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土风情 > 最强小村长

最强小村长 第328节

咳咳!施志年手上的烟头都笑掉了,正好落在脚上,吓得他赶紧站起来,却忘了板凳那头还坐着人,他一站起来那头的人瞬间压翻了板凳,又正好顶在施志年的屁股上,两人一起栽倒在地。幸好前面都坐着人,倒也没有跌着。

人们笑得更欢了,连眼泪都笑出来了。

“乡亲们,这二十来万,我打算按照户均分,每一家不管在合作社的股份有多少,先统一拿点钱回去。至于详细的账目,等到年底的时候,会有详细的方案。你们有没有意见啊?”

这个分配方案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有些人在不出声的盘算着。

看到有人欲言又止,余见海又说道,“如果有人家有困难觉得这点钱不够用的,可以私下里和我说,我个人可以先借一部分救救急,等到年底的时候再还就可以了。大家都知道,我余见海确实也发了点小财,这点忙还是能帮的。”

听到余见海这样表态,人们都放了心。有余见海这个财主在这里,谁家有困难找他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啊!

余湾人都知道,余见海上半年的收入达到了惊人的数字,至于究竟有多少,没有人能估算出来,总之是很好很大的一个数字。

“村长!好样的!”有人喊道。

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黄翠娥悄悄地抹着眼睛,脸上却满是笑容。太幸福了!她原本听到余见海说有谁有困难可以找他,她还有点不情愿的。可是现在看到人们对于余见海发出由衷的赞叹声,她又觉得借点钱给乡亲们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曾几何时,他们家也是四处向人家借钱的啊!那时候她们夫妻两个是那么的无助,那么的凄惨!

现在不同了,他们家有钱了,可以借钱给人家了,这是多么大的翻身啊!

这一刻,黄翠娥觉得特别有面子,竟然对人家上门借钱有了隐隐的期待。

看到大家都同意了自己的意见,余见海这才轻轻咳嗽了一声,换上了稍微严肃点的样子。“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么我下面有件事要和大家说一下。”

余见海的目光挨着一个一个看了过去,有些人已经知道了内情,都在热切地期盼着。还有些人不知道余见海要说什么,干脆大声嚷嚷道,“还商议什么呀,我们都听你的!你说怎么办都行!”

“咳咳,我要说的是,关于田凯他们还有十三户人家没有加入合作社的事情。”余见海慢慢地说道,“根据他们的意愿,我个人已经同意他们加入合作社了!另外,根据我们合作社的实际情况,我打算成立一个专业的蔬菜公司!”

第339章:胆子太大了

第339章:胆子太大了

啥?成立专业的蔬菜公司?

人们都惊讶了!就算是有人知道余见海打算让田凯他们加入合作社的事情有所耳闻,可是对于成立公司的事情那是一点都不知道啊!

胆子太大了!

余见海的胆子太大了啊!

这合作社才刚刚盈利,他就要成立蔬菜公司,这也太急促了吧?

说句实话,很多人压根就不明白合作社和公司有什么区别,总之都是种菜卖钱,这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另外,成立公司的股权怎么分配?工人的招聘,工资什么的,分红这些,没几个人知道怎么弄啊!

不要说成立公司,就是余湾合作社现在的管理模式,都是不太规范的。除了易娟这个负责人是请来的,其他人都是余湾的百姓,按照大家自愿的原则在一起干活的。

要是成立了公司,那以后是不是什么都要上规矩了?大家干活的时候不能再嘻嘻哈哈的说笑了?也不能再迟到了?不能偷偷摸摸的上厕所了?不能趁着人不注意偷偷的吃上一根黄瓜了?

据村里那些在外打工的人说,那些公司的规矩挺多的,打工的人每天累死累活的,还要看主管的脸色,怕人家给小鞋穿。哎,打工的人不容易,说多了都是泪!

现在余湾也要成立公司,余见海他想要干嘛?他想要当老板,让全村人都给他打工?

由于对于成立公司的不了解,人们乱糟糟的,想什么的都有。

没办法,对于长期习惯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人来说,参加合作社已经是一种突破了,仿佛又回到了合作化的年代。现在又要鼓捣什么公司,人们完全没有什么心理准备啊!

其实人们最关心的是,成立公司以后,能赚到多少钱。这个才是最主要的!

现在合作社刚刚有起色,前景一片光明,成立公司会比合作社还好吗?

人们不知道!

在大多数人都沉默的时候,以田凯为代表的一些年轻人,却是对于余见海的这个提议表示了支持!他们大多文化水平稍微高一些,有的是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回家务农的,有的是初中毕业后就放弃了继续上学的。总之多少都受过一定的文化教育,对于新事物的接纳程度要比普通的农户要容易。

这也是农村的实际情况,就在余湾,没有上过学的中老年人,几乎占到了三分之一,有很多人到现在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虽然前些年村里办过扫盲班,教大家识字。可是用刘翠花她们的话来说,认得的那两个字,回家吃饭咽到肚子里去了,早就忘记了。

而年轻人大多会玩手机,会上网,对于一些先进的思维和管理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只不过他们心里也有点怀疑,在余湾成立蔬菜公司,真的可行吗?

毕竟,余湾的基础太薄弱了,人均收入一年才一万多,远远低于官方公布的数字。村里有楼房的人家屈指可数,大多数人家住的还是十几年前盖的老房子。有私家车的人更少,因为有几家买车的人,早就搬到镇上和县城里去了。严格地说,他们已经不是真真正正的余湾人了。

村里更惨,到现在村里还有欠账。只不过这些账务大多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估计永远都不会兑现的。村里为数不多的资产,就是还剩下几十亩承包出去的土地,还有身后的荒山,还有已经荒废的学校,还有几座电灌站。当然还有村部,别的什么都没有!

就这样穷齁齁(hou,余湾一带方言)的地方,也能成立公司?因为在人们眼中,公司都是像那些出名的大企业,似乎主动忽视了那些数不过来的小企业。因为人们习惯性的把那些小微企业,称之为“小厂”。

“村长,我们支持你的想法!”田凯站起来大声说道,“跟着你干,我们放心!”

“咳咳……”有人咳嗽了一声,田凯有点尴尬,默默地又坐了下去。

这时候田凯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余见海,难免给人有拍马屁的嫌疑。因为他们这十多户人家都想加入合作社,是最希望余见海的决定得到所有人支持的。

“村长,你的想法我支持!”施志年看到余见海的目光看向他,以为是在点名让他说话,只好抓了抓脑袋站了起来,“可是,你说的这个什么公司,咱不会弄啊!”

“这个你放心!”余见海笑了笑,“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也不会弄!”
首节 上一节 328/8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乡村宠物店

下一篇:白手起家致富记

推荐阅读