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土风情 > 最强小村长

最强小村长 第529节

整个云水。

整个临海。

临海周边的地区……

新稻七号的销售从原本的问得多买的少,一夜之间变得火爆。

顾慧敏忙坏了,补货追加订单的电话响个不停,几乎所有的经销商都在补货,有胆大的补货的数量比一开始订货的还多。同时还有更多的经销商打电话来咨询,迫不及待的想要销售新稻七号。

对于这种超出预期的火爆,顾慧敏心里那个乐呀。再忙也乐意啊,看着银行卡上的数字哧溜哧溜的往上冒,谁心里不激动啊!

工人们也干劲十足,包装种子是按吨位计算的,干得越多赚得越多,有盼头啊!

发货……

还是发货……

现在仓库里连一包库存的新稻七号都没有,只要凑够一个单子,顾慧敏就立刻给他发走。现在排队等着发货的名单排成了长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啊!

高产抗病抗倒伏!

这个口号已经深入人心。

种稻子,我只选新稻七号!

这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共识。

突如其来的火爆让很多经销商措手不及,也让很多农民朋友大跌眼镜。

脑子都毛病了啊,这大冬天的都忙着备稻种,以往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啊!

那些原本不屑一顾的人也动心了,蠢蠢欲动。没办法,人都有攀比心理,从众心理,别人家都买了新稻七号,自己不买怕到时候收成比不过人家啊!

一咬牙,买!

被人家撺掇两句,买!

明明是上街赶集的,看到有人买稻种,挤过去一看,也买!

买买买!

在现实中,上演了冬天里的奇迹。

敏锐的记者朋友可不愿意放过这个难得的线索,加上余见海暗中运作了一下,于是乎新闻就出来了。

云水电视台。

“在这个已经进入传统农业生产闲暇时的冬天,在我县各大农资经营门市,上演了奇特的景观。农民朋友一反常态,在冬天里大肆准备来年的水稻种子……”

淮海网,淮海日报,城市网,都刊登播发了这一消息,经过刘一民刘海盛华仁等大记者的妙笔生花,新稻七号再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由此带来的销售持续火爆,让经营其他水稻品种的种子公司也措手不及。

梁玉山目瞪口呆,一边加紧让工人加班生产,一边加大供货力度。在往年,新稻六号是淮北当之无愧的销售冠军,现在连货都还没铺开呢,已经落后了一大截啊!

江南某种子公司,一直主打本地的“武稻”系列,几乎垄断了本地市场,现在突然发现了外地品种强势进入,价钱还卖出了二十二块一斤的高价,顿时如临大敌,赶紧派出人员调研。

结果让他们几乎崩溃,一直以为刚通过审定的新品种第一年也就是那么回事,起码说不会对江南市场造成什么影响,可是这狼说来了就来了,小红帽还没准备好啊!

在齐鲁黄河边承包土地种水稻的数名大户,亲自来到种子公司,经过一番谈判,心满意足地以经销商的价格拿下了订单,总额近九十万元,连已经习惯了巨额订单的顾慧敏都激动不已,第一时间向余见海通报了这个情况。

这几个大户提出了一个要求,他们暂时不提货,只要顾慧敏能够保证他们所需的稻种就行。所有货款一次性到位,直接通过银行转账。

顾慧敏后来才知道,这几个大户在黄河边承包了几千亩土地,专门从事水稻种植。人家也是有备而来,之前做了详细的了解,甚至托亲友专门向省农业厅打听,得知新稻七号所有的宣传都属实之后,才毅然前来订货的。

谁说农民只能小打小闹的,人家这几位可都是职业农民啊!有自己的轿车住着别墅,承包土地已经实现了全机械化生产啊!

新稻七号,供不应求!仓库里的稻谷逐渐减少,顾慧敏已经毫无压力了。按照这个趋势,不是担心卖不完,而是压根就不够卖啊!

当然,她们家是赚大了!一夜暴富啊!

这都是因为遇上了余见海这个大贵人,可遇而不可求啊!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新稻七号卖得如此火爆,自然也让很多人眼红了,一些明着的暗着的小动作,已经开始了……

第575章:蓝梅

第575章:蓝梅

“虚假广告!绝对是吹牛逼的!自古以来哪里有长出一千七八百斤的水稻?奶奶的我买稻种也卖了十来年了,打小也不是没种过稻子,除了南方的杂交稻,从来没有听说过产量这么高的水稻……”

某个农资经营部的小老板唾沫横飞,叼着烟得意洋洋道,“现在的人就是好骗!弄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图片就被忽悠了,等到明年收获的时候,看看有多少人哭吧!”

“可是人家有农业厅的许可啊!”一个老农疑惑地问道,“他要是敢卖假种子,不怕被罚款啊?”

“罚个屁!”小老板不屑道,“罚了人家也不怕!这位大爷,你有没有想过,他那稻种卖多少钱一斤?二十二啊!我们每年卖多少钱一斤?最高也不过四块多吧!这不是一块两块啊,是差不多二十块的差距啊!大爷哎,您想想啊,这多出来的钱是不是太离谱了啊!他得赚多少黑心钱啊!就算到时候被查到了罚款了,能罚他多少?他就是被罚了一半,还赚大发了不是?您老长点心吧!”

“有道理!”老农点了点头,“现在的骗子确实多,谁知道呢!”
首节 上一节 529/8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乡村宠物店

下一篇:白手起家致富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