都可以放心大胆的睡觉了。

不睡觉干嘛,修仙啊?

也修不成啊!

最高兴的还是李老板,他回去后就和贵宾楼大酒店签了合同,每天供应不低于五百斤的活鱼,全现款当天结算,等于是每天光这一个客户就可以挣二百多。

而贵宾楼大酒店在自己的公众号上也对招牌菜“猛龙过江”进行了大力推荐,原本是一天才可以卖出上百份的,现在往往中午就去了一半,晚上有不少客人来了之后已经吃不到了。

很多顾客是慕名而来的,到了之后发现没有了这道菜难免会失望,便向大堂经理投诉,自然也被反映到了李经理那里。

李经理想增加“猛龙过江”的供应量,争取让每一个前来就餐的客人都满意。可是这个想法遭到了老板娘的否决,这个精明的女人指出,物依稀为贵,那些客人之所以明知道猛龙过江那么贵还争着点,就是因为稀罕,不容易吃到。

如果酒店能够敞开供应这道菜,那么客人们就不在意了,总之什么时候都能吃到,吸引力不足。

李经理马上就明白了老板娘的意思,当即说那就每天限量就是一百份,节假日酌情增加。根据酒店客流的规律,将这一百份猛龙过江分配一下,中午四十五份,晚上五十五份,支持网上预定,定完为止。同时支持七天在线预售,为那些有计划入住的客人提供方便。

这个方案立刻得到了老板娘的同意,随口夸奖了李经理几句,便自顾自的开车去易婵的养生会所了。老板娘最近春天有点上火皮肤发干,打算去好好保养一下。

猛龙过江火了!

在临海的一个公众号搞的招牌菜网络投票中,居然力压很多知名酒店的招牌菜,抢得了探花的位置,让很多食客大跌眼睛,也让很多酒店郁闷不已。
首节 上一节 607/8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乡村宠物店

下一篇:白手起家致富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