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土风情 > 最强小村长

最强小村长 第491节

这一天风平浪静,虽然有人知道了有新稻七号这个品种,却没有什么人太在意。毕竟是刚刚露面的新事物,谁都是太在意。

什么高产,能收一千五百斤啊?

什么抗病,不生纹枯病不生稻瘟病不用打药啊!

还抗倒伏呢,吹牛逼吧,遇上今年的台风试试,照样倒得石磙子压的一样。

市面上反响平平,余见海并不是太在意,他马不停蹄地去了临海市电视台,用二十万的价格买了三个月的广告位。

这一天晚上,收看临海电视台的人们看到了一条全新的广告。

“农民种田不易,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一直以为,很难找到一种既高产又稳产的水稻品种,直到遇上了它。”画面上,还是那个老农。画外音突然出现,“高产抗病抗倒伏,种稻子,我只选新稻七号!”

“高产抗病抗倒伏!种稻子,我只选新稻七号!”

高产!

抗病!

抗倒伏!

短短七个字,将新稻七号的优点全部介绍出来。最后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强调,种稻子,只选新稻七号!

临海电视台覆盖的范围包括本市全境,还辐射到周边的部分地区。曝光效果远超云水电视台,受众范围近五百万。

这一夜,数以十万计的常住人口看到了这条广告。当然这些人并不是都在意,只有那些指望土地刨食的农民才关注一下。

“新稻七号?新稻种?”某个老农自言自语道。

“抗倒伏?真的能抗倒伏?”某个中年男人摇了摇头,不太相信。

也有人开始打听有关于新稻七号的具体情况,结果知道的人寥寥无几。某户人家,父亲一边喝酒一边埋怨,“往年新稻种出来都知道从哪儿买,今年这个新稻种怎么没人知道啊?”

他儿子刚结婚不久,听了老爸的言语马上掏出了手机,输入“新稻七号”,搜索。

新手机加上光纤的网速快,手机上很快就出现了几条有关于新稻七号的消息。

刚刚创建几天的百科是这样介绍的:“新稻七号,由新宿水稻研究所最新选育品种,通过淮海省农业厅地方审定,适合在淮海一带种植……

本品种丰产性突出,一般肥水田块稳产一千五百斤左右,部分肥力厚的田块有一千七百斤的丰产潜力。

高抗稻瘟病,抗纹枯病,抗白叶枯病……

抗倒伏性能突出,在今年全省水稻遭受台风大面积倒伏的情况下,新稻七号保持一枝独秀,依然取得了历史最高产量……”

默念着百科的内容,儿子突然抬起了头,“爸,我好像在微博上看到过这个东西……”

“什么微薄微厚的,你就说这个稻种怎么样吧!”老爸有点粗暴地摆了摆手,被老妈瞪了一眼才有所收敛。

儿子倒是不太在意,直接点开了微博页面,很快就找到了有关于亩产一千七百斤的水稻的消息。很多都是转发的内容,原创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有关市农科院试验田的,另一条是一个叫余湾的地方。

“爸,你看,这里都说他们的水稻取得了一千七百斤的产量,说的是不是新稻七号?”

“余湾?农科院试验田?”老爸皱着眉头小声嘀咕,“这地方怎么这么耳熟呢?”

“是余湾!”儿子笃定地说道,“你看,网上都有消息,他们的村长好像叫余见海!”

“余见海?没听说过。”老爸皱眉道,“不过农科院的有个叫梁什么玉山的我倒是听过,我们家每年种的稻种都是他卖的。”

新婚不久的儿媳妇正在敷面膜,这时候突然插话道,“你们在说什么?我好像听到了余湾?那里可是个好地方,不仅长出来的瓜果都好吃,就连种出来的大米都是独一无二的,可好吃了!”

“你怎么知道?”儿子好奇道,老爸也丢下了筷子。

儿媳妇展颜一笑,“我当然知道啦!我表姐和这个余见海就是朋友,我还在她家吃过带回来的黄瓜呢。听说她刚买了一袋渔湾大米,我还想过两天过去敲竹杠呢,要不咱一起去怎么样?”

这家的儿媳妇,是顾双的表妹。

第534章:牙疼得更厉害了

第534章:牙疼得更厉害了

好吃的黄瓜,好吃的西红柿,口感极佳的生态猪肉,高产的水稻,在网上掀起一阵风波的大米……

这些信息很快被扒拉出来,听得正在喝酒的老爸一愣一愣的,筷子早已放在了一边。“他这么能干?不是吹牛的吧?”

“爸,这都什么年代了!”儿子笑道,“现在是网络社会,信息传播得快,宣传效果好,可是也有另外的一面,就是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暴露在网友的眼皮子底下,如果有造假的行为,我敢说绝对隐瞒不过三天!”

“是啊!”顾双的表妹也笑道,“我听表姐说,以前她们听说余湾的黄瓜口感特别好,还不相信呢,专门跑去了一趟,结果就信了。上几天的大米好像也是,刚开始那么多人质疑,现在好像没有几个说不好的了。”

“怎么没人说!”她老公挥舞着手机坏笑道,“这不是有人嫌太贵了么,七八块一斤的大米,普通人压根就吃不起!”

“我的乖!一斤大米卖七八块?”老爸瞪大了眼睛,彻底傻眼了,似乎忘记了继续喝酒,引得他老婆一阵白眼,“你到底喝不喝了?不喝了我就收拾了,累了一天,早点洗脚歇着。”

“可不是哦!”顾双的表妹也笑道,“爸,你快吃吧,吃完了歇着!”

忙碌了一天的老头被这一声“爸”喊得浑身汗毛孔都舒坦了,干脆的摆了摆手,“不吃了!吃多了晚上怕不消食。”

他站起来准备去洗脚,走了几步又回头道,“磊子,看看这个稻种是哪里卖的,我们明年就种这个稻子试试。咱也不要一千七百斤了,能收个一千五就谢天谢地。咱也不指望大米卖七八块一斤,稻谷收下来能顺顺利利卖掉就行了。不能再像今年窝囊了!”
首节 上一节 491/8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乡村宠物店

下一篇:白手起家致富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