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土风情 > 最强小村长

最强小村长 第478节

“余见海种的稻子就活该长得好啊?”有人不服。

林苏杭淡淡一笑,“你们听说了市里农科院今年新试验的稻子了吧,也收了一千七百多斤呢。”

“苏杭你越说越离谱了!农科院那是什么地方,试验田的产量咱们能比么?他就是收两千斤,又和余见海有什么关系?”

林苏杭望了望一群南飞的大雁,掏出香烟散了一圈,“你们可能还不知道,农科院试验田的新品种,被余见海承包了……”

“啊?”众人目瞪口呆。

牛头乡,今年遭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这里的水稻平均产量只有可怜的九百斤,而且干瘪的特别多,出米率只有让人崩溃的五十多一点。

人们一边忙着种小麦一边唉声叹气。“哎,牛大,你家的稻子卖了没?”

牛大郁闷道,“卖个屁啊!连特么问价的人都没有!往年稻子收下来小贩子都要跑破门了,今年连特么的人影子都没看见!”

牛大的老父亲在一边慢里斯条的答道,“小贩子又不是傻子!不挣钱的生意哪个做?就咱们这稻子,加不出米来呀!”

“是啊!”先前说话的那个叹气道,“我昨儿个推了两口袋去加了,一共才加了不到八十斤米,还有一半是碎米,简直不能看。米糠倒是满满的一口袋,这下子鸡不愁吃了!”

“还是咱们种的品种不好!不抗倒伏。”牛大闷声闷气道,“我前一阵子路过农场,看见有一大片稻子连一颗都没倒,那稻穗子长的,我估计最少也得收割一千几百斤。就是不知道那是什么品种,我当时也忘了问一声。”

“牛大你说的是农科院的试验田吧?”一个年轻些的男子一边抽烟一边抽空玩着手机,“我在网上刚看到,说农科院的试验田今年大丰收,稻子一颗都没倒伏,一亩地收了一千七百多斤呢!”

“对对对,就是什么试验田。”牛大一拍脑袋,“我记得路边有个大牌子,写着什么试验田,应该就是了。”

“不止是农科院的试验田吧,我听说余湾那里的稻子也收了一千七百斤呢。”突然有人插话道,“网上都可以看到。”

“怎么可能!”众人瞪大了眼睛,“肯定是瞎说的!”

这世道就是这样,人们对于超出正常认知的事情都爱议论,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广,最后不经意间停在那个地方,都有人在议论了。

就在大家期待权威消息的时候,邻市的一个农业专家站了出来,发布了一篇洋洋洒洒的足有好几千字的长微博。从淮海地区的气候条件肥水条件谈起,又引用了历年来官方统计的权威数据,再分析了今年的实际情况,最后得出了重要结论。“这几天网上热传的某个小山村水稻亩产一千七百斤的传闻,应该是以讹传讹的假消息。”

并且该专家还痛心疾首地表示,“科学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任何的结论都需要详实的数据来证明。不负责任的虚假宣传,是对整个社会智商的侮辱。”

这个专家的观点一出,顿时得到了不少网友的支持。几十个他的粉丝转发了他的长微博,有好事者还专门艾特了余见海。

“科学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说亩产一千七百斤的粳稻,是对农民智商的侮辱!”

余见海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这条长微博,他压根就没有看手机,此刻正在天润养殖基地呢,在和项璐璐说话。余见海对于这副总监总是感觉怪怪的,觉得她的笑容特别的虚伪。

好不容易摆脱了项璐璐,余见海刚上了自己的车子,就看到了易娟发来的一条微信。“回来了没?上微博看看吧!”还附上了一个龇牙的笑容。

余见海有点诧异,赶紧打开微博,顿时几十条消息出现在眼前。

余见海耐心地看完了这个专家的长微博,心里也暗暗服气。专家就是专家,摆事实讲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也很是让人信服。余见海再看看这个专家以往的微博,觉得这个专家还是挺可爱的,微博上充满了正能量。不仅经常发布一些农业生产的相关信息,还帮着解答一些网友的咨询。

这个专家人不错!但是他的这个质疑和结论,余见海笑而不语。

“科学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说亩产一千七百斤的粳稻,是对农民智商的侮辱!”余见海看着这行刺眼的文字,嘴角微微上翘,眉毛都弯了起来。

第520章:今晚8:20见

第520章:今晚8:20见

科学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可是发声也要建立在详实的事实基础上呀!

余见海没有去和这个专家争辩,这样做毫无意义。他回家后迅速打开了电脑上的一个文件夹,这里有余湾水稻生长各个时期到收获时的小视频,正好易娟就会弄这个,已经剪辑成了一个完整的视频资料。

余见海想了想又关闭了文件夹,觉得还不到时候。现在外面的质疑声是不少,可是声势好像还不够大。余见海隐隐中觉得,应该还有更多的人要出来发声。

等!再等等!

让质疑声来得更猛烈些吧!

余见海老神在在地关上电脑,躺倒床上玩起了手机。对于网络上的质疑充耳不闻,就像一点都不知道一样。

“海哥,醒醒!”余见海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被谢若云推醒的时候发现外面已经天黑了。

“呵,不知不觉睡着了!”余见海伸手将谢若云搂在怀里,肆无忌惮的搓揉了一番,只把谢若云撩得满脸通红,在他的爪子上轻捶了一把,“别耍流氓!快下去吃饭吧!”

这是余见海家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为了防止打扰余见海,他们家现在到了饭时基本上是谁在谁就先吃,不用等。所以大家明知道余见海在家,也没有人去打扰他,倒是让他睡了个好觉。

余见海快速地洗漱一番,下楼吃饭。安娜和小丫头蜷曲在沙发上看着动画片,两人看得津津有味,看见余见海下来只是望了一下,并没有搭理他。

谢若云早已盛好了稀饭,端上来刚烙好的锅贴,还有一盘小鱼,两碟小菜。余见海搓了搓手,眼睛一亮,“呵,小鱼锅贴,好久没吃这个了!”

他直接抓起一块面饼,放进嘴里大吃起来。一边吃还一边啧啧出声,“好吃!真好吃!”

确实好吃啊!黄翠娥烙的面饼很薄,下面有三分之一拖在鱼汤里,浸透了鲜美的汤汁。余见海小时候家里家里的日子过得不太富裕,基本上除了逢年过节才舍得买条大鱼之外,平时最常吃的就是小鱼。

这种不值钱的小鱼到了黄翠娥手上,用细网揉搓一番,将上面的鱼鳞清理干净,然后用手一个个挤干净内脏,放在白面里滚一下,就变得粗壮了不少。

这种小鱼是不能煎得时间太长,放在热油里滚一下就得捞起来。黄翠娥将多余的油舀起来,然后将小鱼放在锅里红烧。这时候基本上是余敏在烧火,黄翠娥麻溜地和着面,用铲子飞快地贴在锅周边,盖上锅盖。

余见海基本上都是站在一边咧着嘴,余汉生蹲在门口抽着老烟卷,不时咳嗽几声。

那时候日子都不富裕,可是过得很知足。现在余见海家已经是衣食无忧了,反倒少了很多小时候的乐趣。也许,这就是长大的缘故吧!
首节 上一节 478/8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乡村宠物店

下一篇:白手起家致富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