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土风情 > 最强小村长

最强小村长 第516节

哎哎,对面的那位大爷,长得好好的已经要开花的西红柿,您也不拔草也不吊秧,一个劲的在那里摩挲什么呢,秧苗又不用您按摩,做样子也太明显了吧?

还有那边的大妈,您也做得太过分了。就是一根吊秧的线断了,您都几分钟了还没有整理好,就这个做事的效率,知不知道在余湾的话肯定是考评垫底的,月底的奖金百分百没了啊!

如此让余见海这个行家一眼看穿的漏洞太多了,只是这些真的不算接地气的干部们没有发觉,只顾着装腔作势地指指点点,好像特别认真的样子。

余见海当然不会去做拆穿这样把戏的无聊事情,他和季尧的村长季红关系不算好,但是也还凑合。两人在镇上开会的时候不止碰过一次面,后来季尧新建大棚的时候他们还有过交流。

余见海自然明白季红这样做的用意,谁不想在领导面前挣点面子,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啊!再说,这样做也许是孟宪平的授意,要不然季红一个村干部,哪里能这么知晓县长的喜好。

“季主任,你们这里的蔬菜长势不错啊!要丰收了!”南城宣传委员杨长江故意道,“开门红啊!”

“还行!”季红有点小得意道,“主要是领导们一直关心,我们也想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发家致富,赶上了好时候啊!”

“这里的大棚确实不错!你看黄瓜西红柿芸豆都长得不错,效益肯定比种大白菜高呀!”

“那必须的呀!种大白菜才多少本钱,这一个大棚初次投资就得一两万吧,要是还没有种大白菜收益高,那不得笑死人嘛!”

其余的干部们都在小声议论,发表着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前前后后转了一圈,唐永飞确实很满意,瞅着身边人少的时候,他轻声问余见海,“这里和余湾的差距还有多大?”

余见海轻轻摇了摇头,“这个不好说!暂时的长势还行,就怕早衰。产量上的差距暂时没法预估,但是售价肯定赶不上我们余湾的,估计一斤最少得少好几毛。”

“哦?”唐永飞思索了一下,“余见海同志,这少了的收入可都是纯利润呀!积累起来很吓人的!”

余见海笑了笑,“那有什么办法?一分钱一分货,余湾的东西确实比他们的口感好,自然卖得贵。”

“真的没办法让他们提前认识到这一点?”唐永飞皱眉道,“别的我不谈,眼睁睁的看着老百姓有可能增收却失去了机会,我不愿意。”

“我也不愿意啊!”余见海笑道,“县长,这东西是要你情我愿的,咱现在就算是说得天花乱坠,人家还以为咱居心不良。只有等到他们自己亲眼看到了差距,自己主动找上门来,才有合作成功的可能。”

“就没有别的办法?”唐永飞思索道,“好像还真的不行!这种事情也不好强制性下行政命令,那不符合政府的施政理念,显得太官僚主义了,对于政府在老百姓口中的名声也不好。”

“县长,要我说,咱还是那句话,一切让市场说话,等到他们发现自己的东西卖得不如余湾贵的时候,自己会主动找原因的。也许到了那时候,他们会主动找上门来,赶都赶不走。”

唐永飞沉吟了一下,终于点头道,“也许这不是最好的办法,但是却是最适合的。这人呐,有时候不走一些弯路,是认识不到自己的固执是多么可笑的。”

唐永飞顿了一下,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刚才咱们说起过批发市场的事情,你说说南城的优势。”

“这个等上车说吧。”余见海笑道,“我也是一家之言。”

“呵呵,广听博纳也是我们领导的决策的重要参考。你要是能成功说服我,我可以在政府办公会上提议将批发市场建在你认为合适的地方。”唐永飞笑道,“我们县财政紧张,每一分钱拿出来都要用在刀口上,不能有丝毫马虎。”

余见海突然笑了,笑得十分玩味。“县长,您的意思是说,县里打算出钱兴建批发市场?”

这下子轮到唐永飞惊讶了,“怎么?说了半天,你是想自己搞个批发市场?”

第560章:这人要倒霉了

第560章:这人要倒霉了

从季尧到余湾的路上,再到余湾的连栋温室,再到一派生机盎然的日光温室,余见海一直在向唐永飞表述自己的观点,唐永飞不时打断余见海的话,询问一些有争议的地方。

马天水识趣地将随行的干部们挡在了后面,远远地跟着,让他们两个保持着不受干扰的空间。

争论终于尘埃落定,也不知道耗费了余见海多少口水,总之他是成功地说服了唐永飞,争取到了他的支持,将原本在县政府计划中的批发市场落户在南城。至于具体的地点是不是在余湾,余见海倒是没有确定。

因为余湾的地方毕竟有限,一共这么大点地方,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啊!

相比较批发市场对于整个余见海发展计划的重要性,余湾的阵法完整性更让余见海在意。无论怎么样,余湾的阵法都是摆在首位的,一切都得为阵法让路。

具体的方案有没有可行性,还得等楚天舒回来才能做决定。这个自从和大师姐重归于好后就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师兄,据说去了京都,还在那里没回来呢。

当然这个也不急于一时,需要细致的论证。余湾现在走的每一步都要脚踏实地,不能过了三五年之后就出现问题。那样的话是不负责任,也不符合余见海做事的风格。

“余见海同志,”唐永飞突然换了一副严肃的表情,“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有机整体上的一份子,因为个人能力的不同在社会上的分工和角色扮演也不同。在社会上,通常是能力强的人付出的多,得到的也多。你,显然属于后者,所以在想得到更多的收获的同时,也需要对这个社会多付出一些。”

余见海微笑着点了点头,心里暗暗诧异唐永飞这番理论,居然和药王门一直秉承的“相生相克”理论不谋而合。或者可以说,“相生相克”的这种理论,已经在华夏得到了更多人的理解和认同。要不然,现在政府都在说要建立和谐社会呢,这个和谐的核心,也就是互惠互利,各得其所吧!

“余见海同志,”唐永飞继续语重心长道,“你用自己的技术发家致富,这非常值得肯定,带动了本村的乡亲们致富,更是值得表扬。可是,一个人的富有不算富有,一个村庄的富有也不是富有,只有我们所有人都致富了,这个国家才能强大,才能昂首挺胸。”

“你也许觉得我的话有点官腔,有点冠冕堂皇,但是是我的真心话。”唐永飞沉声道,“我也是普通人,只是扮演的角色不同。我和你相比,肩上的担子更重,考虑的事情也要比你更深更远。”

余见海的脸色渐渐浓重起来,发从唐永飞的语气中,听出这绝不是高大空的说辞,是带着发自内心的真情切意的,也就越发的对这个县长敬重起来。

“余见海同志,我无权强制性要求你做什么,也不能这么做。”唐永飞稍稍停顿了一下,语气略微缓和,“但是我可以说,如果你愿意用自己的能力,为我们云水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我可以保证,你收获的可以更多。无论是经济上的,名誉上的,或者是其他的,肯定要超过现在。也许到了哪天,我们云水人都过上了富有的生活,他们也许记不得我这个曾经的县长,但是绝对记得你余见海!”

“他们也许记不得我这个曾经的县长,但是绝对记得你余见海!”

这句话在余见海的脑海里轰然炸开,炸得他一愣一愣的。在华夏的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很多人对于名声非常看重,无论是平民还是权贵,除了少数极端的,没有人不看重自己的名声。

试看那些以人名命名的学校,道路,或者是其他有意义的命名,无一不是对于其人的敬重与怀念。放眼整个华夏,似乎找不到用声名狼藉之人命名的地方,可见人们对于名誉是何其看中。

唐永飞在这里说的很直白,如果余见海能够用心帮带大家致富,大家的心里自然而然的就会有了他,谁能保证若干年后,人们提起他的时候不是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不会为他在心中立一座丰碑?

当然,这都是虚的,也许只是个美好的愿景。

但是,让余见海得到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利益,得到和付出相对称的回报,还是可以实现的。
首节 上一节 516/8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乡村宠物店

下一篇:白手起家致富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